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上的家》教案
一、教材分析
《牧场上的家》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九册第四课《可爱的家》当中的歌唱曲目,是一首旋律优美,感情丰富的美国儿童歌曲,3/4拍的节奏,旋律舒缓、悠扬,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由两个重复变化的乐句构成,舒展的节奏,曲调在平稳中带起伏,使旋律优美而又有荡漾之感,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宽阔牧场,水牛、小鹿、羚羊的欢跳及夜幕下星星闪烁,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的美丽景象,富有诗意。第二部分在上移五度跳进后,以宽松的节奏展开,使得曲调更加优美而抒情,它不仅表现了开阔空旷的家园意境,而且还纵情的抒发了人们对可爱的家园的赞美之情。最后的乐句再现了歌曲第二乐句的旋律,曲调又趋平稳,它使人们完全沉浸在这美丽的家园情景之中,感受和表达了对可爱的家的甜美生活的热爱情感。它的歌词给学生们勾勒出一幅在美丽的牧场上,美国少年儿童自由自在生活的画面,纵情的抒发了人们对可爱的家园的赞美之情。
二、学情分析
从五年级的学生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对音乐很感兴趣,而且课堂气氛十分的活跃,上课纪律好,举手发言胆子比较大。特别是在歌曲演唱这一块上,能够按照音乐的旋律歌唱,富有感情,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学生情况有所差异,少部分学生乐感较好,学习能力强,模仿能力好;部分学生上课纪律差,表演时不活跃;更有部分性格内向,不敢表现自己。因此在今后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弱起小节的含义和他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2、能够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歌曲,表达对家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通过学习《牧场上的家》这首歌曲,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热爱生活,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从而对学生的品德进行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1、弱起小节的掌握。
2、一音多字的对齐和长音的拖足。
五、设计理念
创造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中获得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本课音乐教学设计,围绕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创造,本课音乐设计以音乐以体验、表现音乐为主线。采用互助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倡学习过程中学生间的互帮互学,培养学生间相互交流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教法和学法
教法:在教学中我运用听唱教学法、模唱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其中听唱法是我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将歌曲的难点运用于视唱教学中,既让学生提前接触了歌曲的旋律,又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去过草原牧场吗?牧场上有一些什么呢?
在美国的乡村有个美丽的牧场,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美国的牧场上看一看,去看一看美国的牧场和你们认识的牧场有什么不同,他们家有什么样的美景?
观看课件
师生交流。请同学们举手回答从图中看到了一些什么?(总结:在这个美丽的牧场上有水牛、小鹿、羚羊有一望无际的草地和美丽的蓝天,我们还看到小朋友们在草原上奔跑、游玩,他们还在小院里唱起了家乡的歌,今天,我们就来跟着美国 的小朋友来演唱这首歌《牧场上的家》(出示课题:牧场上的家。)
三、新授歌曲:
1,讲解歌曲背景(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充满美国乡土气息的抒情民歌,歌曲为3/4,音乐朴素深情,节奏匀称,曲调优美,悠长气息的乐句描绘了晴朗辽阔的牧场、甜美温馨的家及人们宽广的胸怀。
2学习曲调
(1)请同学们观察曲调。向同学提出学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弱起小节。 讲解不完全小节和弱起小节:第一个小节同我们以前认识的有什么不同?(第一小节不完全……)想想这样的小节应该弱唱还是强唱?它的不完全部分上哪儿去了?(末尾)这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
3、歌曲学习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聆听歌曲(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欢快、活泼)
(2)第二遍聆听,边听边小声跟唱。
(3)老师有重点地辅导不足的地方,(一音多字的对齐和长音的拖足)
首先观看课件,找出一字多音的地方与无一字多音的区别?并进行讲解,首先进行教唱,在学生掌握后,进行完整演唱;请同学们回答长音地方的拍数,并进行讲解演唱,快速掌握歌曲重难点, 完整唱一遍。
5、完整、准确唱全曲。
四、歌词教学:
1、全班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思考:歌词表达了美国小朋友对自己家的怎样的感情?(对家的无限热爱之情)
2、完整、准确唱歌曲。
五、歌曲处理:
1、启发学生: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小朋友们对牧场上的家的热爱呢?你能边唱边想象歌中描绘的美丽牧场上的家吗?用你们的声音告诉老师,好吗?带着你想象的歌曲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齐唱《牧场上的家》。
3、创编歌词。和同桌合作创编一段热爱家乡、歌颂家乡的歌词,使情感得到升华。
六、课堂小结
首先,通过学生观看图片,感受牧场的美丽景色,初步体验歌曲的意境美。
然后,通过对歌曲情感的挖掘和表现,激发、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以及对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最后,通过讨论、拓展来培养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些不足之处,比如学生合作讨论的时间不够多,学生对歌曲的总体感受不够深刻。在今后中的教学中我会将教学工作做得更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音乐的王国中去尽享学习和创造的无限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