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多媒体教学课件:沪科版必修1 3.4 分析物体的受力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多媒体教学课件:沪科版必修1 3.4 分析物体的受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3-28 13:3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3.4 分析物体的受力1.认识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 理解物体受力图。
2.初步掌握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加深对力的概念、常见三种力的认识。 嫦娥二号花样滑冰 飞船的运动能及时、准确地发生变化,滑冰运动员能恰到好处地做出各种动作。这都与他们受到的力的大小、方向有关。学习物体的受力分析很重要!1.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基础2.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是学好力学的先决条件 1.力
(1)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作用效果: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原因。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用语言
描述
(5)力的测量:测力计(如弹簧秤)
(6)力的分类:按性质,按效果 2.力学中的三种力
(1)重力
产生: 物体在地面上或地面附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物体静止时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
作用点: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用悬挂法可以找到薄板状物体的重心。(2)弹力
产生条件: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方向:作用在使之发生形变的物体上,与接触面垂直
(点接触时,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切面),指向形变前的
位置
常见的弹力:弹簧的弹力、绳的拉力、压力和支持力
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遵守胡克定律F=kx (3)摩擦力
产生条件:接触、接触面不光滑、有正压力、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方向: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大小:滑动摩擦力f=μFN
静摩擦力f0、最大静摩擦力fm可由二力平衡求,在近似计算时,fm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怎样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研究对象的选取:是受力分析的着眼点,力学中的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个物体,物体的一部分或某个作用点。一般选取已知量较多的物体。例如:在右图中用三根细绳悬挂一个电灯。当分析灯的受力情况时,以灯为研究对象;当分析三根细绳中力的关系时,应该以绳的结点O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指将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所受到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物体(研究对象)的受力示意图的过程。 实际物体运动时的受力情况往往是很复杂的。例如,在空气中运动的物体,还会受到空气的阻力,它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它的大小跟物体的运动速度、物体的形状等有关。 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可以略去某些次要因素,这是物理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GN例1: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1)静止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v不光滑vGN光滑(2)向右运动GNf(3)向右匀速运动FvGNf不光滑G例2:如图所示静止:匀速下滑:f0GN物体沿光滑斜面上滑或下滑例3: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静止在斜面上GNf0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GNf物体沿粗糙斜面上滑f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传送带由静止开始起动f例4:传送带上物体的受力分析f0f0向上运输向下运输f0例5:如图所示,电梯上的人NGT例6:分析光滑球的受力当把物体简化为质点研究 时,可把物体受到的各个力都集中在其重心上GTNf0 把某个(或某部分)物体从整体中单独提取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叫做隔离法。这个物体跟其他物体的相互作用都是内力。这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方法(1)明确研究对象(受力物体)。
(2)地面附近的物体一定受到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作用。
(3)根据物体所处的环境(可能的施力物体)以及弹
力、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来分析物体所受的弹力、摩擦力,先分析弹力再分析摩擦力。
(4)当只是根据弹力、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很难做出判
断时,有时可以借助二力平衡条件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D1.跳高运动是奥运会重要项目之一,跳高过程中,分起
跳、越杆和下落等几个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  )
A.在起跳过程中,运动员只受向上的升力
B.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受地球引力和重力
C.越杆过程中,运动员不受任何力
D.在跳越的全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总是存在的2.如右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
一起,a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
三者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不受摩擦力
B.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右
C.地对c没有摩擦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BD3.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力F1=12N、
F2=4N的作用下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则该
物体所受到的力的个数为(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4.如图所示,重100 N的物体放在水平
面上,它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25,最大静摩擦力为30N,今用一水平
拉力F作用于木块,
(1)当F的大小由8N增大到28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
小为多少?
(2)当F的大小由35 N减小到28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
力大小为多少?【解析】(1)当F的大小由8 N增大到28 N时,自始至终拉力F小于最大静摩擦力fm,即F<fm,物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当F=28N时,静摩擦力f与拉力平衡,得f=F=28 N.
(2)当F的大小由35 N减小到28 N时,由于开始拉力F大于最大静摩擦力fm,即F>fm,物体处于运动状态,受
滑动摩擦力f滑的作用,且有f滑=μFN=μmg=0.25
×100 N=25 N.整个变化过程中拉力F大于滑动摩擦
力f滑,物体都处于运动状态.所以当F=28N时,f=
f滑=25 N.1.明确研究对象;注意运动状态;观察周围环境.
2.按下列顺序考虑所受的力:重力一定有,弹力看四周,
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且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3.在受力分析的过程中要运用力的概念、力学中常见三
种力等有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