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两课时 课件(18+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两课时 课件(18+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08 23:05:56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二课时 海岸地貌
阅读书本,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什么是海岸带
2、海岸地貌的概念
3、海岸地貌地分类
4、不同类型的海岸地貌有哪些代表景观?
1、海岸
基岩海岸
沙(泥)质海岸
二者有何区别?
海岸地貌
海岸带在构造运动、海水运动、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表形态。
海蚀穴
海浪侵蚀作用
在基岩海岸,受波浪的长期侵蚀作用,岸坡基部出现许多高度大体一致的槽形凹穴,被称为海蚀穴或海蚀洞。
3、分类 海蚀地貌
海蚀崖
海水不断冲击岸边的基岩,掏空下部的岩石,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称为海蚀崖。
海蚀平台
在波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后退 ,形成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称为海蚀平台 。
海蚀凹槽与岬角
岬角
海蚀凹槽
海蚀拱桥
海蚀柱
海蚀桥的拱桥发生崩落,残留于海中与岸分离的柱状岩石,叫做海蚀柱。
海蚀蘑菇
海滩
海积地貌
沙嘴
沙滩向大海的延伸部分
水下沙坝
水下沙坝是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的长条形水下堆积体,常为保护海岸免受波浪冲刷的第一道屏障
离岸堤
离岸堤
在三亚鹿回头眺望
凤凰岛
海岸地貌的主要类型
主要表现 主要分布
海蚀地貌 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平台 以基岩海岸为主,在我国山东、辽东半岛较为典型
海积地貌 沙滩、沙洲、贝壳堤及泥质滩涂等 以沙(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珊瑚礁海岸为主。在我国的杭州湾以北比较集中
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C.风力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D.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下图为全新世(11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
据此完成20题。
当堂练习
a
b
河口拦门沙(又称河口坝)是发育在河口地区的一种常见的地貌单元。磨刀门水道是珠江八大口门之一,磨刀门水道前端发育的交杯沙系列沙坝是珠江河口坝体系的一部分,它是由河道径流、海洋波浪及潮汐共同作用形成的。交杯四沙—灯笼沙—白藤岛—三灶岛之间是一条呈喇叭状的潮道。下图示意磨刀门水道的形态特征,MN为交杯四沙的一条剖面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当堂练习
1.P处泥沙移动所受的主要外力来自
A. 河流 B. 洋流 C. 潮汐 D. 波浪
2.灯笼沙水下沉积物以细砂沉积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A. 珠江含沙量小 B.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C. 采砂强度较大 D. 潮汐、波浪和径流作用大致相当
3.交杯四沙
①涨潮时M侧以堆积为主 ②涨潮时M侧以侵蚀为主
③落潮时N侧以堆积为主 ④落潮时N侧以侵蚀为主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共18张PPT)
第三节 第一课时 喀斯特地貌
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图像,识别常见的喀斯特地貌。
2.能运用基础知识,说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3.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特定区域(如居住周边、旅游地区等)的喀斯特地貌,并简单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
探索目标
又称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喀斯特地貌
解喀斯特之谜
条件
①可溶性岩石
②流水化学溶蚀
③流水冲刷、塌陷等机械作用
什么叫做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CaCO3+CO2+H2O Ca(HCO3)2
喀斯特作用:
喀斯特地貌示意图
解喀斯特之谜
中国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尤以云南、贵州、广西、重庆等地分布最广。
为什么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呢?请结合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与西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回答。
解喀斯特之谜
中国碳酸盐岩石分布图
岩石:
可溶性岩石广布,提供了物质基础。
解喀斯特之谜
气候:
温暖湿润,加快了化学溶蚀的速度
贵州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图
中国地形图(略图)
解喀斯特之谜
地形:
山地丘陵多,水流速度快,机械冲刷强,加速了岩石溶蚀。
贵州山系图
解喀斯特之谜
地质:
板块运动活跃,岩石破碎,裂隙多,有利于流水下渗溶蚀。
赏喀斯特之美
溶沟
石芽
石林近景图

赏喀斯特之美
说出以下地貌名称,并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
峰丛
孤峰
峰林
地下河
地上河
赏喀斯特之美

钙华
赏喀斯特之美

石钟乳
石笋
石柱
赏喀斯特之美

溶斗:又称喀斯特漏斗,是喀斯特地区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塌陷的喀斯特漏斗又称为天坑。
赏喀斯特之美

图中共有几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你能找出来吗?
课外探究——品喀斯特之苦
关于贵州,有句俗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谈到贵州,人们通常会联想到“穷山恶水”这个词语。中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有3个位于喀斯特集中分布的区域,美丽的自然景观笼罩下的是经济上的穷困,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该地区“喀斯特式的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