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1999年,在西欧——资本主义的故乡,爆出两条震动世界的新闻:世界著名媒体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伟人”和“千年思想家”,结果却是惊人的一致。你知道名列第一名的是谁吗?
第 11 课
的诞生与传播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 产生的世界意义。
临夏中学 黎志斌
马克思主义
的
诞生与传播
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背景)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实践)
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无比的财富,这是人所尽知的事实。1750-1800年,英国的煤产量增长了1倍,而19世纪的100年中又增长20倍。生铁产量在1740-1788年间增长了4倍,以后20年又增长了4倍,而19世纪的100年又增长了30倍。原棉进口在1780-1800年增长了5倍,以后100年又增长了30倍。……工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能力每1000年才增长1倍;而英国在19世纪的100年中,GDP增长了约4倍。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经济基础
随着财富的积累,英国的穷人不是减少了,反而增加了: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总收入中只占有不到40%的份额,而约占总数1/4的中、上阶层家庭则占有国民总收入的60%强,其中,不到家庭总数1/200的上层收入者其收入总额超过了国民总收入的1/4。
英国的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巨大的人文灾难。贫富分化、阶级对立,唯利是图价值观,工人无穷苦难,工人成为成为资本家赚钱的工具(人的异化,人成为机器和工具),工人斗争不断等。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①经济基础:
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也使资本主义制度弊病日益显现。
材料一 19世纪初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逐渐排斥手工劳动使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工人失业,工资下跌。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但禁止对人身施用暴力。
材料二 贫困是没有代表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假如工人有选举权,就会有一个比现在的议会更愿促进工人利益的立法机构……就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更平等地分配他们创造的成果,因此,“普选权的问题是饭碗的问题,是每日三餐粗茶淡饭的问题”。
宪章运动提出的要求:
1、年满21岁的男子均有选举权;
2、秘密投票;
3、按居民人数分配选区和议员名额;
4、每年改选一次国会;
5、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
——《人民宪章》
捣毁机器
要求政治权利
1844年6月4日,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以争取提高工资被拒绝为导火线,爆发纺织工人自发的起义。起义队伍扩大到3000人,西里西亚主要城市布勒斯劳的手工业者和学徒,柏林、亚琛的纺织工人,马格伏堡的糖厂工人等,先后罢工起义,响应西里西亚织工的斗争。
②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阶级基础
“面对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正直的思想家、有识之士不得不重新开始思索人类的命运,寻找能够克服资本主义弊病、解脱劳动大众苦难的新道路,从而产生了各种勾画未来社会图景的思潮、理论和学说…… ——解里轩《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圣西门(法)
人人劳动没有失业
应该由学者和实业家来管理社会
傅立叶(法)
阶级调和与合作
按照兴趣从事工作
平均分配或按劳分配
欧文(英)
创立这种制度可以用说服的方法,使政府相信建立这一制度的原则完全是真理。
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才是改造社会的巨大力量,说明他们对社会不公正根源的认识不足,所以找不到实现目的的正确途径,纯属空想。
但他们看到了阶级的对立,对资本主义也进行了批判,很多美妙设想启发了工人阶级觉悟,因而空想社会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
他们虽然有过变革社会的方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革。实际上,他们几乎没有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够付诸实践。” -----斯塔夫里阿诺斯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思想基础
1818年5月5日 卡尔·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特里尔市
1835年 进入波恩大学法律系学习。
1837年 钻研黑格尔哲学,并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
1839年 研究古希腊哲学,撰写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取得哲学博士学位。
1843年10月后 撰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研究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著作;和恩格斯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6年初 和恩格斯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撰写一组总结法国革命经验的文章。
1853年后 先后撰写《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俄国的对华贸易》和《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
1883年3月14日 在伦敦逝世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③思想基础:批判吸收了19世纪人类思想的三大优秀成果。
④实践基础: 马、恩的理论创造与革命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
古典哲学(德意志)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空想社会主义(英法)
圣西门(法)傅立叶(法)
欧文(英)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1820年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
1818年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
1842年为《莱茵报》工作。
1843年《莱茵报》遭到迫害,被迫离职。
1844年,恩格斯与马克思结下亲密友谊,1846-1847年间,两人先后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
1837,在巴门市当办事员。
1842,赴英国到自家工厂当职员,与马克思短暂接触。
1847年,恩格斯参加正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马、恩为其改了称呼、口号、目的。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发表。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去世。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去世。
实践 探索
④实践基础: 马、恩的理论创造与革命实践
基础落实:
马克思主义诞生
的背景
经济基础: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理论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材料二: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产生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材料三: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共产党人不屑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材料四: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一步一步地……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肯定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论证了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内容:
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1.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发表: 1848年2月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发表
(3)意义: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
2.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活动
(1)革命实践
①创立剩余价值学说
②创立唯物史观
1848年,欧洲普遍发生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回到德国,投入实际的革命斗争。他们创办报纸宣传革命,组织工人参加武装起义。革命失败后,他们主要在英国活动,在指导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同时,继续进行理论探索。
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2)理论发展
理论
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在亚洲和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历史意义
普法战争
1870--71
法兰西第二帝国崩溃
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对外卖国
民族矛盾
对内镇压
阶级矛盾
巴黎公社革命
①背景:
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第一国际”
2.巴黎公社
①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
②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国际联合
②措施
政权建设 除旧
布新
社会 经济
废除旧军队、旧警察、旧法庭
①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
②成立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③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
④规定公职人员薪金的最高限额。
①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②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机器
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
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材料一:列宁指出: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与无产阶级的准确成熟。但是1871年的法国尚不具备这些基本条件。
材料二:公社的领导人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有的是这个派别,有的是那个派别,完全以工人阶级的本性,爱国的热情搞这么一个起义。
材料三:银行是全部资本主义生活的神经,而公社不愿给人留下强盗、小偷的印象,在斗争的中途停了下来,没有剥夺剥夺者(法兰西银行)。
材料四:在一个农民的国度中无产阶级革命的独唱,就会变成哀歌。
材料五:凡尔赛当时具有先进的军队和武器,国民自卫军怎么抵得过呢。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法国资本主义仍然处于上升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未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根本原因)
缺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切断敌人经济命脉
没有发动广大农民,缺乏工农联盟。
普法势力联合绞杀,敌我力量悬殊
③ 结果:失败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④巴黎公社的经验与教训
经验
①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必须进行暴力革命。
②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最主要的)
③对国家进行民主化改造(公职人员选举产生;限薪;监督)
教训
①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
③必须建立广泛的工农联盟。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⑤意义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的学说),
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巴黎公社的特点
(1)爆发的偶然性。
巴黎公社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而是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的形势下爆发的。
(2)失败的必然性。
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
(3)意义的深远性。
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4)教训的深刻性。
缺乏一个以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一、19世纪初---1848年:从空想到科学
以圣西门、傅里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抨击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二、19世纪40年代—19世纪70年代:从理论到实践
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三、19世纪70年代---20世纪:从理想到现实
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四、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从一国到多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世界性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
五、20世纪50年代至今: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
由苏联模式到南斯拉夫模式和中国模式。
【难点突破】马克思主义的完善与发展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