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陋室铭
人教版7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翻译课文,疏通文义。
2.认真体会“铭”的文体特点。
3.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魅力。
文题解读
陋室铭
“陋室”指的是简陋的屋子,“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陋室铭”就是写陋室的文章,点明写作的内容。
作者简介
大臣
诗人
文学家
“诗豪”
哲学家
刘禹锡(772年~842年)
刘禹锡,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基础知识
一词多义
何陋之有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言之有理
助词,的
基础知识
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
惟吾德馨
名词用作形容词能散布很远的香气,指德行美好。
无丝竹之乱耳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
提示:结合书下注释所给注音和注释,朗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和停顿。
2.朗读展示,订正字音。
3.全班齐读课文。
疏通文意
1.尝试借助书下注释独立疏通文义,把不能理解的词句标出来。
要求:直译,翻译落实到每个字。
2.同伴交流,互相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3.全班逐句疏通文义,订正自主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积累重点文言词汇,落实重点语句理解
1.重点文言词语积累
名:出名
斯:这
馨:能散播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鸿儒:博学的人。
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丝:指弦乐器
形:指管乐器
案牍:指官府文书
形:形体、躯体
2.重点句子理解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室,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积累重点文言词汇,落实重点语句理解
研读课文
1.课文名为《陋室铭》,为何结尾是“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否矛盾?
明确:不矛盾。题目中的“陋”是书房的形陋,而结尾处的“陋”是鄙俗的意思,只要室中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简陋,紧扣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这虽是陋室,但作为主人的我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2.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明确: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环境的清幽、雅致。反映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朋友的贤良儒雅,反映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情怀。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生活的高雅脱俗,反映出室主人不为琐事萦怀的心态。
学习过程
3.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明确:这是作者向深处开拓主题。采用类比,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他们居住的本也是陋室,只因主人的才德而名扬天下,只要我继续修身养性,我的陋室也将被后人称道,我本人也会和诸葛亮、扬子云那样被后人景仰。
研读课文
4.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不相干,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古代传说中,山中有神仙,这山就是名山;水中有蛟龙,这水就是灵水。作者在这里运用类比的手法,意在说明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就不在于它是否豪华富贵,而在主人的德行是否高尚了。文章先用山水起笔,暗暗施墨,徐徐点题,如水流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写出陋室不陋的原因,即后文的“德馨”。
研读课文
5.品味剖析——领悟意境美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想象句中之景。
本文是一篇骈文。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两个相接的句子,叫作骈句。骈句不仅讲究对偶,而且讲究声律。本文中的押韵就是讲究声律的表现之一。押韵指在句末或联句之末用韵母、声调相同的字。文中名、灵、馨、青、丁、经、形、亭押韵。骈文押韵使人加深了印象;同时便于吟诵和记忆,有声调和节奏之美。
研读课文
课文翻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出名,有名
神异
这
只
能散布到很远的香气,这里指美好的德行
蔓延到
映入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变得神异了。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品德高尚(不觉得简陋)。苔痕蔓延到台阶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博学的人
偏义复词,偏重“来”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不加装饰的琴
谈笑的是有学问的人,交往的人没有平民。可以弹琴,浏览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调弄
看
佛经
指奏乐的声音
助词,不译
官府文书
使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今四川
扬雄,西汉哲学家、文学家
(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社。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孔子云:何陋之有?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结构梳理
陋室铭
点名主旨:
具体描述:
总结全文:
山水喻陋室
仙龙比喻人
自然环境
交往人群
何陋之有
告诫孤傲
安贫乐道
日常生活
惟吾德馨
陋室不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