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3-29 10:1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课堂达标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以下四幅题词哪一幅是毛泽东为文化工作的题词( )
2.改革开放初期的文学作品反映的主要内容是( )
A.弘扬民族道德精神 B.改革开放的新成就
C.反思“文化大革命” D.革命时代的斗争生活
3.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工作已于2011年3月启动。那么,下列作品中哪部不是1982年的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 ( )
A.《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B.《冬天里的春天》
C.《李自成》 D.《红岩》
4.“中国电视金鹰奖”是国家级的唯一以观众投票为主评选产生的电视艺术大奖,每两年举办一次。那么,你知道电视逐步步入我国每个家庭是在 ( )
A.新中国成立后 B.三大改造完成后
C.改革开放以来 D.土地改革之后
5.一个同学想走进电影院了解新中国诞生的故事,如果要你给他推荐一部影片,你会选择下列哪一部 ( )
A.《大决战》 B.《日出东方》
C.《开国大典》 D.《抉择》
6.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体育课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重点科目,而且很多地方已经把体育课作为中考考试科目,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
A.增强学生体质
B.提高中国竞技体育水平
C.培养体育专业人才
D.完善学校的课程设置
7.1959年,我国邮政部发行了一枚特殊的邮票(见右图),图中的人物是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为我国赢得第一个世界冠军的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他是
( )
A.许海峰 B.容国团 C.王励勤 D.李宁
8.这是一个赢得过无数荣誉的集体,她们不仅在世界三大球比赛中为中国赢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并创纪录地获得“五连冠”,她们的精神曾经激励了无数的华夏儿女,她们是 ( )
A.中国女子足球队 B.中国女子排球队
C.中国女子篮球队 D.中国女子乒乓球队
9.右图是中国运动员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中国人实现奥运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是在( )
A.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
B.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上
C.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
D.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伦敦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历程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发人深省的往事】
中国参加1932年奥运会,刘长春作为中国唯一的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他的两项比赛在预赛中均被淘汰。在之后参加的1936年奥运会上,中国队全军覆没,被称为“鸭蛋队”。在1948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困顿他乡,无一人进入决赛。
(1)从中国人参加这三届奥运会的情况,你感受到了什么?
【令人回味的话语】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将金牌挂在许海峰胸前并对他说:“这是中国体育最伟大的一天。”
(2)萨马兰奇为什么说“这是中国体育最伟大的一天”?
【21世纪激动人心的四届奥运】
中国在第27—30届奥运会上的奖牌数及位次表
(3)中国在21世纪四届奥运会上的成就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后奥运”时代】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并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今年是第五个“全民健身日”。同时,作为北京的新地标,“鸟巢”“水立方”所在的背景奥林匹克公园,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
(4)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到全民健身日的设立,中国体育的全民化蓬勃兴起。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群众性的健身运动有哪些?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又是如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
(5)如今中国已经从外国人眼中的“东亚病夫”转变为世界体育强国,你认为我国走向体育强国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先是反思“文化大革命”的一些作品,而后是大量反映改革开放内容的作品,还有一些弘扬民族道德精神的成功之作。本题的关键是“改革开放初期”,故选C。
3.【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内容可知A、B、C三项的作品均是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
【记忆方法】
记忆口诀
1956年定战略,“双百”方针出成果,
文学繁荣题材多,《红岩》长篇好小说,
《青春之歌》唱赞歌,《平凡世界》新生活,
《宝葫芦的秘密》童话多,话剧《茶馆》是佳作,
“文化大革命”以后更活跃,优秀作品流成河。
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题干的关键信息是“电视”“步入我国每个家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步进入每个家庭。故选C。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反映新中国诞生的故事片是《开国大典》。
6.【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当今发展体育运动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7.【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为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的运动员是容国团。
8.【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只有中国女排符合题意。
9.【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1984年,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人实现了奥运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共夺得金牌15枚,名列金牌榜第四。
10.【解析】本题以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历程为切入点,考查了中国从“东亚病夫”走向体育强国的历程和原因。第(1)、(3)题属于开放性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第(2)题结合许海峰取得的成绩回答。第(4)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可以依据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回答。第(5)题从综合国力的提高、国家的重视、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运动员的刻苦训练、奋勇拼搏等角度切入回答。
答案:(1)旧中国综合国力弱,国家贫穷,体育运动水平很低,人们的体质较弱。
(2)这一天,许海峰在第23届奥运会上获得男子自选手枪比赛冠军,这是中国首次获得奥运金牌。
(3)中国体育代表团金牌、奖牌位次逐步提高。 说明我国体育竞技水平迅速提高,中国正走向体育强国。
(4)如广播体操、练习拳术、各种球赛等。 国家把体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建立完整的体育制度,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5)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家的重视;在群众性体育发展的基础上,竞技体育迅速发展;运动健儿的奋勇拼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