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自我综合评价题
一、单选题
1.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婴儿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在试管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B.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C.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输卵管
D.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是胎盘
2.关于人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卵巢中有些细胞的染色体是23对
B.从睾丸排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阴道结合
C.受精卵在子宫内膜上开始分裂分化发育成胚胎
D.胎儿所需要的氧从羊水中获得
3.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青春期身体发育的显著特点是( )
A.性成熟 B.肺活量显著增大 C.身高突增 D.神经系统功能完善
4.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有(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青春期 D.成年期
5.精子与卵细胞在()结合形成受精卵( )
A.子宫 B.胎盘
C.输卵管 D.子宫内膜
6.学习了人的生殖与发育后,某同学作了如下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
A.婴儿的诞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
B.出生后吸食母乳能增强婴儿的免疫力
C.受精卵发育初期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
D.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
7.胎儿发育的场所是 ( )
A.卵巢 B.子宫 C.胎盘 D.输卵管
8.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也是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下列做法不妥的是
A.合理膳食,保证营养供应 B.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感受
C.与同学沟通顺畅,身心愉悦 D.积极锻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
9.胎儿与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是 ( )
A.子宫内膜 B.卵巢 C.胎盘 D.羊水.
10.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分别是( )
A.附睾、子宫 B.睾丸、卵巢
C.阴囊、输卵管 D.精囊腺、阴道
11.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下列最先出现的是
A.直立行走 B.使用工具 C.语言的产生 D.脑容量的增加
12.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和生殖,叙述错误的是( )
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男、女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
C.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
D.受精卵的形成部位是在输卵管内
13.孕妇生病后服药要谨慎,因为药物成分会通过孕妇影响胎儿。孕妇服用的药物可以通过下列哪一结构进入胎儿体内( )
A.卵巢 B.输卵管 C.羊水 D.胎盘
14.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唯一证据
B.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C.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D.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5.人体的个体发育开始于( )
A.婴儿 B.胎儿 C.受精卵 D.卵细胞
16.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
A.形成两性生殖器官 B.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C.出现第二性征现象 D.大脑兴奋性增强
17.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来完成的,下列关于人类的生殖和发育说法错误的是
A.青春期形态发育的一个显着特点是身高迅速增长
B.“试管婴儿”是指采用人工方法将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受精,然后将受精卵移植到母体子宫内的过程
C.输卵管梗阻的女性可以通过试管婴儿技术获得自己的宝宝
D.因病摘除子宫的女性,虽不具有生育能力但其第二性征不会消失
18.男性产生精子、女性产生卵细胞的结构分别是()
A.附睾、卵巢 B.附睾、子宫 C.睾丸、输卵管 D.睾丸、卵巢
19.下列是描述人类新生命孕育的过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胚泡植入子宫内膜 ②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胎 ③在输卵管处形成受精卵
④初具人形,形成胎儿 ⑤胎儿发育成熟、分娩 ⑥受精卵分裂、形成胚泡
A.①③②⑤④⑥ B.③①②⑤④⑥ C.③⑥①②④⑤ D.③②⑥①④⑤
20.下列是人类进化历程的几个主要过程,请按照进化的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1)下到地面生活(2)使用天然工具(3)森林大量消失(4)使用火(5)大脑发达,(6)制造工具(7)产生语言(8)直立行走
A.(1)(2)(3)(4) (5) (6)(7) (8)
B.(1)(2)(6) (7)(8)(4)(5)(3)
C.(3)(1)(8)(2)(6) (4)(5) (7)
D.(3)(1)(8)(4) (2)(6) (5) (7)
二、判断题
21.在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中,人、猿分界的主要标志是直立行走。( )
三、综合题
22.如图画的是四种现代类人猿。
(1)它们的共同祖先是谁________ 。
(2)它们由树栖生活变为陆地生活的原因是________ 。
(3)你认为环境与人类的进化有什么关系?
23.从一个细胞到到一个婴儿,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变化,请据图回答:
(1)生命开始于一个被称为_____的细胞,此细胞在妈妈的_____中形成。
(2)胎儿舒适地生活在妈妈的[]_____里,时刻都能通过脐带和[]_____从妈妈那获得营养和氧气。
(3)婴儿一出1生就会吮吸妈妈的奶头,吸取乳汁,这属于_____反射。母乳的营养很丰富,其中的_____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让婴儿快快长大。
(4)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出现喉结突出、声音变粗等第二性征,与_____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关。
四、资料分析题
24.请根据学习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在下图中图1为男女体细胞的成对染色体排序图,图2是生男生女示意图。
资料二:某班同学在学习人类性别决定之后,用乒乓球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概率问题,实验步骤如下:
①甲桶中装入60个黄球,乙桶中装入白球与黄球各30个,分别摇匀。
②分别从甲、乙两桶中随机抓取一个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球的组合(黄球与黄球组合用A表示,黄球与白球组合用B表示),将抓取的乒乓球放回原桶,摇匀。
③重复②步骤50次。
全班共分7个小组,实验记录结果如下表:
1 2 3 4 5 6 7
A.(黄球与黄球组合) 24 27 25 21 28 30 19
B.(黄球与白球组合) 26 23 25 29 22 20 31
(1)图1中的___图表示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排序,其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
(2)精子是由父亲的___产生的,图2中精子甲的性染色体是___染色体。
(3)白球模拟的生殖细胞是___(填“精子”或“卵细胞”),黄球和黄球组合模拟的是______(男/女)性。
(4)为了使实验更准确可靠,应如何处理以上数据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卵巢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子宫是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有独立存活能力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详解】
A.试管婴儿又该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也就是说试管婴儿经过取卵—受精—植入三部曲,最后还是要在母亲子宫内发育成熟直至分娩。因此试管婴儿是受精过程在试管内进行,胚胎的发育主要还是在母亲的子宫内进行,A符合题意。
B.青春期最显著特征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加,而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B不符合题意。
C.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C不符合题意。
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
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它们分别含有男性和女性的遗传物质。含有精子的精液进人阴道后精子游动进入子宫,进而进入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众多的精子中,只有一个能够进入卵细胞并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在子宫内膜上,胚泡中的细胞继续进行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在8周左右时发育成胎儿——已经呈现出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一般来说,从形成受精卵开始到第38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分娩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
【详解】
A.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能够形成卵细胞的细胞属于体细胞,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为23对,A符合题意。
B.含有精子的精液进人阴道后精子游动进入子宫,进而进入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众多的精子中,只有一个能够进入卵细胞并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B不符合题意。
C.受精卵在从输卵管向子宫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不断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到达子宫,植入子宫内膜,胚泡中的细胞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C不符合题意。
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氧气、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等的交换,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青春期是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一个人发育的重要时期.一般地说,男生从12~14岁、女生从10~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
【详解】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体重增加、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突出)特征。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只要熟练掌握了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4.C
人的一生中的发育过程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等,其中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
【详解】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也都迅速发育。故选C。
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5.C
睾丸产生的精子是雄性生殖细胞,卵巢产生的卵细胞是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由卵巢排出以后,进入输卵管,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精子依靠它本身的运动,可以经过子宫腔而到达输卵管,这时如果精子和卵细胞相遇,就可能受精,精子和卵细胞相结合的过程叫作受精,在受精过程中,只有一个精子能够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核融合,形成受精卵。
【详解】
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结合,形成一个受精卵,生命就开始了。受精卵随后,分裂为两个细胞,大约每隔12小时分裂一次。这些细胞从输卵管进入子宫后,细胞会继续分裂、分化变成胎儿,胚胎钻进子宫内膜,发育长大。所以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所以答案选择C。
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理解掌握人体受精完成、人体发育的初期的部位都是输卵管。
6.A
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此时营养物质来自卵黄;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可见人类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详解】
通过分析可知,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的形成,不是婴儿的出生,A错误;
母乳可增强婴儿的免疫力,与配方奶喂养的婴儿相比,母乳喂养的婴儿中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和过敏(如,湿疹和呼吸道过敏)的发生率都比较低,B正确;
通过分析可知,受精卵发育初期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C正确;
通过分析可知,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D正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胚胎的发育过程和营养。
7.B
【详解】
试题分析: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融合为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动到子宫中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 发育成胎儿,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因此胚胎发育的场 所是子宫。
考点:胚胎发育过程。
8.B
【详解】
青春期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要注意合理营养,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是很正常的,要正确对待和及时处理以及疏导心理矛盾,遇到一些问题要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思想,接受指导,不能觉着自己长大了,就不想和家长交流.同时性心理的产生是人体发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培养健康的性心理而不是抑制性心理,要正确处理和异性的关系,男、女同学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若跟同学闹矛盾了,主动找同学谈,积极的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健康的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
9.C
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生殖系统完成的。
【详解】
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受精卵在女性的输卵管内形成,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C正确。
胚胎发育的初期营养物质来自卵黄,而后期则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10.B
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详解】
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以及雄性激素,所以睾丸又属于内分泌器官;附睾丸能储存和运输精子;精囊腺分泌粘液,便于精子运动,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以及雌性激素,所以卵巢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是胎儿产出的通道。
故选B。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1.A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详解】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由于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使人类的大脑更发达,在劳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语言,A正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的意义。
12.C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阴茎和阴囊等,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生殖系统有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性器官是卵巢。
(3)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在由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的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胚泡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内膜后,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详解】
A.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即森林古猿,A正确。
B.卵巢和睾丸分别是女性和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B正确。
C.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C错误。
D.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在由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的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胚泡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内膜后,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D正确。
故选C。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人类的起源和生殖与发育的过程。
13.D
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生殖系统完成的。
【详解】
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受精卵在女性的输卵管内形成,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所以孕妇服用的药物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故选D。
胚胎发育的初期营养物质来自卵黄,而后期则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14.A
(1)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
(2)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3)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森林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
(4)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
【详解】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但不是唯一证据,A错误。
B.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B正确。
C.直立行走使人视野开阔,前后有了明确分工,为脑的进一步发育创造了条件,从而使人类不断进化,因此能否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C正确。
D.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15.C
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人体。
【详解】
人体的产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结合,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人体个体发育开始于受精卵。
故选C。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的形成。
16.A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分析解答。
【详解】
A.生殖器官在一出生就已经形成,A符合题意。
B.青春期形态发育的突出特征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发育,B不符合题意。
C.青春期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开始出现第二性征,C不符合题意。
D.青春期以后,大脑、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17.B
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详解】
A.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A正确。
B.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把早期胚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B错误。
C.丈夫正常,妻子输卵管阻塞,丈夫的睾丸正常能产生精子,妻子的卵巢正常能产生卵细胞。因此,可以通过试管婴儿技术,进行体外受精、子宫内发育过程而获得自己亲生孩子,C正确。
D.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和形成月经的地方。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个,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雌性激素能够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所以,子宫摘除,卵巢完好,虽不具有生育能力但其第二性征不会消失,D正确。
故选B。
正确识记并理解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试管婴儿、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8.D
【详解】
考点:人体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人体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
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解答:
男性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女性的生殖细胞是卵细胞。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所以男性和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部位分别是睾丸、卵巢。
故选D
19.C
生物的有性生殖是从受精卵开始的,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详解】
人体生殖发育的过程是:首先是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③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⑥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①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②胚泡发育,其中的细胞开始分化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胚胎。④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⑤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成熟,最后分娩产出新生儿。所以正确的顺序是受精、怀孕、分娩。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③⑥①②④⑤。C正确。
正确掌握人体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0.C
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增加了脑容量,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
【详解】
在距今约1000万年~2000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后来随着气候转变,(3)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古猿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差异,从而产生了分化。大部分古猿灭绝了;有一部分古猿从森林边缘退向深处,继续过着树栖生活,逐渐演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1)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够(8)直立行走,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上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2)能使用天然工具和(6)制造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4)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5)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7)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由此可知,正确的变化顺序是:(3)(1)(8)(2)(6) (4)(5) (7)。
故选C。
21.正确
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的基础,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详解】
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得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和手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故题干说法正确。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22. 森林古猿 环境的变化 环境的变化促进了人类的进化
(1)图中的四种都是现代类人猿,现代类人猿和人是近亲,有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2)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它们由树栖生活变为陆地生活的原因是环境的变化。
(3)环境影响人类的进化方向:森林大量消失,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来自环境的各种威胁,迫使森林古猿使用工具捕食和防御,促使大脑发达、四肢灵活,便逐渐产生了复杂语言。在同猛兽环伺、风雨无常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因此,环境的变化促进了人类的进化。
【详解】
23. 受精卵 输卵管 ④子宫 ①;胎盘 简单 蛋白质 睾丸
人的生命起始于受精卵,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并在输卵管中进行分裂,最初的营养来自卵黄。胎儿的发育在母体的子宫内进行,并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怀孕280天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图中①胎盘、②脐带、③胎儿、④子宫。
【详解】
(1)人的生命起始于受精卵,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
(2)胎儿的发育在母体的④子宫内进行,并通过①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
(3)婴儿的吮吸动作是生来就会的一种简单反射,其中枢在脊髓,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母乳中含丰富的营养,其中的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和细胞更新所需的主要原料。
(4)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它的作用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能使男孩呈现男性第二性征:如长胡须、喉结突出、声音低沉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24. 乙 22对+XX 睾丸 Y 精子 女 取平均值
(1)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和Y两种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X的染色体。
(2)图1为男女体细胞的成对染色体排序图,甲是男性的染色体排序图,乙是女性的染色体排序图;图2表示性别的遗传过程。
【详解】
(1)甲图中的第23号性染色体中,两条大小不同,是XY染色体,因此性别是男性;乙图中的第23号性染色体中,两条大小相同,是XX染色体,因此性别是女性,所以图1中的乙图表示女性的染色体排序。其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X。
(2)精子是由父亲的睾丸产生的,性别的遗传过程如图:
,
从性别遗传过程图中看出,图2中精子甲的性染色体是Y染色体。
(3)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即含X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因此,白球模拟的生殖细胞是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黄球模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X性染色体的精子或卵细胞。所以,黄球和黄球组合模拟的是女性。
(4)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增加实验材料达的数量或重复次数,计算平均值,因此,为了使实验更准确可靠,应求全班的总和的平均值。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男女染色体的组成、性别的遗传以及探究实验的要求和特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