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 (北京) 一年级上册美术 教案 第12课 多彩的秋天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 (北京) 一年级上册美术 教案 第12课 多彩的秋天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5-09 17:3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多彩的秋天》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强调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突出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方式由传统接受的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共同探讨研究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理论依据
皮亚杰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认识既不起因于主体,也不起因于客体,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做到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多彩的秋天》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侧重于能运用红、橙、黄等颜色表现有疏密关系的秋天景色。与本册第12课《美丽的大自然》联系紧密,同为以表现自然景物为题材的课程。本课的学习内容与第五册《四季》、《我喜欢的季节》形成了以了解季节、大胆表现不同季节带给人类的不同感受的学习内容,形成纵向的知识学习体系。本课教材中共安排两个版面,其中教材30页上半部分是一幅列维坦的油画作品《金色的秋天,下半部分是林风眠的一幅中国画《秋》。第31页展示了三幅运用不同材料表现秋季这一主题的一幅教师范作和两幅学生作品,此外还有一幅学生以拼摆方式进行构图创作的照片。这三幅作品都是以秋季景色为主题,画面色彩具有秋季色彩的特点,红色鲜艳,橙色喜人,黄色明快,绿色艳丽,蓝色清新…三幅作品不同之处使用了不同的绘画工具,有水粉、水彩、油画棒,提示学生可以采用更多的表现技法。
(2)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天真、胆大、思维活跃等利于美术课堂教学的年龄特点,又因刚刚升入小学不久,课堂常规还没有完全养成,学习习惯比较差,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等不利于课堂教学的一面。针对学生的这些课堂表现情况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就变得至关重要,这要求课堂教学活动要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进行,循序渐进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开启想象思维的大门,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喜爱。在绘画实践中选择新型绘画材料色粉笔,激发孩子的兴趣,拓展视野。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本课重点采取谈话法、演示法、探究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和教师示范的手段应用上注重媒材及示范应用的实效性。
(四)技术准备
教师: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课件、范画、美术书
学生:油画棒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中国著名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秋》,俄国著名画家列维坦及其作品《金色的秋天》。
2、知道秋天里的主要颜色--红、橙、黄。
3、能运用红、橙、黄等颜色表现有疏密关系的秋天景色。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体验运用红、黄、橙等颜色表现秋天景色的过程中,学生初步尝试用色粉笔学习用颜色表现景色的方法,感受色彩的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画家对大自然季节色彩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画家的敬仰。
2、体会生活中的秋季色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秋季的色彩特点,学习用体现画面疏密关系的技法表现出秋季的树木等自然景物。
教学难点:尝试用色粉运用红、黄、橙等秋季色彩,表现出有疏密关系的秋季景物。
四、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
儿歌:秋风挥画笔,染红枫叶林,天蓝云白白,田间丰收景。
提问1:这首儿歌表现的是什么季节?
提问2:请你用一个词形容一下秋天?
学生回答:美丽的秋天、快乐的秋天、丰收的秋天......
板书课题:《多彩的秋天》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学生大胆抒发对秋天的情感。引出课题
(2)探究新知
1.初步欣赏秋天的景色
提问1:请你用最美丽的语言形容一下这两幅秋天的景色。
学生回答:秋天树叶变得五彩缤纷。
教师总结:秋天来了,树叶都黄了。秋风吹得树叶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金黄的树叶一片一片落到地上,地上像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观察事物和语言表达能力。
2.探究色彩与构图
秋天也是画家们创作的好季节,引导学生欣赏列维坦《金色的秋天 》和林风眠《秋》, 分析色彩和构图特点。
教师介绍:第二幅《金色的秋天 》是俄国画家列维坦画的,是一幅油画。
提问1:这幅画主要表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树。
提问2:画家主要用了哪些色彩表现秋天?
学生回答:红、橙、黄
教师出示色卡
播放课件,聆听列维坦《金色的秋天 》吸引人的地方。画面的构图有远有近、有疏有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提前准备的小树根据刚才我们学到的疏密变化表现方法摆一摆。感受画面中树的疏密变化和遮挡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中的图片,通过观察分析,鸿和课件演示,感受画家作品色彩的美和作品疏密变化,学生按照教师方法分析林风眠的作品《秋》。
(三)教师示范
1、欣赏作品
这么美的秋天,看一看同学们是如何表现秋天的,欣赏学生作品,有树叶贴画、儿童画等等,看了这么多的作品,老师也想创作了,老师想到一种新颖的办法,请你仔细观察。
出示范画并提问:这幅画是用什么材料画的?
学生回答:粉笔画
教师: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新的绘画材料:色粉笔
2、教师演示并介绍色粉画的绘画方法。
色粉笔的使用方法:
(1)如果将笔端完全与纸面接触,可以画出同笔一样粗的线条。
(2)将笔的侧端斜放在纸面上,可以画出很细的线条,适合刻画局部。
(3)还可以将整支笔横放后画出很粗的线或用于大面积地快速涂色。
(4)如果用足够的力量,色粉笔能在纸上画出浓重的色块。
(5)如果你用色粉笔在纸面上轻扫,纸的纹理能从笔触间清晰地显露出来。
(6)尝试用不同的力度来使用色粉笔是一项基本的练习。从图中可以看到,使用色粉笔的力度从强到弱,从而在纸上留下了从重到轻的曲线画痕。
3、学生练一练,用色粉笔在作业单上练习一棵树的画法
【设计意图】通过看教师示范理解作业内容,开阔眼界,拓宽创作思路。让学生初步尝试感受不同媒材,不同方法表现的不同效果。
4、教师总结
教师:秋天不仅有色彩丰富的树,还有很多特色的地方,比如秋天的螃蟹最肥美了,秋天还有很多传统的节日,秋天我们可以放风筝。
提问1:谁能说说秋天还有什么特色?
学生回答:玉米熟了、葫芦长大了等(出示相关图片)
教师: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季节,那我们今天就来表现一幅多彩的秋天。
【设计意图】通过联想和欣赏图片,使学生体会秋天的丰富多彩。
(三)艺术实践
1、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多彩的秋天注意画面饱满,物体间要有疏密变化。
2、巡视辅导要点:教师播放轻音乐《秋日私语》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创作环境。
A. 画面饱满。
B. 突出秋天色彩运用
C. 形象丰富,有创意
D. 创造性的使用各种媒材
E.物体间有疏密变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选活动内容,实现个性审美体验。教师以流动组员的身份,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帮助解决。
(四)展示与评价
鼓励同学将自己作品贴在黑板上,与大家进行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可及参与的乐趣。
评价要求:色彩突出了秋天的特点、画面有疏密变化、构图饱满、创作方法等方面自评与互评。
互评:看一看哪幅作品最吸引你,说一说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五)拓展
秋天是美丽的、秋天是多彩的,秋天里还有很多喜庆的节日和活动呢,你们知道吗?出示幻灯片
同学交流:10月1日是国庆节,举国同庆祖国的生日。八月十五中秋节,全家团聚的日子。九九重阳节百善孝为先,我们要敬老爱老。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秋天里的节日和活动,培养学生爱国,尊老敬老的良好品质。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多彩的秋天 多媒体展示区
五、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本课的教学设计与以往相比更突出“多彩”的秋天,突出多彩,一是颜色多彩,另一个是创作形式多样,本课在艺术实践环节让学生尝试用色粉进行绘画,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培养学生大胆的利用各种媒材进行创作。另外还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助交流、体验探究等能力的培养。通过不同材质创作的范画,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学习创造“美”。从具体教学环节上看:首先,从欣赏秋天景色入手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对秋天美景得热爱,探究表现秋天的颜色。然后,让学生画出树的疏密结构, 动手拼一拼表现出有疏密变化的画面,让他们在体验中感悟,在动手中自主完成教学目标。接着,充分利用实物投影、图片等学生喜欢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情境、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正能量,增强了可以学好美术的自信心,为学生自主创作奠定了基础。最后,评价方式采用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作品的得意之处,体验自己实践中的成功,从而激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并发展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评价的兴趣。总之整个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体验和收获。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