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透镜和视觉(第三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节 透镜和视觉(第三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3-28 20:38:38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一)眼球的结构



5
6
7
8
9
10
11
角 膜
瞳 孔
视神经
玻璃体
晶状体
睫状体
视网膜
脉络膜
巩 膜
虹 膜
4
房水
眼球

眼球壁
内容物
外膜
中膜
内膜
角 膜
巩 膜
虹 膜
睫状体
脉络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一)眼球的结构
眼球各部分功能
1、角膜
2、巩膜
3、脉络膜
4、虹膜
5、晶状体
6、睫状体
7、视网膜
无色透明,感觉 非常灵敏。
支持、保护眼球。
含丰富的血管和黑色素,对眼球有营养作用。
控制瞳孔大小,调节进光量。
对光线有折射作用。
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含有大量视细胞,是光感受器,产生冲动。
思考
1、观察同桌的虹膜是什么颜色?欧美国家的居民的虹膜又是什么颜色的?
影响人眼睛颜色不一样的是哪个结构
瞳孔大小会变化吗
(二)眼球的功能
1、眼球的折光系统包括 、 、 、 ,是光线进入眼球后,到视网膜成像过程中光的通路。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 ,其中 在折光系统的调节中起重要的作用。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凸透镜
晶状体
2、视觉的形成:光线→折光系统→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讨论
1、视觉形成是在眼、视网膜、还是在视觉中枢?
2、照相机和人眼有哪些相似之处?
患罕见脑疾,大脑处理影像与常人相反
塞女子天生“颠倒”看世界
讨论
3、为什么正常人能看清远近不同距离的
物体?
观察
远物
睫状肌
舒张
晶状体曲
度变小
焦距
变大
仍成像在视网膜上
观察
近物
睫状肌
收缩
晶状体曲
度变大
焦距
变小
晶状体的弹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降低
(三)人类视觉上的限制
实验1:近点和远点
眼球的近点距离有什么规律呢?若你50多岁了,
你估计自己会保持一个怎样的姿势看报纸?
年龄 近点距离/mm 年龄 近点距离/mm
10 70 40 220
15 85 45 280
20 100 50 400
25 120 55 550
30 140 60 1000
35 180 65 2000
近点:
晶状体最凸时,能看到的最近的点。
远点:
晶状体最扁平时,能看到的最远的点
实验2:感觉盲点
闭上右眼,用左眼注视右边的“十”字,调整书本与眼的距离,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盲点是视网膜上视神经穿过的地方,没有感光细胞分布,位于眼球靠近鼻侧。在双眼视物时,一眼的盲点所覆盖的
视野被另一眼敏感区域的视
野所覆盖,故盲点不被察觉。
盲点:视神经穿出眼球处的视网膜无感光细胞,该点称为盲点。
实验3:色盲
失去正常人辨别颜色能力的先天性色觉障碍。
红色盲、绿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和全色盲。
1766年9月6日,道尔顿生于英国。家境十分清贫。12岁时,因要帮父母想法挣钱来养家糊口而停学。停学后,他仍顽强地坚持自学。 本村学校一位教师见道尔顿勤奋好学,便把他招去当了助理教师。起先,淘气的学生瞧不起这位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小先生”,因为道尔顿那年只15岁。他们挖空心思地找来一些难题,想给“小先生”一个下马威。没料到“小先生”面对难题,不费吹灰之力一一解出。于是学生们对他心悦诚服了.没干多久,,他到坎达尔中学当了数学教师。 在这儿,除了教书,几乎所有时间,他都用来读书。数理化方面的书他看,法文等外文也学在该校干了一些年,他被提升为校长。他曾专门拜一个叫戈夫的盲人为师,学习气象学、数学、希腊文等。
1794年,28岁的道尔顿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在科技界已崭露头角。有一天,他突然想起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想买点礼物给老人,以示祝贺。 他精心挑选了一双挺高级的丝袜子。他一溜烟跑口家去。“妈妈,您看这双袜子多好!您穿上一定是既大方又舒适。”
妈妈一看,顿时哈哈大笑,对客人们说:“都来看,我儿子把我当年轻人了,给我买了双樱桃红色的袜子。” 道尔顿感到奇怪,赶紧解释:“不,妈妈,我知道您年纪大了,不适合穿色彩鲜艳的,所以就选了双灰色的,可您硬要说是红色的。” 一位客人接过袜子,递到道尔顿的眼皮底下说:“这明明是樱桃红嘛,怎么会是灰色呢!你是还没睡醒吧?”说得满屋子的人哄堂大笑。 道尔顿的哥哥接过袜子一看:“弟弟,不错,妈妈完全可以穿,这灰色多好看啊!” 在场的人几乎都看了这双袜子。结果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派是道尔顿兄弟,硬说社袜子是灰色的;一派是其他人,都说袜于是樱桃红色的。
道尔顿有点疑惑了:“难道我们眼睛有问题了。我看着明明是灰色,怎么别人都说是红色?”
袜子颜色之争一事过后,人们都只当件怪事讲讲而已,他却不同,一心想解开这个谜。他放下手头的一些工作,着手研究这种奇特的生理现象。他用各种颜色的方块进行了几十次实验,最后发现,除他们兄弟二人外,还有不少人也经常把颜色认错。这说明眼睛不能辨别颜色是一种病。他把这种病称之为“色盲”。
这件事告诉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是科学家、发明家最起码的基本功。
 正 常 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近 视 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四)视力缺陷
近视
 正 常 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远 视 眼
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远视
近视
矫正
远视
矫正
近视和远视的比较
原因 原理 结果 矫正
近视 1、眼球前后径过长 光屏与透镜光心的距离变大 成像在视网膜前 配戴凹透镜
2、晶状体曲度过大 透镜的焦距变小
远视 1、眼球前后径过短 光屏与透镜光心的距离变小 成像在视网膜后 配戴凸透镜
2、晶状体曲度过小 透镜的焦距变大
眼睛疾病
近视、远视、色盲、斜视、白内障

(五)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三要
一要
二要
三要
二不要
一不要
一不要
二不要
二不要
课后小结
眼球的结构
视觉的形成
视觉的限制
近视和远视
色盲
爱护眼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