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 课件(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 课件(共4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09 15:0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第十章 机械与人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1、什么叫杠杆?
3、杠杆可分为几类?
温故知新
2、杠杆的平衡条件?
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叫做滑轮。
生活中的滑轮
学生实验:采用一根绳和一个滑轮将货物提升到高处,你有什么方法?
用钩码替代重物来模拟。
动手试试

尝试采用绳,一个滑轮,铁架台将勾码提到高处,你有什么方法?
细线
滑轮
钩码
铁架台

方案一
方案二
实物图
思考
这两种方案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
共同点 区别
都使物体向上运动
定滑轮
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动滑轮
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滑轮的分类
探究动滑轮与定滑轮的特点
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使用定滑轮提升物体时,用力大小、方向与物重的关系;绳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距离的关系。
探究1:定滑轮的特点与性质
使用定滑轮提升物体 (匀速)
物重G 拉力F 物体上升距离h (cm) 绳端(拉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
(cm)
大小 方向 1N
2N
3N
实验结论: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定滑轮
F拉=G物
S=h
绳子端移
动的距离
物体上升的距离
F
F
F
G
O
L2
L1
L1
L2
=
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
F = G
1、定滑轮:
实验目的:研究使用动滑轮竖直向上提升物体时,用力大小、移动距离与物重、物体上升之间的关系。
探究2:动滑轮的特点与性质
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匀速)(动滑轮重1N)
物重 拉力F 物体上升距离h (cm) 绳端(拉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
(cm)
大小 方向 2N
4N
6N
实验结论: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费一倍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O
·
L1
L2
L1 =2L2
动滑轮的实质
是一个 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使用动滑轮省一半的力
O
G
F
L2 = R
L1 = 2R
动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动力臂二倍于阻力臂的省力杠杆。因此拉力与物重的关系是: F= (G物+G动)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有 F×2R=(G物+G动)R
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则有
小结
1、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__,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__,是等臂杠杆,不费距离。
2、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__ 但不能改变施力的__,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要费物体升高高度一倍的距离。
省力
方向

方向
滑轮: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4、图1中A是____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__(选填“上”、“下”)。如果用26牛的拉力,匀速提起50牛的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 A重 牛。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___米。 


2
4
16
6、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装置,A重100N,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N(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要使A向右匀速滑动,拉力F甲= N,
F乙= N   
40
20
不能省力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可以省力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定滑轮
动滑轮
如何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定滑轮虽然能改变力的方向,使我们工作方便,但不能省力;  
  于是人们就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把它们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这样就组成了滑轮组.
  而动滑轮虽然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时经常感觉不便.
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绕成滑轮组有几种绕法
G
通过实验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研究使用滑轮组将物体竖直向上提升过程中,用力大小、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移动距离与物重、物体上升距离之间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弹簧测力计测量物重,动滑轮重和力的大小
尺子测量力移动的距离和物体移动的距离
一条规律:若给定n,画滑轮组绕绳方法
当股数n为奇数时,绳子的一端从动滑轮开始连;
当股数n为偶数时,绳子的一端从定滑轮开始连
奇动、偶定
从里 向外
如下图所示,用四个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重力相同的物体,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其中用力最小的是( )
A.F1 B.F2 C.F3 D.F4
B
例题反馈:
中考连接
(09山东淄博)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A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如果不计滑轮重和摩擦,物体A的重力为 N。
5.4
16.2
中考连接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摩擦和滑轮重,所施加的拉力F=_______N,绳子移动的距离S = ___ m
300
6
滑轮
1.定滑轮:
(1)使用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2)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2.动滑轮:
(1)使用特点: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要多移动一倍距离.
(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3.滑轮组
(1)使用优点: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既省力又省距离.
(2)公式:F=G总/n=(G物+G动滑轮)/n (不计滑轮摩擦)
s=nh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