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2 表内除法(一)平均分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2 表内除法(一)平均分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09 14:3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二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
课题名称 《平均分》
难点名称 理解平均分及平均分的多种分法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本学期阶段除法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而除法又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的,因此平均分这部分的知识为学生学习除法提供一个具体的感悟过程,让除法化抽象为具体,从而顺利地理解除法的含义。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利用图形平均分的视频过程,让学生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种分法。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观看视频的直观演示法理解什么是平均分,怎样进行平均分 2.通过讲授法明白平均分的多种分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采用小猪佩奇一家动画图片作开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计意图:主要是动画导入非常适合该阶段活泼好动的小朋友)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创造情景,小猪佩奇将6个糖果分成3份,展现3种不同的分法:1+1+4;1+2+3;2+2+2(设计意图:分东西具有随机性,可能出现不同的情形) 佩奇与乔治对话,乔治喜欢第一种分法,他要4颗那份,佩奇喜欢地3种,她觉得那样才公平(设计意图:这里具有教育学生学会平等公平分享的意义),猪爸爸出场引出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 佩奇与乔治多次经历爸爸的考验,平均分8个苹果,9多鲜花,18个橘子等完成将物体平均分的任务。(设计意图:重点展现平均分的分法和强调平均分的含义。) 学生动手利用平均分的知识分一分老师准备的教具小长方形纸片、小圆纸片等(设计意图:学生动手实践,亲身感悟平均分的分法和含义。注:该部分不在微课中体现)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知识?(设计意图:采用传统的问答式,学生年龄小,具有表现欲,让学生积极回顾课堂所学,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