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24 石壕吏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24 石壕吏课件(1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0 06:51:3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15张PPT)
学习目标
1.能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2.能品味诗歌写法、语言等方面的精彩之处。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因其做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其人格高尚,忧国忧民,诗艺精湛,又称“诗圣” 。著名的诗篇有“三吏”“三别”等。
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 (公元758年),诗人回到洛阳,看到战乱之后的家乡。两个月后,唐军在邺城大败,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经骚乱。诗人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所见,征夫怨妇哀声载道。
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
“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准确朗读
sh ,防守
y ,越过
Yù,老妇
yè,小声哭泣
新近
多么
对……说话
三个儿子
应征
停止
2.写了哪些人物 ?你对这些人
持怎么样的看法?
整体感知
1.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
诗人夜投石壕村,看到
官吏捉人的故事。
――告辞――
――投宿――
――住宿――
高潮:
线索:诗人的行踪
有吏夜捉人
听妇前致词
请从吏夜归
独与老翁别
夜久
发展:
开端:


天明
结局:
结构分析




――听闻――
 1.比较理解: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赏析诗句
 突出差役的凶残,老妇人的凄苦。
2.品味下面诗句中词语的含义?
.有吏夜捉人
.老妇出门看
.急应河阳役
.独与老翁别
  请根据你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诗的主题。
  叙述差役乘夜抓人、连老妇人也不能幸免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人民饱受战乱的同情,同时含蓄地揭露了捕吏的凶残。
概括主题
小组交流
本文的构思艺术
从题目看主要写差吏,但是诗人对他是暗写,对老妇则是明写,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课文总结
对统治者压迫老百姓的残暴行径极为不满。
杜甫想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请结合文本来具体说明)
对战争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深表同情;
《望岳》与《石壕吏》相比较,风格完全不同。同是一个作者为什么会写出两篇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
盛世景象
安史之乱
精炼
(120个字)
望 钟 割
(炼字)
语 言
巧妙
藏问于答
对比 反衬
融情于景
构 思
捉人 战争的苦难
(事)
描写泰山高大雄伟神奇秀丽;满怀抱负。
内 容
石 壕 吏
望 岳
时代背景
知识迁移——比较这两首诗在写法上的异同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课 堂 检 测
1.写出战争苛酷的句子: 。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这两句属 写法,
作用是 。
3.妇人致词内容分三层:
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
对比
突出差役的凶狠及战乱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
家无壮男,十分贫困。
为保家庭,自请服役。
三子从军,两儿战死。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1.阅读杜甫“三吏”“三别”的另外五篇文章,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可表演有对话的剧本。
作 业 布 置
[提示]
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立于善于运用想像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