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章节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48分)
一、单选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1、光纤网络已经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光纤的主要用途是( )
A.输电 B.通信 C.导热 D.照明
2、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高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B.温度、光照、杂质等外界因素对半导体的导电性能有很大影响
C.铁钉、钢针、铝板都能被磁体吸引
D.光导纤维是用金属铜制成的
3、前有贝多芬利用骨传导创作出不朽的乐章,后有骨传导耳机面世,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清晰的声音还原同时解决了入耳式的不适感。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在传播
B.骨传导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C.无线骨传导耳机是利用超声波来接收信息
D.通过调节骨传导耳机的音量可以改变听到声音的响度
4、今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升空,与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完成。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半年之久的太空驻留。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可以直接对话,但是出舱活动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这是因为(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D.空间站外是真空,不能传声
5、下列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和电磁波传播时都不需要介质
B.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C.弹奏吉他上不同粗细的琴弦,是为了改变其发出声音的音调
D.手机和固定电话都能接收电磁波,也都能发射电磁波
6、2020年6月23日,我国成功发射了最后一颗“北斗”全球组网卫星,它们能为全球提供导航、定位等服务。北斗全球组网卫星导航系统依靠___________与地面传递信息。( )
A.红外线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
7、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与返回器分离,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升空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B.火箭升空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控制中心是通过电磁波来控制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
D.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是通过超声波来控制返回器的
8、下列厨房用品的工作原理与物理知识相对应的是( )
A.电冰箱—液态制冷剂升华吸热
B.油烟机—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C.微波炉—次声波能够加热食品
D.电热水器—电流的磁效应
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夜间月球光亮,月球也是光源 B.光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C.光始终是沿直线方向传播 D.光不仅能传播能量,还可以传递信息
10、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可以用来传递信息
B.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
C.摄像机拍得的物体图象,直接通过发射天线发射传播信息
D.声、光和电磁波中,只有电磁波能传递信息
11、中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多个“首次”,其与地面的联系需要借助于( )
A.超声波 B.红外线 C.电磁波 D.次声波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B.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在空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作为载波,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越少
D.通过技术改进,热机效率可达100%
第Ⅱ卷(非选择题 52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图片中“玉兔二号”和“嫦娥四号”在太阳光下由于______形成的影子非常清晰;不久将来中国宇航员将实现首次登月,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两名宇航员可以用______选填“大声讲话”、“大喇叭”或“无线电”进行交流。
2、2019年4月2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载着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顺利升空。“北斗”卫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通信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等服务,该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______ 。
3、在新冠病毒肆意地侵害人类的时候,各单位、住户除了用“84”消毒液喷洒和过氧乙酸熏蒸预防外,还常用______(选填“红外”或“紫外”)线灯来灭菌.另外,个别科研部门在与新冠的斗争中研制出了多种快速(不超0.5s)测量体温的仪器,它们是利用______(选填“红外”或“紫外”)线测温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为______km/s。
4、2020年6月23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完成,该导航系统依靠______ 传递信息,卫星里集成电路中的二极管和三极管,是用______(选填“半导体”或“超导”)材料制成的。
5、2021年2月10日,我国首次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进入环火轨道。探测器上的太阳帆板主要是用___________(选填“半导体”或“超导”)材料制成的。如图是探测器发回首幅火星图像,该图像信号是利用___________(选填“电磁”或“超声”)波来传递的。
三、计算题(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无线电波中的短波的波长范围为50~100 m,试求短波段所对应的频率范围.
2、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有一套节目的频率是909千赫,求它的波长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光导纤维是很细的玻璃丝,通常数条光纤并成束在敷上保护层,制成光缆,用来传达电视、电话和网络信号,其主要用途是通信,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航空器需要质量小,强度高,根据,在体积一定时,要减小其质量,就要减小材料的密度,即应选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故A错误;
B.有的半导体,在受热后电阻迅速减小;反之,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迅速增大,利用这种半导体可以做成体积很小的热敏电阻;有些半导体,在光照下电阻大大减小,如光敏电阻;没有光照时,光敏电阻就像绝缘体不易导电,有光照时,光敏电阻就像导体空易导电;我们常见的LED灯就是在半导体材料中掺入极其微量的杂质使它的导电性能增加,温度、光照、杂质等外界因素对半导体的导电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故B正确;
C.磁铁能吸引铁、钴、镍,不能吸引铝,也不能吸引没有被磁化的钢针,故C错误;
D.光导纤维是用玻璃制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3、C
【解析】
【详解】
A.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在传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骨骼为固体、故骨传导可以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无线骨传导耳机是利用电磁波来接收信息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调节音调可以改变声音的大小,即改变听到声音的响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解析】
【详解】
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可直接对话,但在空间站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是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超声波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传播时不需要介质,故A错误;
B.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B错误;
C.弹奏吉他上不同粗细的琴弦,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改变其发出声音的音调,故C正确;
D.手持既能接收电磁波,又能发射电磁波,固定电话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故D错误。
故选C。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为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北斗全球组网卫星导航系统是通过电磁波将信息传回地面的。
故选D。
7、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火箭升空过程中,速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故机械能变大,故A错误;
B.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的内能转化机械能,故B错误;
C.控制中心是通过电磁波来控制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故C正确;
D.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是通过电磁波来控制返回器的,超声波并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C。
8、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电冰箱中的液态制冷剂是通过汽化来吸收热量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油烟机能将油烟抽走,是因为油烟机内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而油烟机外空气流速不变,压强较大,于是把油烟压进油烟机内,故B符合题意;
C.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中的微波来加热食品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电热水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解析】
【详解】
A.月球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光能在真空中传播,也能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故B错误;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进入不同的介质或介质不均匀时,光可能不沿直线传播,故C错误;
D.电磁波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光是电磁波,所以光不仅可以传播能量,还可以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D。
10、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电磁波可以携带信息,并且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讯都可以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A正确;
B.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中,只有固定电话是利用电流传递信息的,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中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B错误;
C.摄像机拍得的物体图象,不能直接通过发射天线发射电磁波来传播信息,只有先转换成电信号,加载在高频振荡电流上上才能通过发射天线发射电磁波来传播信息,故C错误;
D.声、光和电磁波中,声、光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A。
1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D.太空中存在真空,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用超声波和次声波不能与地面联系,AD错误,故AD不符合题意;
B.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制成热谱仪和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B错误,故B不符合题意;
C.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传递信息和能量,故其与地面的联系需要借助电磁波,C正确,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2、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
B.尘粒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小物体,尘粒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作为载波,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越多,所以在相同时间内,光线通讯比微波通信的信息量大得多,故C错误;
D.无论科技如何发展,热机的效率可以提高,总存在摩擦、要做额外功,效率一定不会达到100%,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 光的直线传播 无线电
【解析】
【详解】
[1]图片中“玉兔二号”和“嫦娥四号”在太阳光下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所以两名宇航员可以用无线电交流。
2、电磁波
【解析】
【详解】
卫星和地面的联系靠电磁波,将图片和声音等信号调制到电磁波上,把电磁波当成载体发射回地面,所以系统传递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波。
3、 紫外 红外 相同
【解析】
【详解】
[1]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因此人们制成紫外线灯来消毒。
[2]人体能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红外线体温计可以接收红外线,测量体温。
[3][4]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电磁波,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都是。
4、 电磁波 半导体
【解析】
【详解】
[1]电磁波能传递信息,且电磁波的传递不需要介质,太空中是真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就是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2]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集成电路中的二极管和三极管就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5、 半导体 电磁
【解析】
【详解】
[1]太阳帆板是一种收集太阳能的装置,有很多电子元件,这些元件主要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探测器是利用电磁波传回首幅火星图像的。
三、计算题
1、3000~6000 kHz.
【解析】
由 得
则得:;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要知道所有电磁波在真空的波速都是c=3×108m/s,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公式为 .
2、330m
【解析】
由公式得
故答案为330m
【点睛】电磁波的波速c=3×108m/s,由波速公式:波速=波长×频率()变形就可求得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