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成就(二)》课堂达标训练题
一、选择题
1.(2011·广东学业考)863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主要为了( )
A.发展现代农业,解决温饱问题
B.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新技术
C.发展基础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D.研制“两弹一星”,增强国防实力
2.我国863计划的命名是因为( )
A.该计划包含863项科研课题
B.该计划由863位科学家执行
C.该计划涉及863个科研单位
D.有关专家关于发展高科技的建议和邓小平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作出的
3.“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材料中的“我”指的是 (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刘少奇 D.江泽民
4.(2012·咸宁中考)1996年作为第八个领域被列入《863计划纲要》并作为高技术发展重点的是( )
A.信息技术 B.生物技术
C.能源技术 D.海洋高技术
5.(2011·昭通中考)下列研究领域中,不在863计划之列的是( )
A.海洋高技术 B.外太空技术
C.信息技术 D.生物技术
6.863计划实施以来,上万名科学家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协同合作,大力攻关,很快使我国高技术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景海鹏、刘旺和女航天员刘洋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着突出的贡献,他们为之奉献的领域是( )
A.能源技术 B.信息技术
C.载人航天技术 D.海洋高技术
7.下列哪一项成果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变成了现实( )
A.书本 B.电视
C.报纸 D.计算机网络
8.2012年7月,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央视网通过全球互联网对多场比赛进行视频直播,这充分表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 )
A.航天技术 B.自动化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新材料技术
9.黄明是一位优秀的自由撰稿人。他想给国外某杂志发表一篇文章。他投稿的最便捷方式是( )
A.发传真 B.寄挂号信 C.采用邮递特快 D.上网发电子邮件
10.计算机网络带来生活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是( )
①网络浏览新闻、查找资料
②收发邮件、在线对话
③网络购物、在线求医
④网络环境、在线学习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11.我国有关部门制定《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客观原因是( )
A.上网的人多数语言、行为不文明
B.青少年上网的人太多
C.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健康的内容,也有不健康的内容
D.青少年要以学业为主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现在就抓起,用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而不能等到十年、十五年经济实力相当好时再说,否则就会贻误时机,以后永远翻不了身。
材料二 “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件?它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是谁的批示?在此批示后我国出台了什么重大计划?这个计划包含哪些领域?
(3)为什么我们要“从现在就抓起”高科技的科研工作?
(4)请你举例说明高科技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我国制定并实施863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发展高科技,跟踪世界先进水平。
【拓展延伸】
我们在经济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高技术研究的原因。
(1)历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哪个国家在科技革命中占了优势,就会在此后一定时期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等科技活动和项目的出台,反映了世界各国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
(3)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因此,即使在我国经济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仍要拿出大量的资金投入科研领域,瞄准世界的科技前沿,跟踪新科技发展的进程,为21世纪的我国经济更加繁荣,战略更加主动创造条件。
2.【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关于863计划的由来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3.【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出自邓小平。
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1996年,863计划中又加入海洋高技术,共八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
5.【解析】选B。863计划最初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领域,1996年又加入海洋高技术,共八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
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景海鹏、刘旺和刘洋是“神舟九号”的宇航员。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神舟九号”属于载人航天领域。
7.【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人们可以利用网络获取各种信息资料,实现了在家便知天下事。
8.【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由“央视网”“全球互联网”,不难判断C项符合题意。
9.【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上网发电子邮件,可以把信件在几秒钟之内,迅速地传到世界各地。故选D。
10.【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本题学生有切身体会,能轻松作答。正确答案是B。
1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意在加强对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技术的教育。计算机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而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健康的内容,也有不健康的内容,青少年只有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才能避免因缺乏自护意识而上当受骗。
【方法记忆】
巧记本课内容
863计划成就大, 生物、航天、自动化,
信息、激光、新材料, 能源、海洋也开发。
因特网,数字化, 上网便能知天下,
负面影响应抵制, 健康向上人人夸。
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1986年3月,四位老科学家向中央写信,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随后邓小平作出批示,决定实施863计划,重点发展八个领域的高科技,由此回答第(1)、(2)题。而之所以要发展高科技,结合材料一可以得出答案,由此回答第(3)、(4)题。
答案:(1)《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用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世界新技术的发展进程。
(2)邓小平。863计划。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和海洋高技术。
(3)为了缩小我国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4)网络购物、上网聊天、生物医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