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2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2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09 14:3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表内除法(一) 整理与复习
表内除法(一)
整理和复习
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复习
主 题:整理和复习
课 时:共12课时,第12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 计 者:
教学内容:P26页的“整理和复习”及P27页练习五的第1~4小题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表内除法(一)属于数与代数中数的运算,课程标准(17页)关于数的运算从8个方面进行表述的,其中与表内除法(一)有关的目标有第2条、第8条.
(1)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2)能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地位:《整理和复习》是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四册第二章第12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均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章内容是二年级数学的重点内容。因此,初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本节课在教学中要向学生介绍并训练归纳思想。
3、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时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能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思考,本课题学习目标制定如下:
4、学习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复习除法算式的含义,能熟练读、写,并说出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巩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能利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整合已知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不断练习突破重点。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说一说、议一议等活动来突破。
下面为了讲述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6、教法
我们在以师为全体,又为内容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情境创设法、学生自主学习法。
7、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文盲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鉴于这个班学生基础普遍可以,所以宜采用讲练结合的学习方法。教师主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动口。
8、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一,通过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能熟练读、写,并说出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针对目标二,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巩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针对目标三,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学生能利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针对目标四,观察情境图,能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列出除法算式。
9、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放风筝的画面:孩子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喜欢)等我们完成学习任务,老师陪大家一起开开心心的去放风筝,好不好? 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都含在学习目标里(出示学习目标) (1)本单元结束了,你学会了什么?说一说吧! 提示: 1、从第7页仔细看到第25页。 2、想一想这一单元都学到了什么? (2)小组活动: 四人小组流讨论,交流并完善自己的整理。整理学习任务单。(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1、通过图片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2、通过说一说、写一写、议一议的方法,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总结与反思,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环节二 提供机会主动参与 活动一:加深除法含义的认识 (一)举例说明“平均分”的含义。 什么是平均分?用自己的方式举例说一说。 (二)写算式,说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根据自己的例子,写出除法算式,并指出被除数、除数和商。 通过让学生自己举例的方式,结合画一画、摆一摆、圈一圈等活动,对平均分的概念进行回顾。 2、根据例子,写出除法算式,巩固除法的含义,并熟练说出每个数的名称。(完成评价目标一)
活动二:复习2~6的乘法口诀 1、整理:将下面的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2、任意指一句口诀,说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你有什么发现? 1、100%的学生能正确补充2~6的乘法口诀。 2、100%的学生能根据一句口诀,说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完成评价目标二)
活动三: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呈现实物图,根据实物图填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要求学生“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并说一说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熟练掌握除法的计算,巩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完成评价目标二、三)
环节三 实际应用达标测评 任务一: 1、说口诀,算结果。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判断(火眼金睛) 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提高运算能(完成评价目标二、三)
任务二: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六第2题。 学生逐题列式解决,交流时说说列式的理由。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六第3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并在小组中提出问题进行解答。 (2)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3)比较两道题,你能发现什么不同和相同? 3、出示教材练习六第4题,复习除法应用题。 (1)先让学生独立读题,寻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列式。 (2)交流,说说每一道题列式的方法,为什么这样列式? (3)比较四道习题,你发现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以文字叙述题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将语言表征转化为符号表征,体会用除法运算解决的各种问题的表述方式。 通过对比练习明确平均分两种情况的区别与联系。 运用多种方式,分析数量关系,根据运算的意义选择相应的运算去解决问题。(完成评价目标三)
任务三: 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 让孩子的思维得到发展,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完成评价目标四)
环节四 总结延伸畅谈感受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充分发表想法。)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整理和复习了有关乘法口诀求商和乘、除法的应用题,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细心分析数量关系,找出正确的解答方法。 能说出自己的收获,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做一个勤于动脑、热爱学习的好孩子。(完成评价目标三)
板书设计
第11课时 整理和复习
表内除法(一)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
被除数÷除数=商
除法计算——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解决问题: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