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5《病毒》练习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5《病毒》练习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09 17:3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5《病毒》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荷兰人列文虎克制作了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
B.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的双名法促进了学术交流
C.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证明了烟草花叶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D.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由空气的细菌引起
2.下列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H7N9型禽流感病毒可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B.病毒不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
C.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 D.病毒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内核
4.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的微生物是( )
A.细菌 B.酵母菌
C.蘑菇 D.病毒
5.下列关于新冠肺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肺炎的传染源只有新冠患者
B.注射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
C.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D.开窗通风和室内消毒属于预防新冠肺炎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6.以下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
B.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植物病毒只能生活在植物细胞内
D.细菌与植物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细胞壁,有荚膜
7.下列有关细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酿酒和造醋等酿造业离不开酵母菌和曲霉
B.甲烷细菌是生产沼气不可缺少的一类细菌
C.和真菌相比,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D.细菌都是分裂生殖,真菌都是孢子生殖
8.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牛痘预防天花属于特异性免疫
B.肺结核、流感、蛔虫病都属于传染病
C.HIV 是艾滋病的传染源
D.吞噬细胞可以包围细菌、衰老的细胞等,将其消化分解
9.大肠杆菌噬菌体是指(  )
A.植物病毒 B.动物病毒 C.细菌病毒 D.真菌病毒
10.下列关于噬菌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能够繁殖后代 B.必须寄生在人的活细胞里
C.也叫细菌病毒 D.离开了活细胞就不能进行生命活动
11.下面关于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病毒比细菌要大得多 B.可以用放大镜观察病毒的形态
C.病毒在活细胞中繁殖 D.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12.下列生物体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是( )
A.大肠杆菌 B.海带 C.流感病毒 D.草履虫
13.COVID-19是由一种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种动物病毒,它比细菌小的多,必须使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到
B.新型冠狀病毒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的
C.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用75%的酒精对用过的器具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14.科学家在研究新冠病毒时,发现一名患者体内出现两种新冠病毒,其中一种发生了变异。下列关于病毒变异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导致病毒变异
B.新冠病毒变异不一定使患者致死率增强
C.若变异后新冠病毒传染性增强,属于有利变异
D.使用抗生素会使病毒产生抗药性的变异
15.春节之后,天气反复无常,班上有很多同学都患上了感冒,就学习的生物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及说法正确的是( )
A.感冒是由感冒细菌引起的,通过自我复制繁殖
B.感冒后服用的药越昂贵,见效越快
C.某同学注射了感冒疫苗,也有可能会感冒
D.长时间用药,病毒产生了抗药性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二、资料分析题
16.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截止目前,新冠肺炎仍在世界各地肆虐,它是由一种以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乏力、干咳等。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鼻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新冠肺炎的传染性强,通常具有潜伏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气溶胶传播。当新冠肺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打喷嚏、咳嗽或说话时,会喷出大量含有病 毒的飞沫,距离较近的人吸入该飞沫有可能感染该病毒。
资料二:我国又一个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已获批开展一期临床试验。
(1)新冠肺炎是由________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这种生物与动物细胞相比结构上最主要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县卫生防疫部门迅速高效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从免疫学上讲,疫苗属于________,打疫苗这种方式在免疫类型上属于________免疫。
(3)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这种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
(4)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病人时,体外膜肺氧合装置俗称人工肺(简称ECMO)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医学仪器。使用时,先用一根导管将血液从人体静脉引出,通过该装置后,血液经另一根导管回到人体的动脉内。从以上描述的情形中,我们知道人工肺的作用是________
(5)在病毒潜伏期,通过血清学检测无法检测到抗体,而发病早期人体会产生lgM抗体可持续数日至数周,发病中晚期会产生lgG抗体,在体内可以特续较长时间。通过核酸检测可以判断早期的感染者,但核酸的检测受样本取材的影响较大。科研人员采用两者同时检测,综合判断。核酸检测用于疾病的初筛,确保“不漏”,血清学检测用于疾病的鉴别判断,确保“不错”。下表是部分患者的检测结果(“+”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组别 核酸检测 血清学检测 患者情况
lgM抗体 lgG抗体
1 + + - 感染早期的患者
2 + - -
3 + + + 感染活跃期,已产生持久免疫力的lgG抗体
4 - - +
5 - + + 治疗恢复期患者
根据推测响应患者的患病情况,第2组患者属于________,第4组患者属于________
A感染中晚期,或再次感染病毒 B曾感染过病毒,但体内病毒已清除
C感染早期,病毒处于潜伏期 D没有感染过病毒,没有注射过新冠肺炎疫苗
17.某些媒体报道“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不利”,也有专家说“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到底是否安全呢?果果同学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1)实验器材:普通玉米、转基因玉米、小白鼠若干,两个规格一样且空间足够大的铁笼等。
(2)该同学提出问题: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是否有影响?
(3)请你为果果同学做出假设:______。
(4)实验过程:
①将两个铁笼分别贴上甲组和乙组标签,选取两只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性别相同的小白鼠,分别置于甲、乙铁笼中。
②甲组饲喂普通玉米,乙组饲喂______(选填“等量”或“过量”)转基因玉米。
③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______。
④该同学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
(5)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______(选填“有”或“无”)影响。
②本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有一处不合理,你认为应该如何改正?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荷兰显微镜学家列文虎克是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一生磨制了超过500个镜片,制作了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首先观察并描述了单细胞生物,同时也最早纪录观察肌纤维、细菌、精虫、微血管中血流等。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的双名法,即生物的学名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被称为“分类学之父”。
烟草花叶病是由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汁液传播。烟草植株染病后,病毒在叶片组织内大量增殖,使部分叶肉细胞增大或增多,出现叶片薄厚不匀,颜色黄绿相间,呈花叶状。后花叶斑驳程度加大,并现大面积深褐色坏死斑,发病重的叶片皱缩、畸形、扭曲。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用著名的鹅颈瓶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由空气的细菌引起,巴斯德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详解】
A.列文虎克制作了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A正确。
B.林奈提出的双名法,即生物的学名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解决了物种命名不统一的问题,B正确。
C.烟草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烟草疾病,C错误。
D.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用鹅颈瓶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由空气的细菌引起,D正确。
故选C。
2.A
(1)生物共有五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五类生物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图中①酵母菌、②草履虫、③噬菌体、④衣藻。
【详解】
①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②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④衣藻是单细胞植物,因此都有细胞结构。③噬菌体是细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所以具有细胞结构的是①酵母菌、②草履虫、④衣藻。
故选A。
解题关键是理解掌握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B
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
【详解】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因此病毒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能繁殖后代。故A、C、D正确, B错误,故选B。
掌握 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4.D
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自然界中还有一些特殊的生物,它们没有细胞结构,如病毒。
【详解】
细菌和酵母菌都是单细胞生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蘑菇是多细胞真菌,在光学显微镜下就能够观察它们的结构;病毒,它没有细胞结构,只有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由核酸组成的核心。病毒是一类形体十分微小的生物,形体比细胞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大约10亿个细菌等于一颗小米粒大,大约3万个病毒等于一个细菌大,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1纳米=一百万分之一毫米),普通光学显微镜是观察不到病毒的,所以只有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的形态。
故选:D。
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个体微小,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它的结构。
5.A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根据其寄生细胞的不同,可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类。
【详解】
A.新冠肺炎流行病传播源是主要是新冠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冠肺炎感染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具有传染性,发病后五天内传染性最强,所以新冠肺炎必须阻断传染源,A错误。
B.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提高其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避免感染。因此人们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有效预防新冠肺炎,B正确。
C.根据寄主(寄生生物)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而新型冠状病毒寄生在人或动物身上,属于动物病毒,C正确。
D.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新冠肺炎通过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开窗通风和室内消毒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
故选A。
6.D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具有细胞结构,有成形的细胞核。
【详解】
A.真菌的细胞里都有成形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A正确。
B.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属于原核生物,B正确。
C.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植物病毒只能生活在植物细胞内,C正确。
D.细菌与植物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叶绿体和液泡,D错误。
故选D。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细菌、真菌的结构特点和营养方式。
7.D
细菌与真菌相比较,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
【详解】
A.酿酒需要酵母菌,造醋等酿造业离不开曲霉,A正确。
B.生产沼气需要甲烷细菌,B正确。
C.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C正确。
D.从生殖方式上看,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个分成两个,而真菌可以在环境条件较好时,比如营养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出芽生殖,在条件不良时又可以进行孢子生殖,D错误。
故选:D。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真菌的相关知识。
8.C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详解】
A.种牛痘预防天花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抗体只针对天花病毒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A正确。
B.肺结核、流感、蛔虫病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都具有传染性,因此都属于传染病,B正确。
C.HIV是艾滋病的病原体,而不是传染源,传染源是HIV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C错误。
D.吞噬细胞可以包围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细菌和衰老的细胞等,将其消化分解,D正确。
故选C。
9.C
此题考查的是病毒的分类,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体内。据此答题。
【详解】
依据病毒寄生的生物体的不同,把病毒分成三类,分别是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寄生在植物体内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寄生在动物体内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叫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大肠杆菌噬菌体是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一种病毒,属于细菌病毒。故C符合题意。
掌握病毒的分类,了解什么是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
10.B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2)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
【详解】
A.噬菌体是细菌病毒,能够繁殖后代,A正确。
B.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噬菌体必须寄生在活细胞里,而不是必须寄生在人的活细胞里,B错误。
C.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也叫细菌病毒,C正确。
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噬菌体离开了活细胞就不能进行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B。
11.C
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详解】
AB.病毒是比细菌还小、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过滤器,因此病毒原叫“过滤性病毒”,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它的形态,A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C正确。
D.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D错误。
故选C。
12.C
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
【详解】
A. 大肠杆菌是细菌,有细胞结构,不符合题意。
B.海带是多细胞藻类,有细胞结构,不符合题意。
C. 流感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符合题意。
D.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有细胞结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没有结构特点。
13.C
(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很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因此,观察时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2)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
A.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观察时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种动物病毒,A正确。
B.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正确。
C.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C错误。
D.用75%的酒精对用过的器具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特点以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4.D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详解】
A.变异是指亲子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一名患者体内出现两种新冠病毒,说明新冠病毒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导致病毒变异,A正确。
B.变异具有不定向性,变异对生物来说,可分为有利变异、有害变异、中性变异(无利也无害),故新冠病毒变异不一定使患者致死率增强,B正确。
C.若变异后新冠病毒传染性增强,有利于病毒的增殖,故对病毒来说,属于有利变异,C正确。
D.抗生素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的作用,对病毒没有类似的作用,D错误。
考生掌握病毒的结构、变异、增殖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5.C
【详解】
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通过自我复制繁殖,A错误;感冒后服用的药,要有针对性,对症下药如抗病毒药物,不是药越昂贵,见效越快,B错误;流感疫苗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流感病毒的抗体,是特异性免疫,只对特定的流感病毒有效,而流感病毒有60多种,因此注射了感冒疫苗,也有可能会感冒,C正确;长时间用药,病毒产生了抗药性是人体内的环境对病毒起了选择作用,是自然选择不是人工选择,D错误。
点睛: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16.(1) 新冠肺炎病毒 没有细胞结构
(2) 抗原 特异性
(3)控制传染源
(4)使流经的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5) C B
(1)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2)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免疫的类型包括非特异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详解】
(1)根据资料一可知,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是人类,因此该病毒为动物病毒。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该病毒与动物细胞相比结构上最主要的不同点是无细胞结构。
(2)疫苗在免疫学上属于抗原,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以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是人体经后天人工预防接种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
(3)对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是将传染源控制在流行的范围内,不让它传染到其他区域,则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这种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4)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就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根据题文可知,人工肺类似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则其作用是使流经的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5)在第2组中,患者的核酸检测为阳性,说明体内含有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IgM抗体和IgG抗体为阴性,说明体内不含有任何抗体,因此第2组的患者处于感染早期,病毒处于潜伏期,C正确。故选C。在第4组中,患者的核酸检测为阴性,说明体内不含有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IgM抗体为阴性,IgG抗体为阳性,说明体内早期抗体消失,而中晚期抗体存在,因此第4组的患者处于曾经感染过病毒,但体内病毒已经清除,B正确。故选B。
17. 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有影响(或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没有影响) 等量 甲乙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 形成对照试验 有 “两只”小白鼠改为“10只”小白鼠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详解】
(3)根据提出的问题“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是否有影响?”可以知道果果同学作出的假设为: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有影响(或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没有影响)。
(4)②本实验的变量是有无饲喂转基因玉米,在设计对照实验时除了要探究的条件(变量)不一样外,其他条件应该相同,所以乙组应该饲喂等量的转基因玉米。
③根据(5)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中,可以知道实验的主要观测指标是小鼠的生长状况,所以饲喂一段时间后,应该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
④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在本次探究实验中,甲组是对照组,作用是形成对照实验。
(5)①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有影响。
②两只小白鼠数量太少了,容易因为偶然误差影响实验结果,应该改为10只小白鼠。
解题关键是明确对照实验的设计要求及实验中的变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