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1 社 戏
鲁 迅
新课导入
童 年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那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
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
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
学习目标
1.识记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
梳理文章的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文中的儿童叙述视角,品味文章富于表现力
的语言,学习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事
详略得当的写法,学会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3.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恋之情,感受劳动
人民热情、纯朴、善良的品质。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背景材料
本文选自《呐喊》。《社戏》写于1922年10月,记叙了“我”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在北京戏园看中国戏,一次是少年时期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作者借看戏抒发自己特定的情感。小说的第一部分写的是两次看中国戏,它们给“我”的印象极坏,作者借此揭露了现实中存在的丑恶现象,表现出深恶痛绝之情。第二部分写的是看社戏,是全文的主体。作者通过回忆,展现了“我”与童年伙伴的友谊,赞美了劳动人民的热情、纯朴、善良,流露出浓浓的眷恋之情。
归省(xǐng) 楫(jí)
撺掇(cuānduo) 凫水(fú)
弥散(mí) 屹立(yì)
怠慢(dài) 皎洁(jiǎo)
絮叨(xùdao) 潺潺(chán)
纠葛(jiūgé) 家眷(juàn)
前篙(gāo) 踊跃(yǒng)
豆荚(jiá) 棹(zhào)
兽脊(jǐ) 踱来踱去(duó)
嘱咐(zhǔfù) 聚拢(lǒnɡ)
重点字注音
重点词语解释
【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省,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
【惮】畏惧;怕。
【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弥散】(光线、气体、声音等)向四外扩散。【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整体感知
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
(1)看戏前
(2)看社戏
(3)看戏后
(第1-3段)
(第4-30段)
(第31-40段)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划分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
看戏前
1.请同学朗读这一部分。
2.第一部分中有一个词既写出了平桥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了“我”对平桥村的情感。请同学们把这个词找出来。
(“乐土”)
鲁迅故乡——绍兴
钓虾
放牛
3.这一部分与写看社戏有什么关系
(1)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
(2)引出了同去看社戏的人物——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3)还交代了“乐土”中的乐事,为下文写“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看社戏做了重要的铺垫。同时,平桥村的生活也是“我”所深深怀念的。
第二部分
看社戏
1.默读这一部分,本部分写去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请划分这部分的层次。
第一层(4—9):看社戏前的波折与转机。
第二层(10—13):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和感受。
第三层(14—21):在赵庄看社戏的过程。
第四层(22—30):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2.“文似看山不喜平。” 作者在“看社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如第一层就写了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请同学们简要分析。
三次波折:
①早上就叫不到船;
②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
③母亲不准“我”和别人一同去。
三次转机:
①八叔的航船回来了;
②少年们愿意和“我”一同去;
③双喜“写包票”保证不会出事。
①笔法曲折,文气摇曳,为看社戏做了充分的铺垫;
②初步表现小伙伴的热情、能干等特点,尤其是“双喜”。
好处:
表现“我”心情变化的词句:
第一盼望——急得要哭——“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渲染沮丧)——不钓虾,东西也少吃,不开口——高兴(烘托社戏对儿童的吸引力)
3.一切问题都解决之后,小伙伴们自然要急急忙忙赶往赵庄看戏。作者抓住哪些内容进行详细描写以突出小伙伴看戏途中的心情?
月夜行船
第10然段运用一系列准确的动词对小伙伴的开船动作进行了传神的描绘。
表现小伙伴驾船熟练敏捷的技巧、勤劳能干的性格和去看戏时的愉快的心情。
点
磕
架
拨
第11段描写多种感觉,并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视觉:
月色朦胧在水气里,连山淡黑,依稀的赵
庄,几点火;
嗅觉:
豆麦和水草的“清香”;
听觉:
触觉:
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远处的“歌吹”;
上述几种感觉描写表现了“我”高兴、迫切的心理。进一步分析,突出“迫切”心理较为明显。起伏的连山如踊跃的铁的兽脊,以动写静,烘托出“我”的急迫心情。听到歌声,料想便来自戏台,心里更是迫切。
以“踊跃的铁的兽脊”比喻“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以动写静,使得静态的山呈现出动态的美,烘托出“我”急迫的心情。
修辞手法:
4.阅读14—21段。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一部分写在赵庄看戏,戏好看不好看?从哪里表现出来?
不好看。一是铁头老生并没有表演他的拿手好戏——翻筋斗,二是也没有“我”最爱看的“蛇精”和“跳老虎” 。三是最怕看老旦,但是“老旦终于出台了”,并不停地唱。
(2)孩子们爱不爱看?从哪里表现出来?
不爱看。表现:稀奇、渐不明显、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哈欠、各管自己谈话。 (侧面描写)
5.阅读22、23段,这一部分写月夜归航的景物,突出表现了哪两点?
景物美;船快。
视觉
听觉
(写“我”对赵庄的依恋之情)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侧面描写突出船快)
6.请同学朗读第24-30段。
讨论:这几段写偷豆要表现什么?
“偷”反映了小伙伴诚恳待客的热情;“偷”跳动着小伙伴纯洁无私的心;“偷”反映了小伙伴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天性。文中的“偷”成为了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 ”出了欢乐。
“偷豆” 这一情节,表现了农家少年的天真、热情、纯朴和稚气。正是偷豆吃的童心和野趣,使普通的罗汉豆有了无比的美味,才使“我”终身难忘。
归航偷豆
思考:双喜在全文中共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点?
聪明,调皮,能为他人着想,体贴,有责任心。
思考:阿发在偷豆中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点?
天真,调皮,质朴,热心,
不能。罗汉豆并不是无上的美味,但那是要好的伙伴们齐心协力做好的,因此便变成了无法再吃到的好豆。社戏也并不引人入胜,但看戏时有伙伴的陪伴,因此便变成了无法再看到的好戏。童年的快乐、甜蜜,也便变成了永恒的回忆。所以不能删。
讨论:归途中偷罗汉豆吃,这件事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第三部分
看戏后的余波
(1)“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 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只是责怪他们踏坏了庄稼。
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
(2)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 ——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豆可中吃呢 ”
纯朴、好客
(3)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
纯朴、好客、热诚
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纯朴、好客、热诚的老人。
六一公公的性格
品味语言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人那种纯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的。
“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课堂小结
美
景美
人美
生活美
情谊美
·优美的自然景色
·自由自在的生活
·小伙伴们的聪明、
热情、纯朴
·人与人之间友善、
和谐的关系
从故事情节来看课文写了哪些事情?哪些事情详写 哪些事情略写 为什么这样安排?
⑴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⑵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⑶看社戏前的波折。
⑷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⑸赵庄看社戏。
⑹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⑺六一公公送豆。
详
略
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情节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⑴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
聪明
⑵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①船又大;②迅哥儿向来不乱跑;③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
⑶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
聪明、细心
⑷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
考虑事情周到
双喜的性格
双喜是一个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而且反应灵敏,充满自信,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是孩子们的领袖。
⑹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
⑸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
考虑事情周到
做事有始有终
⑺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
反应灵敏
双喜的性格
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视觉方面有“朦胧在水气里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 ;
听觉方面有“宛转、悠扬的横笛”, “宛转”、“悠扬”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笛声美;
嗅觉和味觉方面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清香”用得好,在它写出了豆麦和水草的气味美。
—— 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朦胧”原来是形容词。现在作动词用,在句子里充当谓语。因为是融为一体的,而不是生硬投入的。“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以动写静,形象地突出船速之快;同时符合“我”坐在船上观察夜景的实际情况,由于“连山”是“起伏”的,是棱角分明的,是淡黑色的,又感到是在动,便联想到象“兽脊”,这样比喻,很新鲜。“起伏”“踊跃”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连山的动态美,形象真切。赋予静默的山峦以连绵的动感——以动写静,以静衬动。
主旨归纳
本文主要叙述了“我”少年时从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美好回忆,刻画了一群农村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堂小结
社戏
平桥村—“我”的乐土
看戏过程
看戏余波
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
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戏前波折
归航“偷”豆
赵庄看戏
怀念那豆
夏夜行船
怀念那戏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皎洁 前蒿 潺潺 委实
B.船蓬 兽脊 旺相 弥散
C.消夏 扫墓 桕树 气恼
D.依稀 宽慰 嘱咐 舟辑
课堂小练
答案:C
点拨: A.蒿—篙。B.蓬—篷。D.辑—楫。
2.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
山”了。(借代)
B.(我们)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
庄前进了。(夸张)
C.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
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比喻)
D.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拟人)
答案:D
点拨:D项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鲁迅 周树人 文学 思想 革命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野草
3.《社戏》的作者是 ,原名 ,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伟大的 家、 家、
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 》《 》《 》散文集《 》,散文诗集《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