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事说理,深入剖析——时评类材料作文写作要领

文档属性

名称 因事说理,深入剖析——时评类材料作文写作要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9 08:4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因事说理,深入剖析
——时评类材料作文写作要领
一、厘清概念
1.什么是时评文
“时评”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略称,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
“时评”可以取材于新闻报道,也可以就“身边”事、“心头”事发表意见,只要是关于当下的(现在进行时),就是“时评”。它主要是从具体的事件,联系到它产生的原因,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示例: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8月30日,一条微博引发热议:贵阳一小学,老师穿戴整齐,给入校的学生们鞠躬。有人支持说这是培养孩子懂礼貌好的做法,有人质疑这是学校在作秀。现场视频显示,在老师给学生鞠躬行礼过程中,学生也纷纷给老师鞠躬回礼。校方称,此举只为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恭敬之心。
该事件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自定立意。②标题自拟。③不得抄袭、套作。
2.时评文与一般议论文有什么区别
时评类文章的特点是就事论事、就事选例以及就事说理。
一般议论文则是缘事发挥、谈古论今以及并列对照。
二、技法点津
1.关注时事
时事是源,作文是水。缺少对时事的充分了解,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要么无从下手,要么隔靴搔痒。
2.就事论事
重点剖析,事件本身。素材的使用不要一味追求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举例子必须要和事件本身密切相关。
3.旗帜鲜明
是非对错,立场坚定。不要含糊其辞,摇摆不定;也不要只有别人,没有自己。
4.深入分析
发生原因,产生影响。不要蜻蜓点水,语焉不详。
5.审题和立意方面
这种作文的审题和立意与传统的材料作文有不同点:“时评类”作文立意上就事论事(它不再是提炼话题,围绕话题立意作文), 写作上就事论理(紧扣材料分析本质、原因、危害、措施等) ,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
因此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另立炉灶,否则就会出现离题或偏题问题。
6.论据方面
关注身边最新的时事要闻,热点的科技动态等等,论据新颖,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时代性(时代精神)和历史性(有新因素的历史素材)相结合,点(详写事例)和面(略写事例)相结合,叙议相结合,论据为论点服务。
注意:选材要跟试题材料有同一性关系。
7.论证方面
论证时必须叙议结合,即结合事例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有以下几种分析方法: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条件分析法,意义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辩证分析法。做到叙议结合的论证才是有力的论证。
8.结构方面
必须要有基本的结构意识,“起”与“合”必须到位;“承”和“转”两部分可灵活变通。
●起:第一段。开头部分,引述材料,亮明观点。内容所占比例10%左右。
●承:第二段。过渡部分,阐释观点,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重申自己的观点,内容所占比例15%左右。
●转:第三—五段。主体部分,联系现实,分析论证所提观点,内容所占比例65%左右。
●合:第六段。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内容所占比例10%左右。
9.写作模式
“时评”既然属于议论文,那么时评写作的基本思路就和一般的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基本一致。它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 (怎样做)。
时评类作文常用结构模式:引——点——议——联——结。
●开篇引用材料的新闻报道内容(引——略写,所占比例10%左右)。
●对报道内容进行一些解析作为过渡(点——略写,所占比例15%左右)。
●从多个角度分析新闻,或阐释其意义,或剖析其谬误(议——详写,所占比例40%左右)。
●联系社会现实的类似现象,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联——详写,所占比,25%左右)。
●最后从多个层面提出若干个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结——略写所占比例10%左右)。
小结:时评类作文常用结构模式
引 简洁(开门见山、引用材料、概括简洁)
点 简明(简要解析、提出观点、褒贬分明)
议 充分(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进)
联 紧扣(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
结 点题(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
三、解剖麻雀
阅读下面文字,选准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发表你的见解,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由《新京报》推出的“中国最美50人评选”活动启动已经一周,截至昨日,网络投票已近25万票,李宇春等人继续领跑“选秀美人”的排行榜。身为女性的李宇春的中性打扮和阳刚气派被热捧引发了读者关于“美的标准”的大讨论,读者见仁见智,褒贬不一。
范例剖析:
心的美,才是真的美
在《新京报》推出的“中国最美50人评选活动”中,身为女性的李宇春的中性打扮和阳刚气派被热捧,领跑排名榜。引起一场关于“美的标准”的“大讨论”。
(引——叙述新闻事件,说清楚消息来源,开门见山,直述事件,略做铺垫。)
单纯美丽的外表是不够的,美丽的外形需要有个性和气质的衬托。李宇春而言的与众不同让人眼前一亮。她没有拘泥于传统的审美观念,而是将自身的缺点化为独特的一面,以硬朗的线条与阳光的气息完美地诠释了中性美,以个性的方式展现着美,这便是她成功登上榜首的原因。
美由心生。你的容颜固然可以让别人打心眼里赞赏你,却又怎如用美丽的、善良的心,直接触动别人的心弦?套句广告,心的美,才是真的美。
(点——针对事件提出问题(李宇春究竟算不算美人)并对问题作出判断(提出中心论点)。)
毕淑敏说:“我说的美,就是善良。一个姑娘要是经常和善地笑着对人,她的嘴角就会往上翘,眉梢就会挑起来,天长日久就变美了。而漂亮的女人,则不一定真美。”这是对美的最好诠释。
外在美之美是“小我”的美,心灵之美才是“大我之美”。帕斯卡尔说:“人的躯体只是自然界中脆弱的一根芦苇,只有思想使人伟大。”既然外貌之美在岁月洪流里孱弱如芦苇,那为什么不让心灵美和思想美的纤维使这根芦苇更坚韧些呢?
(议——提出如此判断的理据,证明论点。)
说到底,真正的美的东西必定是自然、简单的。女孩们脱下有折皱摇摆的长裙,换下娇滴艳媚的花边小衫,将长发剪去只留清新发香,摘掉繁缀手饰,这一切,不都在追求一种简单么?她们带上新世纪女孩固有的与男性平等的心理,清爽利落站在了人们面前,怎么又能说这不是一种美丽呢
就如同所有外在的神圣都源自于内在的圣洁一样,她们外在的这种简单的中性打扮也是其纯净自然独立自主内心的反映。真正内心“干净”的又怎能不与美相钩挂呢?
(联——联系现实(目前、近处)发表意见,反问分析。)
如果细细分析热爱中性打扮女孩们的心理,得到的答案绝不只是追求简单、自然的形象美,还暗暗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自尊自立感。她们走出所谓传统女生的形象,像男生一样独立于世上,她们不要复杂的裙摆,只希望更坚强更清爽面对世界。这种中性的打扮,让她们找到不再娇弱的理由,让她们开始挺直腰板,撑起曾只被男人们支撑的天地,这种中性的装束是新世纪女生对世界又一种承诺,是她们具有独立奋斗意识的外在表现。
我们在寻找心中那把“美”的标尺之时不应只局限于表面:夸父逐日不舍,长眠虞渊,能说他不美么?花木兰女扮男装,为父征战,忠孝两全,能说她不美么?卡西莫多外貌奇丑,而灵魂纯洁,内心善良,能说他不美么?圣女贞德蔑视教会,断发易服,为解放法国而战斗,又能说她不美么?大到这些有着心灵之美的英雄人物,小到家里岁月催老的父母,纵使他们白发苍苍,面容枯槁,但你能直视他们眼中无私的爱而说他们不美么
反观韩国美的标准,都是统一的脸蛋,没有了个性,他们将美统一为镜头前低头鼓脸噘嘴眼上翻,用一缕头发遮住其中的一只眼,这是愚蠢而不幸的。现在的年轻人,也有的染一头稀奇古怪的头发为美的,这都是不健康的审美观。所以李宇春的中性打扮、阳刚气质,飒爽英姿,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形象,符合时代特点,显得阳光时尚,这是一种美。
(联——联想同类事件:显示其普遍性或特殊性,引起注意。)
人在成长,社会在进步,思想视野开阔了,对美的评价就不该拘泥。但应以内在为美。记住,只有心灵的美,才能生生不息。
(结——对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设性意见或提出呼吁希望。)
四、特别推荐
1.时评类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
(1)文章结构安排不合理。
段落层次不合理;观点迟迟不出现;原因分析少;建议措施流于形式。
(2)素材选材运用不得当。
古人例子多,今人例子少;打擦边球的多,典型的少。
(3)表达方式不得当,叙议比例不合理。
叙多议少,以叙代议。
(4)时评语言啰嗦、口语化,不能做到简洁精炼。
2. 推荐一种比较实用的模式
(1)引材料、提观点——评对错明观点。
(2)吸纳权衡——先吸纳权衡再明态度。
(3)论影响或意义——正面意义、反面危害。
(4)析原因、提办法——内在:从个人自身上找。外在:从外部因素上找如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分析;挖根源:从制度、观念、风俗;文化背景等角度分析。
(5)联类似——佐证论述或进一步拓宽说理。
(6)作结论——回扣事件结合现实呼告强调。
3. 示例分析
柯震东以出演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的男主角而被人们所关注,后又因参演郭敬明执导的电影《小时代》系列而迅速走红,是个性格开朗、形象健康、前途无量的新生代演员, 然而8月14日柯震东却因涉毒,被北京警方查获。
你怎样看待这样的问题?
4.课堂演练
从9月1日起,南昌大学全面推行“学生自主保洁新政”,尽管这项改革3月在7个院校进行过试点,但全校铺开后不到一周,就遭到学生强烈反对。原本期望新政实施后会带来的整洁环境并没有出现,反而把学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学生反对理由很多,比如:“学校没有考虑学生意愿”;“大三大四有些学生要准备考研,没有时间”;“既然交了各种费用,为何还要学生打扫卫生”;“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来扫厕所的”;“辞退原来保洁员,学校有没有给予一定补偿,学校省下的钱到哪儿”;“自主保洁应该从每个人做起,把行政楼和教学楼保洁员也撤掉,由校领导和校长自行保洁”等。
五、温馨提示
写作过程中特别注意
1.引用材料忌机械照抄,应针对概括
①引材料宜在开头部份,开篇第一小段可形象导入,但很快就要提及材料。
②引述时要抓住关键,简洁概括。不要停留于照搬原句,可适当转换方式引述。
③可在引的结尾马上点出自己的观点。
开头:适度描述事件主体,但切忌花大篇幅回顾。应找出事件的主题,针对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2.评论时忌蜻蜓点水,应深入挖掘
①体现一定的思辨性,呈现一定的论述力度(多用:因果句、假设句、转折句、对比句)。
②体现激情,形象评析(如:以渲情造势、呼告促进读者共鸣,善用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对偶增强气势,加强节奏;以感叹句等将自己代入其中)。
3.亮出观点时直接点题,论点明晰
①论点句语言简洁,与文章标题、结尾形成照应,并贯穿全文。
②论点句的表述,或朴实明确,或充满意蕴。
4.联系扩展,例析议论:(联—例—议)
联:有过渡句,自然延展。
①以对材料的生发议论水到渠成联系。 ②以巧妙的过渡句自然联系。
例、议:类似举例,分析扣题
①相似联想,类似举例。②有小观点,体现层次(并列、对照、层进)。③例后有议,议要扣题(回扣论点)。
5.回扣材料,升华总结:(回—升—收)
回:回扣材料
可以在每个例子后均回扣材料,也可以全部例子举完后再回扣。
升:总结升华
①上升到一定高度总结。②联系现实(社会、个人)升华。③辩证分析补充。④排比概括总结。⑤意蕴分析总结。
收:形象意蕴
①形象收尾(比喻、意蕴句、排比段等)。②情感收尾(感叹句、祈使句、展望)。
6.文章尽量做到
关注社会主旋律,弘扬社会正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认真观察社会问题,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尤其对表现社会负面内容的材料要能明辨是非对错,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对新近出现的社会热点保持敏感,与时代同步,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
写作时要注意选好角度,求准求新;表述时要紧扣观点,或精要概括或抓住细节,灵活应变,有效运用。
尖锐不失义理,深刻不失趣味,犀利不失亲和,睿智彰显智慧。
六、展示才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一寒假,被国内一所著名高校高分录取的小王,见到他高中最要好的同学小刘,聊起各自的大学生活。小王说,他进了大学才发现:身边有不少人不但学习拔尖,而且多才多艺,课余生活也很丰富;在这里,自己引以为豪的高考分数变得苍白无力。他后悔自己高中三年多数时间都在“题海”中度过了。
小刘对他说,不要这样轻易地否定自己的过去,如果没有曾经的付出,你如今连说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