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我的手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美术 学段:低学段 年级 一年级
相关 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 书名: 2013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年11 月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在《美术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理念下,本教学设计体现三个方面: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观察、感受、体验,认识我的手,表现我的手,进行手的联想。 凸显美术课程的视觉性——设计与学生熟知的视觉元素,调动学生元认知,从多角度认识了解自己的手,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践行创意实践的核心素养——为学生创设参与、体验、表现的环节,在动手、动脑的广泛、深入参与过程中启发学生想象由表生成有创意的手形元素的新形象。及里的教学环节展开,为展现学生创意层层铺垫,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表达创意。
2、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与本册书中的《图形变变变》、《变脸的太阳》联系紧密,都是在观察、概括外形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大胆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本课通过儿童观察自己的手,了解手的结构和外形特点,通过用多种材料留下手形,体验造型表现的多种艺术形式。在手影游戏的活动中,引发学生大胆联想,通过动手表现创造出新的形象,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认识手的重要作用,了解以手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珍视优秀文化遗产。本课为学生提供多种媒材和不同创作方法的作品,拓展学生对美术表达形式的认识。 学生情况:一年级的孩子喜欢动手实践,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手的重要性有一定的理解,对线条的使用和美术表现形式有初步的认识,敢于大胆的想象创造,但是对手形的联想和表现的方法需要启发和学习。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认识、掌握、表现我的手。 教学方式:讲授式、体验式、实践式 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用具、水粉色、盘子、水写布、喷壶、水彩笔、纸等。 技术准备:电脑多媒体、背景音乐等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了解手,知道手对自己的重要作用, 学习表现手的各种方法,运用手的各种姿态大胆联想,启发形象再创造, 并用线条、色彩的美术语言进行装饰美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美术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说一说、看一看、做一做等学习观察方法,通过欣赏、尝试、演示等学习表现手的方法,通过游戏、交流、作品分析等启发思维大胆进行创意实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通过了解认识自己的手,树立学生勤劳动讲卫生的意识和关爱生命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手形想象创作的基本方法,用线条色彩装饰美化。 教学难点: 以手的不同姿势进行大胆想象创造新形象,表达内容的趣味性。
板书设计 (
体验区
)9、我的手 美丽的手 魔幻的手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比重 时间 1 2 4 2 2 4 20 5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1、老师:手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你的手能帮你做什么? 老师:手会说话你相信吗? 老师做手势。 2、手语表演 我们的手不仅能做事还能表达,‘我爱你们’是聋哑人的语言。 今天我们学习9《我的手》 二、探究新知 1、观察认识手 看看自己的手,什么样子? 课件:手X光片 小结:人的手势地球上所有生物中最灵活的,这张是医学的X光片,手由指骨、掌骨、腕骨组成,一共有27块骨头,14各关节组成。所以我们的手那么灵巧。 2、体验赏析 谁愿意帮老师一个忙 小结:这种方法几千年以前古人就采用了,你们想看看吗? 在阿根廷平图拉斯河山洞的岩壁上,古人利用矿物质颜色,用喷颜料的方法把手印印在石壁上,现在依然保存完好,有机会可以亲自去看一看。 3、表现手形的方法探究体验 这有水粉、泥塑、纸怎样表现出自己的手形呢,谁想来试一试。 请同学们打开书22页学习手形的画法,请你画出自己的手形,思考怎样能成功的画出手形? 4、手形变化,做游戏‘我来做,你来猜’谁愿意来试一试。 请学生到前面表演手影同学之间互相表演。 5、教师示范 如何把我们的想象表现出来 第一:左手做好手形不动,用笔描出形象 第二:联想添加 第三:装饰花纹添加背景,涂色完成。 出示作品,这幅画用手形变成了什么,表现什么故事? 6、欣赏几幅作品,仔细观察把手联想成什么? 三、学生创作 要求:想一想把手形联想成什么,表现有趣的故事 集体创作印手印 四、课堂小结 1、分享你的作品 让同学猜猜你的手形变成了什么,给同学讲讲画中的故事。 2、展示作品 美丽的手、魔术的手 3、希望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共同创造幸福的生活。 学生回答 写字、穿衣、画画、拿东西等 学生猜:九 停 赞 看老师手语,猜猜什么意思。 学生观察,说说手的样子。 看医学手X光片 学生在水写布上摆姿势,老师喷水,学生观看。 学生看书中平图拉斯河山洞的壁画 学生尝试 印手印 描手形 全体学生体验实践,描出自己的手形。 学生反馈:左手不动,右手画 看老师做 学生猜 学习创作方法 手形的鱼 手形的动物 学生说一说 学生创作 学生赏析作品互评 认识手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兴趣。 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了解认识手,从表及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以游戏引出名作欣赏,拉近艺术作品与学生的关系,感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学习多种表现方法,提高学生都工具材料的认识,动手体验,自主获取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力。 掌握表现方法,培养运用美术语言的能力。 拓展思维,趣味表达。 巩固美术表现的方法步骤,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拓展思路,启发运用美术语言创作有趣味的画面。 尝试运用随形联想的方法,提升学生想象能力,美术表现能力。 在相互学习中启发创作激情。 思想品德的自然渗透。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课评价从两方面进行: 第一: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评价。 你是否做到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你是否积极思考、积极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你是否专心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二:美术学科素养的评价 本节课你收获最大的是( ) 1.我认识了手的重要作用。 2.我知道了平图拉斯河山洞的壁画 3.我学会了用多种材料表现我的手。 4.通过我的大胆想象画一幅有趣的画。 5、其它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本课的设计思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开展活动 1、创设情境让学生动起来。 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比划比划、试一试,激发学生兴趣,保持低年级学生学习状态。我在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时,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参与体验展开与学生的对话,通过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你的手帮你做什么?观察自己的手什么样子?”‘大家猜一猜我的手势是什么意思?’‘手影像什么?’孩子们观察、思考、动手、动脑,在老师的情境创设中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用不同手的姿势创作有趣味的作品。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员参与 在备课中我一直贯穿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改掉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模式,而是让学生主动获得,给孩子们时间去玩手影游戏、参与印手形、体验描手形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作,全员展示,全员评价说收获,关注学生学习的样态,主动的、认真的、深入的、快乐的学习。 3、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学习。 手语在课堂的表演,手影游戏中学生试一试,互相做一做,猜一猜,孩子们在“游戏中”任务的驱动下积极参与、尝试,启发思路。利用水写布和喷壶还原了古人在岩壁上留手印的场景,调动学生欣赏文化遗产的热情。医学x光片让学生多角度认识手,理解手灵活的内部原由,在各个环节中呈现出学科知识融合的设计思想。 不足之处:对于低年级学生应多多采取鼓励手段,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各个环节时间的把控上还有待于斟酌。在集体创作手印的展示环节有些草率,需要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