课件33张PPT。5、6 自由落体运动 伽利
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
2、能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分析纸带上记录的位移与时间等运动信息。
3、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
察、概括能力。
4、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常见的落体运动说一说:轻的物体与重的物体谁下落的快? 做一做:1.粉笔和纸片的下落2.纸片和纸团的下落结论:在有空气的条件下,下落的快慢与空气阻力有关! 问题思考
1、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物体只受重力,从静止开始下落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呢?看视频:真空管中物体的下落探究一: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物体只在只受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1)只受重力 (2)初速度为零【例1】判断下列物体是否在做自由落体运动 ⑴向地面用力掷一小石块;⑵棉花团落地;
⑶蹦极跳练习1.(多选)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D.当空气阻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实际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BCDBD练习2.(多选)以下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开始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加,加速度保持不变
C.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时增大
D.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是个恒量比萨斜塔不同物体在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同时落地。3、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4、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频闪照片的拍摄做一做:由频闪照片判断小球下落的性质结论:不同物体下落的x和t都相同,则它们在这一地点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是做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叫重力加速度。用g来表示。问题思考:不同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一样吗?探究二: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ab1.同一地点,任何物体的自由落体加速度相同,跟物体的轻重无关。
2.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大小跟高度和纬度有关。
3.地面附近通常取g=9.8m/s2,粗略计算时,可取g=
10m/s2。
4.在不同位置的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不同地点,g的值略有不同。g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不同位置的重力加速度:B练习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的物体g值大
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
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g值在赤道处大于北极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v=gtvt= v0+at v2=2ghvt2 - v02 =2ax探究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做一做:测反应时间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应用一个人从发现某个现象到针对该现象采取正确措施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知道一个人的反应时间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测定一个人的反应时间可用落体法.练习4.如右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为测量反应时间所做的实验,实验时甲用一只手在木尺下部做握住木尺的准备,当看到乙同学放开木尺时,他立即握住木尺.如果测出木尺下降的高度为11.25 cm,请你计算甲同学的反应时间.(g取10 m/s2)【解析】甲从看到乙同学放开木尺到他握住木尺所用时间即甲同学的反应时间,测定这段时间内木尺下降的高度,即可由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h=gt2/2,得t=0.15 s.答案:如果雨滴自由下落1.5km,则实际上,从1.5km下落已经不可能忽略空气阻力了。因此不能看做自由下落。 在现实中,雨滴大约在1.5km左右的高空形成并开始下落。计算一下,若该雨滴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你遇到过这样的雨滴吗?据资料显示,落到地面的雨滴速度一般不超过8m/s.为什么它们的差别会这么大?应用:
在汶川大地震中,一架直升飞机在灾区某地上空做定点空投救灾物资,已知每隔1秒释放一包物资,当第1包物资刚着地时,第五包刚好离开机舱开始下落。(g=10m/s2)
求:①直升飞机距离地面的高度?②第一包与第二包之间的距离?解:(1)(2)第一包下落高度:第二包下落高度:第一、二包之间距离:练习1.估算从三楼晾台上下落的花盆,经多长时间到达地面?到达地面的速度有多大?(提示:每层楼高约2.8m,凉台高约0.9m)练习2.从塔顶释放一个小球A,1s后从同一地点再释放一个小球B,设两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则落地前,A、B两球之间的距离( )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解析:选B。设B球运动了时间t,则hB=gt2 /2,hA =g(t+1)2/2.AB两球间距离h=hA-hB=g(2t+1) /2 ,可见A、B两球间距离h随时间而逐渐增大,故B项正确.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斯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研究方法:观察——思考(直觉)研究方法:观察—实验
(对比实验)— 理性思维。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这个观点正确吗?生活现象:
重的物体往往比轻的物体先落地
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假设:重的物体下落得快结论:重的物体下落得慢?若v0=0,且必有3x15x1困难二:落体运动时间太快,无法准确测量
突破:“冲淡”重力,使其加速度减小困难一:速度无法直接测量
突破:间接验证伽利略设计的斜面实验器材、过程
实验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球做匀加速运动同斜面,不同小球,加速度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斜面下落,加速度相同;增大斜面倾角,加速度变大;倾角很大,接近落体运动→倾角90°,就是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的研究之路超越伽利略现在我们不必用斜面来“冲淡重力”,可以对落体运动精确地“计时”、“定位”,直接研究落体运动的性质。
现代研究落体运动的方法:
1、用“自由落体频闪照片”求加速度
2、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纸带求加速度
3、其它方法(测速器等)一.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a=g3.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