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定向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节能环保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 C.风能 D.核能
2、据澎湃新闻,近日,广西南宁隆生达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隆生达发”)声称研发出一款“突破能量守恒定律”的电机组,引发争议。该公司官网称,这一技术名为“一种电容补偿式自循环发电系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发电技术突破了能量守恒定律,证明能量可以不守恒
B.如果没有能量补充,装置最终会停下
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装置可以一直转动下去
D.不靠任何能量补充,1度电可变为10度电的装置可以实现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水力发电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柳絮飘飘是分子运动 D.手机充电时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4、关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暖瓶塞被热气冲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摩擦生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下列关于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地热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原子弹是根据可以控制的核聚变工作的
C.为了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应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D.能量的转化、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人类所能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需要节约能源
6、小明用煤气灶烧水时,进行了如下思考,正确的是( )
A.加热过程中水的比热容变大 B.煤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C.壶内水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内能增大 D.燃气灶炒菜,燃料燃烧时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垃圾集中丢弃不分类 B.三插插头改成两插插头使用
C.倡导海绵城市建改 D.矿泉水喝两口就随意丢弃
8、如图,太阳能汽车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车上的蓄电池内,为汽车提供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
B.蓄电池为汽车提供动力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太阳能汽车不能将接收到的太阳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D.太阳能汽车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将内能转化为动能
9、目前,市区里的老旧小区正在进行水路改造,改造中用到了一种打孔工具——冲击钻,冲击钻工作时,钻头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不断地冲击墙壁打出圆孔,如图,冲击钻在工作过程中,关于其能量转化正确的是( )
A.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内能转化为电能
C.只有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
D.有电能、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
10、关于能量转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风扇工作时,大部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风力发电机发电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壶中水沸腾时,壶盖不停地跳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用砂轮磨刀时,刀的温度升高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1、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力;永动机不能永动是因为自然界中都要遵守______定律。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容式触摸屏
现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移动设备,都使用触摸屏,触摸屏是通过传感器来感知物体在屏上的运动,目前触摸屏大多采用电容式触摸屏。
电容通常就是由两片相距很近的导电极板组成。电容式触摸屏是一块多层复合玻璃,在夹层中涂有具有导电性且透明的薄膜材料。当手指触碰到触摸屏时,手指和导电薄膜就会形成一个电容,将人体上的电荷传递到触摸屏上、通过触摸屏周边分布的电极检测电荷分布的变化,就可以计算触摸点的位置,进而感知手指在屏上的运动轨迹。如果较厚的绝缘材料把手指与导电薄膜之间隔离,无法形成有效电容,就不能正常操作触摸屏了。
解答下列问题:
(1)给电容式触摸屏的手机充电时,手机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______,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2)电容式触摸屏夹层中的薄膜材料是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通过触摸屏周边分布的电极检测______的变化,可感知手指的运动轨迹;
(3)当手指触到触摸屏时,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
(4)冬天,戴上厚厚的绝缘材料做成的保暖手套,不能正常操作电容式触摸屏的原因是______。要制作一副保暖触摸屏手套,你的方法是______。
3、妈妈在厨房用电饭锅煮粽子,小强在客厅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______现象,煮粽子是通过______方式增大粽子内能的。电能可以使电灯发光,同时大量的热气散失在空气中,但这些热气中含有的内能却无法自动转化为电能,说明能量转化具有______性。
4、在湘江风光带耸立着一排“风光互补”照明灯,如图所示。它“头顶”小风扇,“肩扛”电池板,“腰”挎照明灯。无风有光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有风无光时,通过“小风扇”风力发电,将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照明灯工作时,将_______能转化为光能。
5、如图所示的摆设,正常运行时,小轮在支架上来回滚动,每次到达的最大高度相同。小明发现摆设上有一电源,关掉电源后,小轮逐渐停下来。小轮从高到低滚动过程中______对其一定做了功。正常运行时,______能转化为小轮的______能。
6、小娟荡秋千时,在从一侧的最高点荡到另一侧的最高点这一过程中,小娟的重力势能______(填变化情况),小娟荡起的高度越来越低,最后会停下来,说明小娟的______减少了,减少的那部分能量转化成了______能。
三、计算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1、某地区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电,供生产生活使用。
(1)太阳能发电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请写出一个不足之处;
(2)小明家将太阳能转化的电能储存到电源中,给热水壶和电暖气供电。开关S控制电路中所有用电器,开关S1控制热水壶的加热电阻R1(“220V 484W”),开关S2控制电暖气的加热电阻R2(“220V 2420W”)。闭合所有开关,R1 R2同时工作,R1每分钟放出2.4×104J的热量,求R2的实际功率;(R1和R2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
(3)已知在一段时间内,垂直于太阳光的1m2面积上每1秒接收的太阳能为500J,如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面夹角为60°,面积为4m2的太阳能电池板竖直放置。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20%。求1分钟内通过该太阳能电池板获得的电能。
2、2010年11月5日,在新疆召开的“引渤入疆”(指引渤海水进入新疆)研讨会,引起了全国舆论的广泛关注。其中一个方案是:从天津取水,由黄旗海—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走河西走廊,经疏勒河自行流入罗布泊。此路经中最高海拔约为h1=1200m,从罗布泊到下游的艾丁湖,又有近h2=1000m 的落差。此方案是否可行,涉及到环境、能源、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下面我们仅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这个方案。取g=10N/kg,水的密度ρ=1.0×103kg/m3。
(1)若通过管道提升海水,电能效率η=60%,将1t海水提升到海拔1200m处,需要电能E1至少为多少?
(2)若每年调4×109m3海水入疆,即使把从罗布泊到下游的艾丁湖落差发的电全部用来提升海水,也还需要额外提供电能;
①若利用水的落差发电,发电效率也为η=60%,将1t海水输送到艾丁湖,额外需要电能为多少?
②已知三峡水电站年平均流量Q=5.0×1011m3,水库水面与发电机的水轮机所在位置的平均高度差h=100m,发电站的发电效率η=60%。若“引渤入疆”工程额外需要的电能可以从三峡水电站输送,求在一年中“引渤入疆”工程额外需要的电能占三峡电站发电量的比例。
3、小明用燃气灶把质量为2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完全燃烧了0.02m3天然气,则该燃气灶烧水时的效率是多少?(c水=4.2×103J(kg ℃),q气=8.4×107J/m3)
4、小明家新安装了一台水箱能容纳500kg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加满水后,经过4h阳光照射,水温由原来的20℃升高到了40℃.[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焦炭的热值q=3.0×107J/kg]
(1)求在这4h内水吸收的热量?
(2)若这些热量由效率为20%的火炉燃烧焦炭来提供,则需燃烧多少千克的焦炭?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A.天然气在短时间内无法再生,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不符合题意;
B.石油在短时间内无法再生,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不符合题意;
C.风能可以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是可再生能源,故C符合题意;
D.因核燃料是一种矿物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详解】
A.能量守恒定律规定,能量既不可能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一切能量都是守恒的,发电技术没有突破了能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可能凭空产生,如果没有能量补充,装置不可能凭空产生能量,装置没有能量,最终会停下,故B正确;
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没有能量补充,装置就不能转动了,故C错误;
D.不靠任何能量补充,1度电的能量不可能会凭空增加,1度电不可变为10度电的装置,故D错误。
故选B。
3、D
【详解】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故A错误;
B.水力发电是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
C.柳絮飘飘是机械运动,故C错误;
D.手机充电时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故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A.电池充电,相当于用电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暖瓶塞被热气冲开,热气对暖瓶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电动机工作,磁场对通电导体做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摩擦生电,摩擦做功产生电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D
【详解】
A.太阳能、地热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是可再生能源,核能使用后短时间内不能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原子弹是根据可以控制的核裂变工作的,故B错误;
C.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会造成大气污染,因此应该控制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不能禁止,故C错误;
D.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具有不可逆性,并不是所有的能量都可以被利用,所以我们需要节约能源,故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
A.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温度无关,则加热过程中水的比热容不变,故A错误;
B.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质量多少、是否燃烧、是否完全燃烧都没有关系,故B错误;
C.壶内的水在温度升高时,水分子运动加剧,水的内能增大,故C正确;
D.燃气灶炒菜,是将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
A.垃圾集中丢弃不分类,既造成环境污染,又造成能源浪费。故A错误;
B.三插头改成两插插头使用,虽然不影响用电器的正常使用,但可能造成人体触电。故B错误;
C.倡导海绵城市,有利于缓解城市发展压力,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故C正确;
D.矿泉水喝两口就随意丢弃,既造成环境污染,又造成能源浪费。故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
A.太阳能电池板在工作时,消耗了太阳能,产生了电能,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并不能直接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故A错误;
B.蓄电池为汽车提供动力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然后电能再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故B错误;
C.由于在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存在能量的散失,所以太阳能汽车不能将接收到的太阳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
D.太阳能汽车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故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
当电流通过电动机时,电流做功,消耗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钻头冲击墙壁,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由此分析可知,在该过程中存在电能、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
故选D。
10、B
【详解】
A.电风扇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有很少一部分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风力发电,即消耗风能,产生电能,所以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水沸腾时将壶盖顶起,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其自身的内能减小,即消耗了内能,产生了机械能,故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用砂轮磨刀时,克服摩擦做功,刀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引 能量守恒
【详解】
[1]铁棍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使得分子间距离难以变大。
[2]永动机不能永动是因为自然界中都要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运转过程由于摩擦使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的能量不断减小,直到变为零,使机械停下来。
2、用电器 电 化学 导体 电荷分布 较厚的绝缘材料把手指与导电薄膜之间隔离,无法形成有效电容 把该手套指尖部分的材料换为导体
【详解】
(1)[1][2][3]给手机充电时,手机消耗电能,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手机电池里面。
(2)[4]由短文内容可知,当手指触碰到触摸屏时,手指和导电薄膜就会形成一个电容,将人体上的电荷传递到触摸屏上,所以该薄膜材料是导体。
[5]由题意可知,通过触摸屏周边分布的电极检测电荷分布的变化,就可以计算触摸点的位置,进而感知手指在屏上的运动轨迹。
(4)[6]结合短文内容可知,戴上厚厚的绝缘材料做成的保暖手套时,较厚的绝缘材料把手指与导电薄膜之间隔离,无法形成有效电容,所以就不能正常操作触摸屏了。
[7]要制作一副保暖触摸屏手套,则手指与导电薄膜之间必须是导电的材料,所以应把该手套指尖部分的材料换为导体。
3、扩散 热传递 方向
【详解】
[1]因分子在不停地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在客厅就闻到厨房里粽子的香味,属于扩散现象。
[2]粽子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则蒸粽子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内能的。
[3]电能可以使电灯发光,同时产生内能散失在空气中,但这些内能却无法自动转化为电能,该现象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
4、机械能(或风能) 电
【详解】
[1]风力发电时的能量转化是 “小风扇”将机械能(或风能)转化为电能。
[2]照明灯工作时,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5、重力、摩擦力 电 机械
【详解】
[1]小轮从高到低滚动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小轮也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重力对小轮做功;同时小轮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也对小轮做了功。
[2]关掉电源后,小轮逐渐停下来,是因为小轮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小轮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逐渐减小。
[3]当通电时小轮能运动到相同高度,说明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即在小轮正常运行时电能转化为小轮的机械能。
6、先减小后增大 机械 内
【详解】
[1]小娟在荡秋千的过程中质量不变,到达最高点时,高度最高,速度为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小娟在最低点,速度最大,高度最小,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整个过程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2][3]小娟荡起的高度越来越低,最后后停下来,即动能变小,同时重力势能也变小,故机械能变小;由于秋千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即减小的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
三、计算题
1、 (1)地面应用时有间歇性,在晚上或阴雨天不能或很少发电或者目前成本相对较高;(2)2504W;(3)
【详解】
(1)太阳能发电的缺点有:地面应用时有间歇性,在晚上或阴雨天不能或很少发电;目前成本相对较高。
(2)由可得R1和R2的阻值分别为
由题意可知,闭合所有开关后,R1 R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R1每分钟放出2.4×104J的热量,由可得R1消耗的实际功率
则R2的实际功率
(3)已知垂直于太阳光的1m2面积上每1秒接收的太阳能为500J,则太阳光与水平面夹角为60°时,面积为4m2的太阳能电池板竖直放置在1分钟内接收到的太阳能
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20%,则通过该太阳能电池板获得的电能
答:(2)R2的实际功率是2504W;
(3)1分钟内通过该太阳能电池板获得的电能是。
2、 (1) 2×107J;(2)1.4×107J,18.7%
【分析】
能量是守恒的,只是形式的转换,解题时考虑能量转换的占比问题;利用公式E=mgh得到水的重力势能,通过能量的利用得到需要消耗的电能。
【详解】
(1)将一吨海水提升到海波1200m,重力势能增加
由于电能的利用率为60%,所以需要耗电
(2)①利用1000m落差,根据能量的利用率可知1t水可以发电
将1t海水输送到艾丁湖,需要额外耗电
②1t海水的体积为1m3,则每年从渤海湾调4×109m3海水入疆需要额外用电
已知年平均流量
Q=V=5.0×1011m3
由以及可得这些水的重力
已知平均高度差h=100m,则水的重力做功
已知发电站的发电效率为60%,可得,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
“引渤入疆”工程额外需要的电能占三峡电站发电量的比例为
答:(1)若通过管道提升海水,电能效率η=60%,将1t海水提升到海拔1200m处,需要电能E1至少为2×107J;
(2)①若利用水的落差发电,发电效率也为η=60%,将1t海水输送到艾丁湖,额外需要电能为1.4×107J;
②在一年中“引渤入疆”工程额外需要的电能占三峡电站发电量的比例18.7%。
3、40%
【解析】
【分析】
先由计算水吸收的热量,然后由计算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最后由计算燃气灶烧水时的效率。
【详解】
由知道,水吸收的热量是:
由知道,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由知道,燃气灶的效率是: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 、和效率公式的掌握和运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目。
4、(1)4.2×l07J; (2)7kg
【分析】
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 求出水吸收的热量;热效率指被加热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燃料完成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结合 ,从而可以计算出燃烧焦炭的质量.
【详解】
(1)由题可知,4h阳光照射,使500kg的水从20℃升高到了40℃,
则水吸收的热量: ,
(2)根据公式和可得,需要焦炭的质量: .
答:4.2×l07J; 7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