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段考
历史(水平科)试题(2022、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这句话反映了西周时期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某作品以近百年的战争为题材,“在民间起着历史教科书的作用,甚至起着道德、行为规范的作用,对明清以来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影响至深。”这部作品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3.1874年李鸿章指出:“军兴以来,凡有可设法生财之处,历经搜刮无遗。商困民穷,势已岌岌。”为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兴办民用工业 B.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C.兴办军事工业 D.向外国银行借款
4.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巴金在其著作《家》中描写了孔教会会长冯老爷遭到以觉慧为代表的新知识青年的猛烈批判。这一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5.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瞻仰了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习近平指出:这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这一说法指的是中共一大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6.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760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一边倒”政策的实施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D.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开展
7.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口号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饭前葡萄酒、饭后水果糖”。这反映了当时
A.要求改变落后状况的愿望 B.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C.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 D.农村生产力得到快速提高
8.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时提出:“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建议中的贸易合作区以后被称为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经济技术开发区
9.《始终有你》中唱道:“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的繁荣。”其中“找对了路径”意指
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中国对外开放
C.“一国两制”下香港繁荣稳定 D.澳门回归宣告西方殖民统治结束
10.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同志指出:“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这一讲话
A.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思想
B.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D.决定开放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开放区
11.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人们对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不满,各种新教派和学说广泛流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A.印度教 B.道教 C.婆罗门教 D.佛教
12.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其中“阿拉伯人的口”说明阿拉伯人的
A. 善于言辞 B. 桥梁作用 C. 体态异常 D. 喜欢交际
13.伯利克里曾说:“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当时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民众法庭 C.五百人议事会 D.平民保民官
14.培育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后来传到世界各地,极大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生活的是
A. 阿兹特克人 B. 玛雅人 C. 印加人 D. 班图人
15.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萌芽是其根源;后来有观点认为,应当突出宗教的重要作用;又有研究者提出,王室的支持才是其主要原因。据此可知,历史事件
A. 不能被正确认识 B. 研究视角可以多元
C. 只能有一种解释 D. 可以随意加以阐释
16.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了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是
A. 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B. 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剧增加
C. 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 D. 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
17. “以法国为基地的许多知识分子发挥了欧洲史上史无前例的作用,他们引发新的思潮,开启新的学科,一方面发展理性的思维,另一方面容许不同的意见彼此辩论。”材料中“新的思潮”指
A. 科技革命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18.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19.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
20. “君主是国家的元首,是政府的首脑,是教会的首领,又是全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但实际上君主并不能直接管理国家,而是由一个从议会中多数党的首领中产生的首相,来直接管理国家。”这段文字表述的是
A. 君主专制 B. 君主立宪制 C. 联邦制 D. 民主共和制
21.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德意志革命”的直接结果是
A. 奠定了欧洲和平的基础 B. 结束了德国的政治分裂
C. 推翻了德国君主制度 D. 改善了德国与法国关系
22.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最大的影响是
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促进了英国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C.使英国工场手工业时代结束 D.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23.1882年,德国女性在农业领域的就业比重仅为30.8%,1907年这一比重增加到46.5%,女性在农业领域的就业状况与男性相差无几。这种变化说明
A.农业生产的收益日益增加 B.工业化推动社会结构转型
C.女性的家庭地位不断降低 D.劳动力短缺现象十分严重
24.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A. 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B. 垄断组织形成并发展
C. 世界经济体系的最终形成 D. 出现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
25.林承节在《论二十世纪初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指出,20 世纪初亚洲革命虽告失败,但它所体现的“亚洲觉醒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亚洲、对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里“亚洲觉醒”主要是指
A.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 B. 无产阶级开始承担领导革命的责任
C. 亚洲国家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D. 亚洲国家意识到联合斗争的重要性
26.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转化为统治阶级,争得民生。”第一次成功实践了这一观点的是
A.第一国际 B.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 D.新中国建立
27.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这本书是
A.《社会契约论》 B.《共产党宣言》 C.《物种起源》 D.《战争与和平》
28.1884年,英、法、德等国签署《柏林会议总议定书》,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据此推知,此次柏林会议
A. 导致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加快 B. 否决了各国在非洲的势力范围
C. 使非洲完全沦为了欧洲殖民地 D. 解决了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
29.西方学者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材料意在说明,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中
A. 欧洲国家起了主导作用 B. 欧洲和亚非拉国家均受益
C. 欧洲和亚非拉作用相同 D. 亚非拉国家起了关键作用
30.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性质的有
①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 ②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
③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④德国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自哥伦布大交换发生后,生物系统中曾经截然不同的地方都变得相似了。……“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大交换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
——据吴于廑《世界历史》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整理
材料二 美洲历史通常被说成是欧洲人来到一片几乎无人居住的荒野。但是数个世纪以来,大多数外来者都是非洲人,而这片土地并不是空荡荡的,而是住满了数以百万计的原住民。……当教科书开始认识到这一半球中的大多数人口的构成的时候,这些人也大都被描绘成欧洲人扩张中的无助的受害者: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迫使这些地区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摘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1)指出材料一中“冒烟的草叶”的传播路径,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5、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打破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闭关自守状态的一系列重大转折。(10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归纳殖民主义者暴富的重要途径,指出16世纪第一批被掠贩非洲黑人的命运。(10分)
32.(20分)英国对现代世界的先导作用是无可否定的,现代社会的许多特征都从英国开始,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牛顿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近现代英国发展史》
材料二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 605起,1842年达到31 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
——《世界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科技三方面概括说明是英国率先“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6分)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着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 (8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社会领域进行调整的主要途径。简要分析这些调整对英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有利影响。(6分)
兴宁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段考
历史(水平科)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30×2=60分)
1——5 CAADB 6——10 BAACC 11——15 DBABB
16——20 CDBDB 21——25 BDBAC 26——30 CBADD
二、非选择题(20×2=40分)
31.(20分)
(1)路径:美洲——欧洲——欧美之外;(4分)
转折:地理大发现(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海外殖民扩张;开启世界市场的形成之路,世界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6分)
(2)途径:殖民掠夺、屠戮(种族灭绝);不平等贸易;(6分)
命运:成为黑奴;命运悲惨(4分)
32.(20分)
(1)说明:政治上,“光荣革命”后,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或资本主义代议制);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科技上,经典力学体系确立,近代科学形成。(6分)
(2)问题: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工人极端贫困;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犯罪率增加;社会矛盾激化等。(8分,答出四点即可)
(3)途径:通过立法手段,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