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体前掷实心球
一、教学内容:
1、双手体前投掷实心球
2、游戏“投掷比赛”
二、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在体育活动的学习中幸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感受体育活动所带来的快乐,从而感悟生活的快乐与幸福。为学生能很好完成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实心球教学是小学田径教学水平二的基本内容之一,投掷实心球是双手同时用力的投掷项目,它对于发展上肢,肩部,胸部、腰部及腹肌力量有明显作用,对场地无特殊要求,一般有20m长的场地即可,简便易行,很具时效性。双手体前投掷实心球同时也是我们亳州市中考体育加试项目之一,以此为动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四、学情分析
通过实心球投掷练习,着重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肌肉爆发力。本节课是实心球教学的第一次课,同学们对实心球是第一次接触,会很茫然,不知从何做起,所以,本次课的教学应从游戏中让他们感受实心球,熟悉球性。通过观察、模仿、体会等到多种方式营造合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以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愿意参加投掷实心球的练习,并主动体会从下而上的用力顺序;绝大多数同学初步掌握双手头上抛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方法及用力顺序;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提高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提高肌肉力量的时效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勤于思考,勇于拼搏,冷静,果断的意志品质,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竞争意识;让同学们在运动中体会快乐,分享快乐,感受幸福,从而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六、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本课主要参用了创设情境,熟悉球状性,提高兴趣,设置疑问,激发参与,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等教学方法,结合游戏,挂图,音乐等形象直观,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徒手、模仿、合作、分组轮换等练习方法,使师生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评价,指导,互相勉励提高,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七、教学重难点
1、重点: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蹬地,收腹、挥臂)
2、难点:出手的高度与方向(前额上方42°角正前方)
八、教学流程图
九、场地器材:
半径十米的圆形场地一块;二十米长的场地一块;
实心球10个、展板4块、圈尺1把、录音机1台。
十、运动量预计
平均心率:130-135次/分钟;
练习密度:约为60%;
课 时 计 划
水平 二 教学内容 1.双手体前投掷实心球 2.游戏“投掷比赛” 单位 班级 教师
教 学 目 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愿意参加投掷实心球的练习,并主动体会从下而上的用力顺序;绝大多数同学初步掌握双手头上抛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方法及用力顺序;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提高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提高肌肉力量的时效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勤于思考,勇于拼搏,冷静,果断的意志品质,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竞争意识;让同学们在运动中体会快乐,分享快乐,感受幸福,从而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重点 难点 1、 重点: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蹬地,收腹、挥臂) 2、 难点:出手的高度与方向(前额上方42°角正前方)
易犯 错误 眼看地面,出手较低 纠正:挂标志物掷球。
教学 阶段 教 学 步 骤 运动负荷
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策略 学生学练活动 组织、教法要求 时间 强度
激 趣 导 入 阶 段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数;师生问好。 2、查服装,安排间习生。 3、宣布课的内容,要求安全提示。 二、热身活动 “抱球追击”(音乐伴奏) 导入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要求, 2、开始游戏 学生整队积极,精神饱满,回答问题声音洪亮。 “双手体前掷实心球” 1、认真听游戏方法,要求 2、积极参加游戏。 快、静、齐 1~2min 5min 中 小 强 度 中 强 度
探 索 实 践 阶 段 三、热身操 1.肩部运动 2、腰部运动 3、体侧运动 1.诱导练习 分发图片,学生观看; 找个别同学徒手试掷; 原地徒手模仿练习 持球引球上肩模仿练习; 发力出手模仿; 完整动作。持球完整动作练习: 预备姿势:两脚前后开立,双手持球放于两腿之间,同时屈膝。 掷球:双手持球于头上后方,利用蹬地收腹,快速挥臂,压腕,拨指,自下而上全身协调用力将球掷出。 2.探究学习 游戏: “投掷追击” 3~5次/每组 教师边喊口令边示范。4×8拍 分发图片让学生认真观看动作示意图(组长带队) 师生共同观察同学的投掷动作,并点评分析后教师讲解动作要领、方法; 讲解、示范、口令指挥、提醒体验肩腹拉开上体稍后倾,目视前上方。 体验:收腹,蹬地,挥臂动作 示范:讲解完整动作, 2.巡回指导,及时纠正,体会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提醒学生互相观察,注意安全; 3.传授口决:蹬地收腹挥臂压腕拨指; 4.哨音结合口令提示男女生做对面投掷实心球练习。 哪几位同学投得远? 哪几位同学投得不太远? 投掷实心球时影响成绩的因素? 力量与爆发力;投掷技术;出手角度和身体用力的协调性。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后游戏开始,提醒:注意安全! 口令结合哨音指挥进行游戏。 学生跟做 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体会动作。 积极发言, 认真听讲; 认真练习动作,准确到位。 两组男生、两组女生分别对面做投掷实心球练习,提示:注意安全! 为什么?同学们分析找原因,纠错。 规则:认真体会团结协作,听从指挥口哨响掷球,再响方可追球跑,捡到球后放到方框旁,方可开始跳绳10次。 组织同上 要求: 1.肩关节充分伸展 2.动作适度; 10人一张图表,共同观察 3 min 5min 5 min 10min 10 min 中 小 强 度 大 强 度 大 强 度
恢 复 调 整 阶 段 放松操;(音乐伴奏) 教师带领学生做,师生共同放松 要求:动作优美,舒展, 充分放松身心, 随音乐舞动 5 min 小 强 度
小节
归还器材场地器材:实心球20个、圈尺一把、录音机一台,展板四块。
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教学反思
双手投掷实心球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有着良好的作用,在教学过程 中学生往往不能正确的掌握用力方式,本节课主要针对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正确用力顺序展开教学。上完本节课后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自己感觉整堂课比较流畅,环节衔接的比较好,但对于好多细节问题由于缺乏经验不能够很好的把握。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的用力顺序,采用两脚前后开立式投掷以及完整的技术动作加以反复练习,在最后的游戏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上肢相配合设计成追实心球快速跑接每人10次跳绳,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学会交流,合作,分享实践的成果,培养了学生乐于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针对本次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反思:
教学常规:
由于本届八年级后几个班的学生体能与教学常规较差,后者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占到的比重很大,今天课上同学们的学习氛围很好,练习,游戏以及比赛的热情都非常高涨,在今后的授课中需要继续发扬。
教学效果
课前对于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与模拟,通过多次调整。整节课下来,严格按照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内容,但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我认为还有待进一步解决。本堂课主要围绕实心球的出手角度和用力顺序进行了训练,学生们普遍能够理解并且做好出手角度的要求,也都体会了如何用力,但是一部分学生由于力量较差或待球手型不对而没有做到出手时的要求迅速有力,我认为在下次课有心要在这个问题进行二次训练,二次训练时主要从持球手型着手,而手腕力量和手臂力量则将应该体现在平时的身体素质训练当中。
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环节设计首先是我精心研读校本课程之后进行设计的,在经过了多次课的实践后,最终确定了这个教学设计,学生们能够积极完成设计中的每个环节,但是由于掉队次数太多显行整个课堂比较乱,并且在设计中缺乏创新以及没有体现出分层教学与个别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注意与学习。
教学评价
在作教学评价时要能够多鼓励,多表扬,表扬好折学生可以让他们信心高涨,而避免动作错误的学生进行展示则能够避免他们产生自卑心理,有利于学生的性格培养,但这个评价的尺度要掌握好,不通过分的照顾学生的心理,否则容易使学生变得脆弱。
总体来说,这一次示范课教学,稍有紧张也略有不足,好在准备充分而没有出现大的失误,产生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总结不足,多向优秀的教师学习,争取获得更大的进步。
点 评
授课教师基本功扎实,讲解精炼,示范准确,能抓住要点,精神饱满,能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但教师的激发行为有时不太适宜,或者说过多。该课教学流畅,课的各部分环环相扣,学生的学练效果明显,达到有趣、有味和有益的效果。练习密度和强度达到预设,但需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平等练习,也就是处理好个体和整体。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手段有效,教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体现明显,课中评价方法多样,教师评价和学生个人评价要注意有效结合,要能让学生反思,主动去领悟动作。课的三维目标设置合理,课中基本达到预设目标。生成目标和预设目标基本一致。教学设计规范,教师对教材把握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