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计算题专练(教案+课件+学案,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计算题专练(教案+课件+学案,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新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3-29 08:58:05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专题六
第1课时综合能力题
阅读理解题 中考物理“阅读理解题”,也叫做“信息给予题”,是近
几年各地中考试卷中频繁出现的新题型.它是声、光、电、力、
热等知识拓展和延伸.通过阅读、理解、思考和分析从中筛选
出有关的信息,然后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第一步:阅读信息.通过阅读,了解信息的主要内容,理解材料涉及的物理知识.第二步:发挥联想.将背景中的信息,转化为熟悉的物理现象、物理知识,排除与问题无关的干扰信息.第三步:提炼信息.结合问题,提炼出信息中的解题信息.
第四步:解决问题.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抓住关键词语,准确的利用物理知识解题.【例1】(2011年广东)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能利用太阳能把水从低温加热到高温,以
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它具有安全、节能、环保等优点.
如图6-1-1所示,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
部分是由许多根玻璃吸热管组成的集热器,每根玻璃吸热管由
双层玻璃管组成,双层玻璃管之间是真空.如图6-1-2所示
是玻璃吸热管的工作原理图,它的结构与保温瓶的玻璃内胆相
似,只是在玻璃吸热管的内表面涂了一层黑色的吸热材料;另
一部分是保温储水箱,保温储水箱下部与玻璃吸热管相通.图6-1-1图6-1-2 玻璃吸热管工作原理如图6-1-2所示:当太阳光入射到
黑色的吸热层上时,黑色吸热层能把太阳能更有效地转化为热
能,将管内的水加热.向光一侧的水被加热后体积增大、密度
变小而向上运动;背光一侧的水由于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向
下运动,形成冷热水循环,最终整箱水都升高至一定的温度.
玻璃吸热管具有吸热保温作用.请回答以下问题:(1)玻璃吸热管内向光一侧的水吸热后体积增大、密度变小,所受到的浮力________重力. (2)能否将黑色的吸热材料涂在玻璃吸热管的外表面上?简单
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质量为 100 kg 的初温为 20 ℃的水加热到 60 ℃,求这些
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是 4.2×103 J/(kg·℃)]
(4)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器的面积为 S=2 m2,热效率为
η =40%(即热水器能将照射到玻璃吸热管上的太阳能的 40%转
化为水的热能),该地点太阳能辐射到地面的平均功率为P=1.4×
103W/m2(即平均每平方米每秒钟太阳辐射能为 1.4×103 J).在第
(3)小题中水吸收的热量由该热水器提供,求需要加热多少小时? 思维点拨:要善于从题目和图像中获取、提炼出有用的信
息,利用该信息去解题.从该题我们可以获得黑色吸热层的作
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器的热效率和太阳能辐射的平均功率等,
有利于我们解决问题.我的答案:(1)大于(2)不能;因为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集热管中又有真空层,不利于将热量传递给管内的水.【例2】(2010年宿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无砟(zhǎ)轨道的高速列车 无砟轨道(如图甲)的路基不用碎石,铁轨和轨枕直接铺在
混凝土上.这可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等.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将
建成投入运营,标志着我省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高速列车在
无砟轨道上运行时如子弹头般穿梭而过,时速可达350千米(如
图乙).传统铁路的钢轨是固定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
路砟(如图丙).图6-1-3 (1)列车设计为子弹头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列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列车的动力_______(填“>”、
“<”或“=”)阻力.快到站点时,列车鸣笛声是通过________
传入人耳的.(3)传统的铁路轨道路砟和枕木的作用是________
①增大受力面,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③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②可以减少噪声和列车振动
④可以吸热、增加透水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沪宁两地高速铁路线长是 297 km,若列车从南京到上海
用时 54 min,则它行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km/h.
(5)乘客在站台边候车时,为什么站在离轨道一定距离的地
方才能确保人身安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1)减小阻力(2)=空气(3)B (4)330 (5)高速列车驶过时,列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人外侧的大气压会把人推向列车 思维点拨:从题目中获取无砟轨道的高速列车与普通路砟
轨道列车的不同,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第2课时生活情景题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标基本理念
之一.这几年的试卷都注重能力,基本摒弃了纯粹考查记忆性
知识的试题,更多的是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
实、生动、具体的情景下进行考查,而且往往是将多个知识点
融合在一起,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此
类题难度不大,但是情景性强,涉及面广.通过一定的物理情
景落实了对物理思维能力和建构物理模型能力的考查.1.审题意:弄清题中叙述的已知条件、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过程. 2.抓本质:找准原理与规律.要寻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及
与之相关的物理原理和规律,然后组织好语言把这些词镶嵌到
答案中. 3.作答案:将说理过程分清层次,简要作答.语言一定要
规范、准确,要尽量用物理的书面语言.必要时可以采用公式、
图表等方法,把自己的方案讲清楚.应注意:要根据物理知识
解答问题,不要凭借“想当然”和应用生活上的语言来代替物
理的语言,“关键词”一般是物理术语. 【例1】夏天,小明到小丽家去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饮
料倒入纸杯里请小明喝.不一会,小明发现纸杯壁上有一些小
水珠.(1) 纸杯壁上出现小水珠的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_____.(2)请简单解释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3)下面事例与(1)中属同种现象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B.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冒“白气”
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D.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 思维点拨:冷的杯壁上出现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
成的小水珠,不是空气液化形成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
利用物理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我的答案:(1)液化(2)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纸杯壁放热液化成小水珠(3)BD 【例2】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响里传出的交响乐,
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通电
了,交响乐又响起来.小吴从挂在墙上的镜子里发现音箱前面
的烛焰在摇曳,仔细观察还发现当音箱音量突然变大时,烛焰
摇曳得更明显. (1)烛焰没有受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
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________
的影响所致.(2) 他在镜子中看见的蜡烛是通过______________ 后形成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3)当蜡烛越靠近音箱时,蜡烛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上述现象中,除与响度知识有关外,相关的声的知识还有(写出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1)声波(或交响乐音,或音箱、音响)(2)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或镜面反射)虚 (3)不变
(4)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或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思维点拨:题目中给出了以下几个情景:交响乐响起来,
从镜子里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摇曳;音箱音量突然增大,烛焰
摇曳得更明显.认真分析情景,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就容易找
出问题的答案.第3课时开放探究题 1.开放性试题是指题设条件开放、结论开放、解题方法多
样化、答案不确定的一类题型,试题重视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
综合能力. 2.综合能力题中的探究题与实验题不太一样.探究的内容
有来源于课本的探究实验,也有来源于生活中的碰到的物理现
象.它是利用探究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考查探究实验的数
据处理、总结结论、评估与反思的能力;并考查学生把探究到
的物理规律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 1.解答开放性试题时,首先要注意审题,找出关键有用的
信息,找出问题的突破口,然后把实际问题与物理规律联系在
一起.解题要注重联系实际,并能用科学、简洁的物理语言表
述.2.解答科学探究试题一定要体现控制变量法. 【例1】(2010年广东)如图 6-3-1所示实验器材,请利
用其中一种或多种器材,分别完成一个指定实验和另外设计
一个力学实验.根据示例的要求,将表格中的空白填写完整.图6-3-1 思维点拨:解决此类问题,首先应确定实验内容,然后根
据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器材,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
论.我的答案: 【例2】(2011年广州)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胡
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胡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 6-3-2 所
示;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 A、B 两段.A、B 哪段
重些呢?甲、乙、丙三个同学提出各自的猜想:
甲: A 较重;乙: B 较重;丙: A、B 一样重.图6-3-2(1)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判断 A、B 的轻重.
所用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研究类似 A、B 轻重的问题,某同学在一根有
等间距刻度的均匀杠杆两侧挂上每个质量都相等的钩码进行实
验.杠杆静止于水平状态的三次实验情境如图 6-3-3 所示.图6-3-3①根据图 6-3-3 的实验,可以判断___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根据图 6-3-3 的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只要满足“阻
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
离”,杠杆就能平衡.
a.这个结论是否正确?b.用图 6-3-4 所示的装置,怎样通过实验来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图6-3-4 思维点拨:判断 A、B 的轻重的设计实验要简单、易操作;
判断哪个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要结合实验结果来分析,不能
凭感觉;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不一定等于力臂长度是实验的突
破口.我的答案:(1)天平将天平调节平衡,把 A、B 两段萝卜天平的指针向哪边偏转,则哪段分别放入天平的左右两盘中
萝卜更重(2)①甲②a.不正确 b.1.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右(或斜向左)拉,保持杠杆水平平
衡.
2.读出动力:测力计的示数 F1;量出动力作用点到支点
的距离 l1.
3.用测力计测出三个钩码的重力即阻力大小 F2,量出阻
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l2.
4.计算 F1×l1 的值与 F2×l2 的值,再进行比较,可以得出
上述结论不正确.专题五 计算题
第1课时 力学计算题
                   
一、密度
1.每节油罐车的容积为50 m3,从油罐中取出20 cm3的油,质量为17 g,则一满罐的油的质量是多少吨?
二、速度
2.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路程为296 km,一辆小车以74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了一半路程后,又以10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完后一半路程.求:
(1)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2)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三、压强
3.如图X5-1-1所示,水平桌面的正中央放着一个圆形鱼缸,重为30 N,其底面积为1 200 cm2 .鱼缸内装有0.2 m深的水,水的质量是27 kg,g取10 N/kg,计算:
(1)鱼缸内所装水的重力;
(2)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3)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图X5-1-1
4.(2012年兰州)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研制潜水器,现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0年7月下水的“蛟龙号”深海潜水器,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其设计的下潜深度达7 000 m.2011年7月已完成5 000 m级深海潜海和科学探测.若“蛟龙号”潜水器下潜至5 000 m,求:
(1)它受到海水的压强大约是多少?(ρ海水=1.03×103 kg/m3,取g=10 N/kg)
(2)若观察窗的面积为300 cm2,则海水对观察窗的压力大约是多少?
四、浮力
5.(2011年郴州)有一木板漂浮在水面上,已知木板重1 800 N,体积为0.3 m3.g取10 N/kg,求:
(1)木板的密度;
(2)木板所受的浮力;
(3)有一个人重700 N,通过计算说明他能否安全地躺在木板上?
6.(2011年兰州)在水中放入质量为3 kg的木块,木块静止时有的体积浸入水中.求:
(1)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浮力.
(2)木块的体积.
五、机械效率
7.如图X5-1-2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240 N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150 N,物体在5 s内匀速上升1 m.求:
(1)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的功率.
图X5-1-2
8.(2012年广东)如图X5-1-3所示,小王站在高3 m、长6 m的斜面上,将重200 N的木箱A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上顶端,拉力大小恒为120 N,所花的时间是10 s.求:
(1)木箱A沿斜面方向的运动速度.
(2)小王对木箱A做功的功率.
(3)斜面的机械效率.
图X5-1-3
六、功、功率
9.图X5-1-4所示的是某品牌小汽车,下表列出了有关它的部分数据:
小汽车质量700 kg
小汽车额定功率60 kW
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500 cm2
100 km耗油量10 L
汽油的密度0.71×103 kg/m3
汽油价格5.0元/L
求:(1)该小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若该小汽车行驶100 km,则需耗油多少千克?
(3)假若该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额定功率匀速直线行驶,速度为20 m/s.请计算该车10 min内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小汽车受到的阻力.(g取10 N/kg,1 L=10-3 m3)
图X5-1-4
第2课时 电学计算题
                   
一、欧姆定律
1.(2012年福州)如图X5-2-1所示,小灯泡L标有“6 V 0.3 A”的字样,R=30 Ω,闭合开关S,小灯泡L正常发光,则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
图X5-2-1
2.如图X5-2-2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在甲图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4 V,电流表示数为0.4 A;乙图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6 V.求:
(1)R1、R2的阻值;
(2)乙图中电流表示数.
图X5-2-2
3.如图X5-2-3所示,R1=10 Ω,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U2=2.4 V,电流表的示数I=0.4 A.求:
图X5-2-3
(1)电压表的示数U1.
(2)电阻R2的阻值.
以下是小谢同学的解答过程:
解:因为R1、R2并联,所以U1=U2=2.4 V
I1===0.24 A
I2=I-I1=0.4 A-0.24 A=0.16 A
R2===15 Ω
小谢同学的错误根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解答是:
二、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
4.(2012年益阳)学校公共卫生间的路灯连接如图X5-2-4所示,已知每个灯泡的规格为“220 V 100 W”.不考虑灯泡电阻受温度的影响,求:
(1)其中一个灯泡的电阻;
(2)电路的电压正常时,每个灯泡的实际功率.
图X5-2-4
5.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 V,某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时的功率P1是2.2 kW,送风状态时的功率P2是0.22 kW,它们是交替运行的,现测得此空调器在某时段内的电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X5-2-5所示.
(1)空调器在前5 min内处于什么状态?此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2)在1 h内,空调器将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度?
图X5-2-5
6.小明家中有一个具有保温功能的电饭锅,从它的说明书上收集到如下表中的数据,电饭锅的电路原理图如图X5-2-6所示.请问:
额定电压
220 V
频  率
50 Hz
加热功率
880 W
保温功率
40 W
最大容积
3 L
    图X5-2-6
(1)当开关S断开时,该电饭锅是处于保温状态还是加热状态?
(2)该电饭锅正常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
(3)电路中电阻R1、R2的阻值各是多大?
(4)若在傍晚用电高峰期,电路中的实际电压只有200 V,则此时该电饭锅在加热状态的实际功率是多大?(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7.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学生的膳食结构越来越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妈妈为了改善小红的早餐营养,买了一台全自动豆浆机,豆浆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和铭牌如下:
图X5-2-7
××全自动豆浆机
型号
JK-16B
加热功率
800 W
额定电压
220 V
电动机功率
150 W
额定频率
50 Hz
额定容量
1.1 L
(1)计算豆浆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流.
(2)豆浆机做一次豆浆,若电动机累计工作3分钟,电阻丝累计加热12分钟,则总共消耗多少电能?
第3课时 热学、电热和电力综合计算题
                   
一、热量计算
1.某浴池用的是地下温泉水,浴池中水的体积是40 m3,初温是85 ℃,当温度降到45 ℃时可供洗浴使用.温泉水的密度约为1.0×103 kg/m3,温泉水的比热容约为4.2×103 J/(kg·℃),煤的热值是3.0×107 J/kg.求:
(1)浴池中温泉水的质量是多少?
(2)当浴池中的温泉水从85 ℃降到45 ℃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温泉水放出的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煤?
2.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常见的利用太阳能的装置.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在晴天能接收到的太阳能平均辐射强度(用R表示)为R=300 J/(m2·s),它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一秒内接收到的太阳能为300 J.该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接收阳光照射时的有效面积是2 m2,贮水箱中盛有0.1 m3的水.求:
(1)贮水箱中水的质量.
(2)若在阳光下照射70 min,所接收到的太阳能全部用来加热水,贮水箱中的水温可升高多少度.[ρ水=1.0×103 kg/m3,c水=4.2×103J/(kg·℃)]
二、热机效率
3.某快艇使用的汽油热值约为4.6×107 J/kg,密度约为0.7×103 kg/m3,油箱容积50 L,它在水中匀速航行时所受的阻力f=1 400 N,试求:
(1)如果把油箱装满,则汽油的质量是多少?
(2)若快艇匀速行驶46 km,则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3)若快艇匀速行驶46 km耗油8 L,则发动机的效率为多少?
三、电力综合
4.(2011年河源)如图X5-3-1所示,是一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已知重物质量m=50 kg,电源电压U=110 V保持不变,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4 Ω,不计各处摩擦,当电动机以某一速度匀速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的电流I=5 A.(g=10 N/kg)求:
(1)电源的输出功率;
(2)电动机线圈电阻R的发热功率;
(3)试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角度,求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
图X5-3-1
5.使用太阳能汽车是开发新能源的途径之一.有一款太阳能汽车如图X5-3-2所示,太阳光照射到该车电池板上的总功率为8×103 W时,电池产生的电压是120 V,该电压对车上电动机提供的电流是10 A.问:
(1)此时电动机每分钟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耳?
(2)太阳能汽车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多大?
(3)使用太阳能有许多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请你写出使用太阳能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各写一点.
图X5-3-2
四、电热综合
6.(2012年湛江)廉江市汇立电器厂生产某型号不锈钢电水壶如图X5-3-3所示,它的铭牌信息如下表所示.电水壶装满初温为20 ℃的水,在额定电压下将水烧至100 ℃用了7 min.[水的比热容c水=4.2×103 J/(kg·℃)]求:
图X5-3-3
  
额定电压
220 V
额定功率
2 000 W
频率
50 Hz
容积
2 L
(1)电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多大?(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电水壶在烧水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效率是多少?
7.(2010年广东)小明学习了电功率的知识后,想利用家里的电能表(如图X5-3-4所示)和手表,测出一些家用电器的有关数据.
(1)当家里只有一台电冰箱在正常工作时,他测出电能表1分钟转了3圈,求电冰箱在这段时间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耳?
(2)当电冰箱和电热水壶同时工作时,他测出电能表1分钟转33圈,求此时电热水壶的电功率是多少瓦?
(3)如果用此电热水壶把1 kg的水由20 ℃加热至沸腾需要的时间是多少秒?[不考虑热量的损失,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图X5-3-4
专题五 计算题
第1课时 力学计算题
1.解:油的密度为
ρ===0.85 g/cm3=0.85×103 kg/m3
则一满罐的油的质量为
m2=ρV2=0.85×103 kg/m3×50 m3=42.5 t.
2.解:(1)t=t1+t2=+
=+
=2 h+1.48 h=3.48 h.
(2)v===85.05 km/h.
3.解:(1)G=mg=27 kg×10 N/kg=270 N.
(2)p液=ρgh
=1.0×103 kg/m3×10 N/kg×0.2 m
=2×103 Pa.
(3)F=G+G重=270 N+30 N=300 N
p===2 500 Pa.
4.解:(1)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ρ海水gh
=1.03×103×10×5 000 Pa=5.15×107 Pa.
(2)观察窗受到的压力为
F=pS=5.15×107×300×10-4 N=1.545×106 N.
5.解:(1)m===180 kg
ρ===0.6×103 kg/m3.
(2)F浮=G=1 800 N.
(3)当木板浸没时所受浮力
F=ρ水V排g
=1.0×103 kg/m3×0.3 m3×10 N/kg
=3 000 N
木板和人共重:G=1 800 N+700 N=2 500 N他能够安全地躺在木板上.
6.解:(1)因为木块处在漂浮状态,所以:
F浮=G物=m物g=3 kg×10 N/kg=30 N.
(2)由F浮=ρ液gV排可得:
V排===0.003 m3
木块的体积V木=V排=×0.003 m3=0.005 m3.
7.解:(1)W有=Gh=240 N×1 m=240 J.
(2)W总=Fs=150 N×2 m=300 J
η=×100%=×100%=80%.
(3)P===60 W.
8.解:(1)运动速度v===0.6 m/s.
(2)小王对木箱A做的功W=Fs=120 N×6 m=720 J
做功的功率P===72 W.
(3)W总=720 J,W有=Gh=200 N×3 m=600 J
机械效率η===83.3%.
9.解:(1)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F=G=mg=700 kg×10 N/kg=7×103 N
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p===3.5×104 Pa.
(2)汽车行驶100 km的耗油量
m=ρV=0.71×103 kg/m3×10×10-3 m3=7.1 kg.
(3)牵引力所做的功
W=Pt=60×103 W×10×60 s=3.6×107 J
由于小汽车匀速行驶,所以小汽车受到的阻力
f=F===3×103 N.
第2课时 电学计算题
1.解:因为小灯泡L与电阻R并联且小灯泡L正常发光,有
UR=UL=6 V,IL=0.3 A
IR===0.2 A
I=IR+IL=0.3 A+0.2 A=0.5 A.
2.解:(1)在图甲中,两电阻串联,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I=可得
R1===10 Ω
R2====5 Ω.
(2)在乙图中,两电阻并联,电压相等,通过电阻的电流
I1===0.6 A
I2===1.2 A
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
I=I1+I2=0.6 A+1.2 A=1.8 A.
3.错误根源是:将R1和R2的连接视为并联
正确解答:因为R1和R2为串联,所以
U1=IR1=0.4 A×10 Ω=4 V
R2===6 Ω.
4.解:(1)根据P=得
R===484 Ω.
(2)由于两灯串联,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为110 V,则
P实===25 W.
5.解:(1)由图象可知:前5 min空调器的电功率为P2=0.22 kW,所以处在送风状态.
P2=0.22 kW=220 W
此时的电流I===1 A.
(2)制冷时间t1=10 min×4= h= h
送风时间t2=5 min×4= h= h
空调器1 h消耗的电能
W总=P1t1+P2t2
=2.2 kW× h+0.22 kW× h
=1.54 kW·h.
6.解:(1)开关断开时,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
(2)在加热时由P=UI得
I1===4 A.
(3)由I=可得加热时的电阻
R1===55 Ω.
在保温时,由P=UI和I=可得电路总电阻
R===1 210 Ω
因为R1与R2串联,有
R2=R-R1=1 210 Ω-55 Ω=1 155 Ω.
(4)当电路两端实际电压为U=200 V时,电饭锅的实际功率为
P2===727 W.
7.解:(1)由P=UI得I===3.64 A.
(2)由P=得W=Pt,加热时消耗的电能
W1=P1t1=800 W×12×60 s=5.76×105 J
电动机工作时消耗的电能
W2=P2t2=150 W×3×60 s=0.27×105 J
总共消耗的电能
W总=W1+W2=5.76×105 J+0.27×105 J=6.03×105 J.
第3课时 热学、电热和电力综合计算题
1.解:(1)水的质量
m=ρV=1.0×103 kg/m3×40 m3=4×104 kg.
(2)放出的热量
Q水放=cm(t1 -t2)
=4.2×103×4×104×(85-45) J
=6.72×109 J.
(3)煤放出的热量Q放=Q水放=6.72×109 J
燃烧煤的质量m===224 kg.
2.解:(1)水的质量
m=ρV=1.0×103 kg/m3×0.1 m3=100 kg.
(2)接收到的太阳能
Q=RSt=300×2×70×60 J=2.52×106 J
水温升高
Δt===6 ℃.
3.解:(1)汽油的质量
m=ρV=0.7×103 kg/m3×0.05 m3=35 kg.
(2)牵引力所做的功
W=Fs=fs=1 400 N×4.6×104 m=6.44×107 J.
(3)消耗汽油质量
m1=ρV1=0.7×103 kg/m3×0.008 m3=5.6 kg
汽油放出热量
Q放=m1q=5.6 kg×4.6×107 J/kg=2.576×108 J
发动机的效率η===25%.
4.解:(1)电源的输出功率
P输出=UI=110 V×5 A=550 W.
(2)电动机线圈电阻R的发热功率
P热=I2R=5 A×5 A×4 Ω=100 W.
(3)根据能量守恒,可知电动机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为
P有用=P输出-P热=550 W-100 W=450 W
匀速向上提升重物时,拉力为
F=G=mg=50 kg×10 N/kg=500 N
由P=Fv可得v===0.9 m/s.
5.解:(1)1分钟消耗的电能
W电=UIt=120 V×10 A×60 s=7.2×104 J.
(2)1分钟接收的太阳能
W太阳=Pt=8×103 W×60 s=4.8×105 J.
太阳能汽车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η==×100%=15%.
(3)优点:清洁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受地域限制等.
缺点:能量密度小;装置占用面积大;成本高;效率低;获取能量受四季、昼夜、阴晴条件限制等.
6.解:(1)I===9.09 A.
(2)水的质量
m=ρV=1.0×103 kg/m3×2×10-3 m3=2 kg
水吸收的热量
Q=cm(t-t0)=4.2×103×2×(100-20) J=6.72×105 J.
(3)电水壶消耗的电能
W=Pt=2 000 W×7×60 s=8.4×105 J
能量转化效率
η=×100%=×100%=80%.
7.解:(1)电冰箱消耗电能为
W冰=
=0.002 kW·h
=7.2×103 J.
(2)共消耗电能为
W==0.022 kW·h=7.92×104 J
电热水壶消耗电能为
W热=W-W冰=7.92×104 J-7.2×103 J=7.2×104 J
t=1 min=60 s
电热水壶的电功率为:P===1 200 W.
(3)水吸收热量为
Q吸=cm(t-t0)=4.2×103×1×(100-20) J=3.36×105 J
消耗的电能为W1=Q吸=3.36×105 J
时间为t===280 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