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3张PPT)
17 跳 水
五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
课文精讲
03
字词揭秘
02
课前导读
01
课堂小结
04
课堂练习
05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跳水吗?奥运会上,我国的体育健儿在跳水项目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不是体育比赛,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
课前导读
课前导读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
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字词揭秘
我会认
放肆 桅杆 撕咬 吓唬
sì
wéi
liě
zī
龇牙咧嘴 瞄准
miáo
sī
hǔ
都是左右结构
整体认读:肆、撕、龇
“唬”在此处读轻声
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
字词揭秘
钻
zuān (钻来钻去)
zuàn(钻石)
猴子模仿人的动作逗弄小孩子。
字词揭秘
模
mó(模仿)
mú(模样)
他肥头大耳的模样,看了总让人忍不住想笑。
我会写
艘
航
肆
唬
钩
扭
字词揭秘
帽
桅
撕
咧
舱
鸥
逗
瞄
书写指导:注意右边“叟”的一竖要露头,写的要紧凑些。
结构:左右
组词:一艘 几艘
造句:中国军舰在钓鱼岛巡航。
部首:舟
艘
sōu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左右大约相等,右边的“聿”一竖可以略微长一点。
结构:左右
组词:放肆 肆意
造句:猴子看到水手逗弄它,就更加放肆了。
部首:聿
肆
sì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注意“冒”上部分不是“日”。
结构:左右
组词:帽子 戴帽 绒帽
造句:妹妹戴着一顶漂亮的帽子。
部首: 巾
帽
mào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舟”的一提要短一点,最后一笔的钩要立起来。
结构:左右
组词:航行 远航 航向
造句:轮船在大海上航行。
部首:舟
航
háng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注意左中右三部分的笔画写的短一些,不要写得太胖。
结构:左右
组词:撕扯 撕开 撕碎
造句:一道闪电划过,天空好像被撕开一道口子。
部首:扌
撕
sī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走之儿的最后一笔要舒展。
结构:左右
组词:逗弄 逗人
造句:我们不要轻易逗弄公园里的猴子。
部首:辶
逗
dòu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边是“危”,不要多笔画。
结构:左右
组词:桅杆 船桅
造句:那条船有四根桅杆挂帆。
部首:木
桅
wéi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右边的“虎”字,竖弯钩要舒展。
结构:左右
组词:吓唬 唬人
造句:孩子淘气,可以吓唬吓唬,不要真打。
部首:口
唬
hǔ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边注意笔顺。
结构:左右
组词:扭着 扭腰
造句:广场上有很多阿姨扭着腰儿在跳舞。
部首:扌
扭
niǔ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边是“勾。
结构:左右
组词:钩子 钩住 铁钩
造句:他用钩子吊起了掉进水里的东西。
部首:钅
钩
gōu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边“列”的竖钩要勾起来。
结构:左右
组词:龇牙咧嘴 咧开
造句:石榴到了丰收季节,个个咧开了嘴。
部首:口
咧
liě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舟”字提要短,右边的“仓”撇捺要舒展。
结构:左右
组词:船舱 舱门
造句:大轮船很干净,船舱上一点灰尘都没有。
部首:舟
舱
cāng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左右大约相等,右边“鸟”要注意“竖折折钩”。
结构:左右
组词:海鸥 江鸥 水鸥
造句:海面上有很多海鸥。
部首:鸟
鸥
ōu
字词揭秘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注意右边是“苗”。
结构:左右
组词:瞄准 瞄向
造句:猎人用枪瞄准了那只黑熊。
部首:目
瞄
miáo
字词揭秘
字词揭秘
识字方法
加一加:目+苗=瞄
字谜识字:
虎口边。
唬
木+危=桅
字词揭秘
叟
转盘记忆法
瘦
搜
艘
嗖
艘(一艘)
搜(搜查)
瘦(消瘦)
嗖(嗖的一声)
字词揭秘
识字游戏:扬帆远航
吓唬
瞄准
桅杆
一艘
咧嘴
船舱
海鸥
帽子
放肆
扭着
钩住
整体感知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故事发生在轮船上,由于猴子的挑逗,孩子追猴子,猴子把孩子引到了桅杆顶端,孩子陷入困境。船长在危急时刻,沉着、冷静,命令孩子跳入水中,孩子得救。
整体感知
第一段:(1、2自然段)水手们拿猴子取乐,这只猴子放肆起来,它摘走了孩子的帽子,爬上了桅杆。
第三段(5至6自然段)在万分危急的关头,船长沉着镇静,果断地命令孩子跳入水中,孩子得救。
第二段(3至4自然段)由于猴子的挑逗,孩子追猴子,孩子被引到桅杆顶端,陷入绝境。
默读课文,给文章分段
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
水手拿猴子取乐
猴子逗孩子
孩子追猴子
(起因 )
(发展)
(高潮)
船长逼孩子跳水,孩子得救
(结局)
课文精讲
阅读文章第一段,思考:这段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地方看出猴子非常放肆?猴子为什么会放肆起来?
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文精讲
故事起因
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
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正因为“风平浪静”水手们才会在甲板上逗弄猴子,环境描写为下文故事发展做铺垫。
课文精讲
风平浪静
甲 板
课文精讲
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水手拿猴子取乐,猴子更加放肆。
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文精讲
水手们哈哈大笑
更加放肆
研读第二、三自然段,画出猴子放肆、激怒孩子的句子。
小组交流,抓住文中关键句子。
课文精讲
课文精讲
故事经过
水手们在拿猴子取乐,这和孩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课文精讲
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突发状况,让人意想不到。
迅速、敏捷
四个动词准确写出猴子摘帽子、爬桅杆的过程。
课文精讲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对比孩子和水手的两种不同反应,说说此时孩子的心情。
生气
无奈
课文精讲
桅杆
横木
又高又窄,非常危险。
课文精讲
坐在横木上
摘下帽子
用牙齿咬
猴子逗弄孩子
用爪子撕
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课文精讲
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画面。
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猴子越来越放肆,孩子忍无可忍。
桅杆顶端
课文精讲
仿写句子
例句: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解析:表示递进关系,突出猴子的放肆。
仿写:他不但努力学习,还孝顺父母。
课文精讲
水手哈哈大笑
水手大笑起来
水手笑得更欢
水手的笑
体会水手的笑与故事发展的联系
猴子放肆
孩子哭笑不得
孩子脸都红了
摘下帽子,戴在头上
猴子撕得更凶
猴子龇牙咧嘴
研读第四自然段,画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的句子。
小组交流,抓住文中关键句子。
课文精讲
课文精讲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从孩子所处的位置
想到什么?
动弹不得
举步维艰
进退两难
课文精讲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从水手们的表情
一方面说明水手们对孩子遇到生命危险的担心和害怕,也从侧面反映出孩子已处于难以挽救的危险境地。
课文精讲
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从孩子自身的表现
极度恐惧
课文精讲
哪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孩子的处境?
千钧一发 危在旦夕 火烧眉毛
迫在眉睫 万分危急 十万火急
课文精讲
朗读时要读出孩子的气愤及他处境的危险,因此语速稍快,声调稍高,突出重点词语“摇摇晃晃、全、只要、难以、吓得”。
指导朗读
研读第五、六自然段,对比体会船长办法的巧妙,感受船长冷静、果断的品质。
小组交流,抓住文中关键句子。
课文精讲
课文精讲
你想救这个孩子吗?讨论并汇报: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救他呢?
作为父亲,船长是怎样做的?
比一比,说一说
课文精讲
水手们手挽手接孩子。
拉棉被让孩子跳下甲板。
派水手上去接应孩子。
瞄准儿子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
课文精讲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
过渡句。上文讲孩子处境险恶,下文讲船长出来果断处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语句赏析
课文精讲
想一想:在那个危急时刻,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
风平浪静,孩子跳到海里不至于被大浪冲走,而且与摔在硬邦邦的甲板上相比,跳进海里是最安全的办法了。
铺海绵垫子或棉被既费时间又不一定与孩子下落位置一致。
水手们都在甲板上,孩子跳海之后水手们能第一时间把他救起。
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比喻句以及“四十秒”这个时间的妙用。
小组交流,抓住文中关键句子。
课文精讲
课文精讲
画出比喻句,体会作用。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人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比喻句,把孩子比作炮弹,生动形象写出孩子跳水的速度快的特点。
课文精讲
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四十秒钟非常短,可是时间宝贵,人们救人心切,所以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
语句赏析
破折号表示转折
课文精讲
船长思维敏捷、逻辑清晰、遇事沉着。
“跳水”既节省了时间,又很安全。同时船长的儿子水性应该还不错,水有浮力不会摔伤,又有水手的帮忙。
课文精讲
学习方法
跳水的起因是水手拿猴子取乐。画出描写水手的语句。
一只大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课文精讲
点拨总结:在整个故事中,水手的作用是:
推动情节的发展。猴子在水手们的取乐中更加放肆,孩子在水手的笑声中恼羞成怒,失去理智。
渲染气氛。开始水手们都“笑起来”,气氛轻松。后来“全都吓呆了”与之前水手的笑形成对比,表现了人们对孩子的担心,烘托了紧张的氛围。
反衬主人公的品质。水手们平时训练有素,但在关键时刻却不知所措,与船长的审时度势、机智果断形成对比,突出了船长的临危不乱。
课文精讲
最后一个自然段和课文题目有什么关系
末尾回应课题,“跳水”是事情发展的结局,课文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跳水做题目,这既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相关,又突出了船长处事的果断。
课文精讲
此时此刻,你想对船长的儿子说些什么?
你为了赢回一点儿面子,险些失足跌到甲板上,差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不是勇敢,而是莽撞。今后做事一定要想想后果……
课文精讲
此时此刻,你想对船长说些什么?
你表现出的沉着、果断、机智,源自你丰富的经验和超人的智慧,以及你对孩子深切的爱,展现了你极大的人格魅力。
课文精讲
此时此刻,你想对水手们说些什么?
开玩笑应当看场合、对象,有时玩笑会酿成悲剧。
拓展延伸
列夫·托尔斯泰从小就喜欢阅读和写作。他们家有写记事簿的习惯,托尔斯泰7岁的时候就主动承担起这项任务,让记事簿上留下了他稚拙而又端正的字迹。他还学他哥哥的样,自编了一本手抄的杂志,取名为“儿童娱乐”,在里面写了7篇关于小鸟的故事。
他不停地写啊,记啊,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了字里行间。词语不够用了,就到书籍中去寻觅。他常常一头钻进家中藏书丰富的图书室,不知不觉就忘了吃饭、睡觉,那图书便成了他精神世界的天堂。
爱读爱写的托尔斯泰
板书设计
水手笑猴子 猴子逗孩子
临危不惧
当机立断
急中生智
跳水
孩子追猴子 陷入困境
船长机智果断 孩子得救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描写由于猴子的挑逗,( );猴子把孩子引到了( ),孩子陷入困境;船长在危急时刻,命令孩子( ),最后得救的故事;表现出船长的( )。
跳水
孩子追猴子
桅杆顶端
临危不惧,当机立断,急中生智
课堂练习
一、下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航行(háng ) 吓唬 甲板 摇摇晃晃
B.桅杆(wēi) 顶端 瞄准 心惊胆战
C.放肆(sì) 横木 发抖 龇牙裂嘴
A
课堂练习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艘 颗 顶 只 条 支 根 块
一( )帽子 一( )猴子
一( )横木 一( )甲板
一( )帆船 一( )炮弹
一( )绳子 一( )步枪
顶
只
根
块
艘
颗
条
支
课堂练习
三、根据课文,排列顺序。
( )孩子跳水得救。
( )人们拿猴子取乐,猴子更加放肆。
( )孩子走上最高的横木,非常危险。
( )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
4
1
3
2
课堂练习
A.引出对孩子处境的危险的描写。
B.引出对船长果断行为的描写。
C.引出下文对孩子害怕心情的描写。
A
四、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
.
课堂练习
A.水手的大叫惊动了船舱里的船长。
B.水手的大叫使孩子意识到自己出境的危险。
C.水手的大叫把猴子吓跑了。
B
五、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 )
.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