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课程导入
导入,初识梁启超
课前,我们已经结合课文注释、旁批、课后“阅读提示”熟读了课文。这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教材编写的老师们认为,同学们有能力读懂这篇文章,于是将此文定为“自读课文“。
谁先来介绍一下作者梁启超?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学者。
ZUI KU YU ZUI LE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2、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3、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难点:苦乐观的深刻内涵。
学习目标
走近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其著作大多收在《饮冰室合集》。《最苦与最乐》就出自这本集子。
初读感知
聊一聊初读感受
《最苦与最乐》是这个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与前面两篇有些不同。请你用“我发现此文与前面两篇课文有些不同,_______”这一句式,说说你的初读发现。
初读感知
(1)前面的课文都是在写人叙事,而这篇是讲道理的文章,即围绕文题“最苦与最乐”在讲道理,从文题可以猜测课文大意。
(2)前面的课文,课后没有“阅读提示”,而这篇课文课后有比较具体的“阅读提示”,可以帮助我们读懂这篇文章,学到新的知识。
(3)我发现这篇课文课后没有练习题,但课文里有旁批、旁问,在引导我们思考。
初读感知
同学们的发现很重要,你们关注到了课后的“阅读提示”,课文旁批、旁问,这些是教材中的助学平台,借助这些平台,能帮助我们读懂课文。还有的同学关注到标题,是的,顺着标题,有时可以很快地把握课文内容,不信咱们就来试一试。首先,请同学们自主略读,把握作者观点。
自主略读
1.标题“最苦与最乐”有什么特点?“最”能否删除?“最苦”与“最乐”能否交换位置?
标题是一个并列短语,旨在突出本文要论述的话题。两个“最”字不能删除,它能区别于一般的“苦和乐”,旨在强调程度。“最苦”与“最乐”不能交换位置,因为文章先论述的是“最苦”,后论述的是“最乐”,交换后标题就与文章的内容、结构不一致了。
自主略读
2.运用已掌握的略读技能,限时3分钟,快速自读全文,要求筛选出主要信息,勾画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方法指导:
(1)快速略读;
(2)跳过某些细节,勾画作者表达对最苦、最乐看法的句子;
(3)交流分享初读感受。
自主略读
表达观点的句子:
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看法一)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看法二)
负的责任……越是重大……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看法三)
作者的主要观点:
负责任是人生的最大痛苦,尽责任是人生的最大快乐。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作者的苦乐观:尽责任享至乐)
自主略读
小 结
本文思想深刻,格调高雅,无论是“最苦”还是“最乐”都与“责任“紧密相连。作者从“尽责任”来立意,高尚、深刻、朴实、永恒,告诫我们:人生在世,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对亲人、朋友、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我们看下边的资料,就可以了解到作者的品格和魅力。
自主略读
梁启超经历了清朝末年政府无能、列强环伺、民不聊生的黑暗时期。
在这样的历史境遇中,他开始觉醒了:
他“铁肩担道义”,发起“公车上书”,参与“变法”,还先后办报、“办学校育人才”;
他“妙手著文章”,介绍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学说,启蒙中国人,振奋民气。
他在五十七年的人生历程中,承担着民族、国家、社会的责任,是一个勇于担当责任的人。
拓展学习
4.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人也是以担当责任为乐的人呢?
宋代的范仲淹是一个以天下苍生的忧乐为己任的政治家,他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居里夫人也是一个要造福人类,有责任担当的科学家,她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是一位有责任担当的疾控专家,无论是抗击“非典”,还是抗击“新冠肺炎”,他都冲锋在前,以人民的健康为乐。
可见他们的苦乐都与责任紧密相连。
梳理思路
1.大家可运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方法静静地自读自思,可结合标题,课文的旁批、旁问等来梳理说理思路。
2.结合标题梳理:本文的标题为“最苦与最乐”,请借助这个标题,用“作者先……然后……紧接着又……可见文章的思路……”这样的句式,梳理本文的说理思路。
作者紧扣话题“最苦与最乐”,先论述“最苦”——就是因为要负责任,然后论述“最乐”——就是因为尽了责任,紧接着又论述苦与乐都与“责任”相连,人生在世,就是要勇担责任,不能逃避责任。可见文章的说理思路清晰、严谨。
梳理思路
3.结合旁批和旁问梳理:理解课文的旁批、旁问并尝试自己进行批注,梳理说理思路。首先进行交流批注,互动点评。
(1)对第一处旁批的批注:文章以设问开篇,引出“最苦的事”(“贫”“失意”“老”“死”),使人们思考。其好处是可顺势提出自己的观点:“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即真正的苦,源自一种未了的责任,逃避不了,否则良心上会不安。
(2)对第二处旁问的批注:作者从具体的生活情境(承诺未办,欠钱未还,受恩未报,得罪人未赔礼等)开始论述,其作用是读者容易理解接受;进而叙述未尽责任的痛苦状况(不敢见面;睡不安宁,梦里有影子缠着),有力地论证了分论点一。
梳理思路
(3)对第三处旁批的批注:紧承上文,用“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进行过渡,引出“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的观点,于是下文就开始论述“最乐”。
(4)对第四处旁批的批注:尽责方能得苦中真乐,照应了题目。其作用是告诉人们苦与乐都与责任有紧密关联——责任越大,担子就越重;日日尽责,日日苦中得乐。这正如“苦尽甘来”“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5)对第五处旁批的批注:对于责任,“解除”或“卸却”,结果迥乎不同。因为解除了责任,是尽了责任,会感觉再无负担,一身轻松;而卸却责任,是未尽责任、推卸责任,因为责任依旧存在,会感觉时时受良心责备,从而吃不香睡不好,一天也得不到安宁。
梳理思路
请同学们梳理一下作者说理的思路。
先写最苦,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列出具体生活情境)
后写最乐,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引用古语俗语名言)
再写苦乐联系,论述“人生当勇负责任,不应逃避责任。(事例+引用)
问题思考
1.作者认为“什么事最快乐呢?”你是否赞成作者的观点?说说你的思考。
2.你怎样理解孔子的话“无入而不自得”?这句话放在这里有什么含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用在这里是为了说明任何时候都要有责任意识,都要以尽责任为乐。
问题思考
3.第5、6自然段,用“然则”转折,体现出作者论证的严密。你怎么看?
因为上文说尽责任就是快乐,这里便用“然则”转折,通过引用先贤的话说明苦与乐的辩证关系,进而回答读者“将责任卸却”的疑问,从而使得说理无懈可击,使论证更加严密。
4.怎样理解孟子说的“君子有终身之忧”?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有终身的忧虑。因为君子志向远大,责任重大,所以他可能一生一世都处在完成责任的过程之中,都处在忧国忧民的状态之中。
课程小结
本文首先联系生活情境,通过摆事实论述了未尽责任之苦,接着引用俗语、古语、名言,通过讲道理论述了尽责任之乐,最后通过引用孟子、曾子的话,圣贤豪杰、仁人志士和两三岁小孩的例子,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了责任与苦乐的辩证关系,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由此可知,本文说理思路严谨,论述深入。
课时作业
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最大的快乐又是什么?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联系你的实际说说你的责任是什么?你在生活中有尽责体会到快乐的经历吗?
退出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