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学
音
乐
教
案
名 称:歌曲《青春舞曲》
一、教学理念: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的内在驱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的前提。本课我运用情景教学,让学生始终保持对音乐课的浓厚兴趣。通过运用激趣诱导、引导感受、体验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在“观看——聆听——演唱——表演”等一系列活动中,轻松地学习音乐、接受音乐、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力求在每个环节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导”突出音乐课的趣味性、生动性。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歌曲的情绪。并懂得青春如小鸟一般一去不复返的道理,启发学生自觉珍惜时间。
2、通过学唱和欣赏,使学生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学习维吾尔族舞蹈
的基本动作,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3、学习新疆民歌的特点节奏“XXX XX XXX XX”,能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唱歌、跳舞、演奏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花城出版社)小学音乐第8课多彩的乡音(五)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这首欢快的民歌是由有“西部歌王”之誉的著名作曲家王洛宾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从一个维吾尔族高级知识分子口中学得,并加以整理创编而成。它旋律优美流畅,节奏鲜明生动,并且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一首非常富于教育意义的民族歌曲。全曲五个乐句都是由基本相同的节奏组成的,同样的旋律重复而让人百唱不厌,只在第三乐句的旋律上稍微变化,就能给人以新鲜感。最后两小节是乐段的扩充,在稍微变化的旋律中,用新疆维吾尔族乡土味的虚词衬字渲染,又回到主旋律中去结束全曲。
2、学生分析:
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不同,不象低年级学生那样活泼好动,高年级学生有点害羞不敢回答问题和进行表演,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为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视频和音乐结合,直观、引导、善诱、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跃气氛。激励、尊重、赞赏学生主体的细微亮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进行教学活动。
四、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歌曲,学生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舞蹈动作来表现歌曲,整体提高了学生唱、跳、奏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的节奏: X. X X X X .X X. X X X X ‖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新疆小帽子、打击乐器等。
八、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律动 1、学生边听《新疆之春》,边摇自制的沙锤进教室。2、律动。3、师生问好。4、发声练习。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通过发声训练和律动来让学生达到课前热身的目的。
二、欢快的歌舞导入,吸引学生兴趣 1、欣赏一段欢快的维吾尔族歌舞来导入,吸引学生兴趣。2、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新疆。(出示有关新疆的图片。)3、介绍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师: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约814万,那里有一个很出名的地方叫葡萄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疆民歌《青春舞曲》4、播放歌曲视频,思考问题:歌曲的风格有什么特点? 通过欣赏一段欢快的歌舞来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歌曲《青春舞曲》的兴趣。通过出示有关新疆的图片,带领学生一起走进美丽的新疆。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风格,以及了解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
三、学习歌曲《青春舞曲》 1、教师范唱一遍歌曲。2、读歌词(了解歌词的含义以及找出反复记号)3、聆听旋律跟着默唱4、用“la”音进行模唱(拍手,掌握节拍)5、学唱歌词(打拍子学唱)教学难点:X.X X X X .X X.X X X X ‖(学生打节奏)跟随钢琴完整唱一遍(声音要美,速度要加快)7、跟随音乐伴奏唱一遍(欢快优美的声音)8、学习歌谱 通过学唱歌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探索与学习的能力。在本曲难点教学时,利用“拍打节奏”的方法来解决难点教学,使学生在情境中掌握学习的难点。并能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了解作者以及他的代表作 1、简介作者:王洛宾2、欣赏两首代表作:《掀起你的盖头来》《半个月亮爬上来》3、思考问题:这两首歌曲与前面的歌曲《青春舞曲》有什么异同之处。 通过了解歌曲的作者以及欣赏他的两首代表作品,让学生更进一步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五、强化练习 (一)学习舞蹈动作1、学习维吾尔族的基本动作2、跟着音乐跳舞(二)学习新疆特点节奏1、学习节奏:XXX XX XXX XX ‖2、跟着音乐敲打节奏3、男女对唱 通过学习舞蹈,让学生了解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能把动作运用到歌曲当中。学习新疆特点节奏,让学生更深一层地了解新疆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举行葡萄Party 师:一年一度的葡萄节要开始了,将会在葡萄沟隆重举行,你们想去参加吗?师:但是有个小小的要求,就是每一位同学都要表演节目。刚才我看见有好几个小伙子和小姑娘的舞蹈很不错,我想邀请他们到新疆葡萄沟的葡萄架下跳舞,好吗?(师生共同唱、跳、敲打乐器) 通过举行葡萄Party,把课堂推向高潮,让所有的同学尽情地Happy,巩固本课课程。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玩耍中,主动参与音乐,感受音乐。
七、归纳总结,交流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歌曲呢?学习到了··· 最后首尾呼应,展开讨论,不仅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八、宣布下课 1、宣布下课。2、师生再见。3、请各位同学跟着音乐跳出去。 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
九、板书 第8课 《青春舞曲》歌曲的节奏:1、 X. X X X X .X X. X X X X ‖ 2、 X X X X X X X X X X ‖
十、教学 反思 《青春舞曲》是一首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它的歌曲短小,朗朗上口,所以我选择了情景法来进行教学。为了展现新疆音乐的风格特点,我边唱边跳,带领学生走进新疆热情的氛围,并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促进整个音乐课堂的效率性。首先,导入部分是欣赏一段欢快的维吾尔族歌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介绍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播放歌曲的视频,让学生说出新疆的音乐特点,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然后,让学生理解歌词,懂得“青春一去不复返,珍惜青春时光”的人生哲理。学唱歌曲时,我利用“拍打节奏”的方法来解决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情境中掌握学习的难点,提高了他们的节奏感。最后,我们学习歌谱,处理学生的声音和情感,引导他们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尽情地演绎了歌曲的内涵。简介作者以及他的代表作品,学生分析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他们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学习舞蹈时,本来设计的是具有新疆代表性的动作,可是个别学生放不开,发挥受了限制,于是在后来的教学中调整了这一环节,我的舞蹈表演激发了学生的热情,然后他们站起来随音乐进行舞蹈,开创性的表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节课最大的亮点,通过举行葡萄Party,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玩耍中,主动参与音乐,感受音乐,特别是让学生充分感受维吾尔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放手让他们共同唱歌、跳舞、敲打乐器,把课堂推向高潮,让所有的同学尽情地Happy,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真正地爱上音乐课!
十一、专家 点评 教师基本素质好,语言表达准确,条理性比较好,板书设计规范,教学媒体操作熟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通过讲述新疆的风俗文化和音乐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都纷纷参与“美丽新疆”的活动,这样,不仅让他们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而且为学习新歌曲做好铺垫。——李老师教师专业基础扎实,备课认真,对教材理解比较透彻,教学内容安排与目标定位合理,既关注课程标准要求,也兼顾学情实际,采用多种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歌曲的“新疆特点节奏”用得好,既可以成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几个环节,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成为了本课的亮点之一。——杨老师教师上课有激情,亲切力比较好,语言生动、流畅,学生积极发言,师生的互动性很热烈,并且使用丰富多彩的图片、音乐、舞蹈、表演等来贯彻于整个教学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举行葡萄Party,师生共同唱歌,跳舞,演奏、推向了本课的高潮,从中体验到音乐的美,培养学生对新疆和祖国的热爱之情!——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