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名师导航 语文版选修论语(8 周而不比)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名师导航 语文版选修论语(8 周而不比)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2-16 17: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 周而不比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告诉我们,交朋友要交正直的朋友(友直),诚信的朋友(友谅),博学多闻的朋友(友多闻)。不要去交那些谄媚逢迎(友便辟),态度伪善(友善柔),巧言善辩的朋友(友便佞)。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就大体可以看出他的为人。正直的朋友为人真诚、坦荡、刚正不阿,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也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果决。诚信的朋友为人诚恳、不作伪,他能使我们的内心妥帖、安稳,使我们的精神得到净化与升华。博学多闻的朋友就像一本厚厚的百科辞典,可以使我们学到很多知识。相反,谄媚逢迎的朋友,毫无正直、诚实之心,没有是非原则。态度伪善的朋友,当着你的面,永远是和颜悦色、满面春风,恭维你,奉承你,却在背后传播谣言、恶意诽谤。巧言善辩的朋友,是没有真才实学,巧舌如簧却腹内空空的人。因此,一个坏朋友很少给我们真正的启迪,多半是在伤害我们。
基础梳理
一、重要字词
1.字音字形
矜而不争(jīn) 人焉廋哉(sōu) 便辟(bì) 便侫(nìnɡ) 事君数(shuò)
2.通假字
忠告而善道之(通“导”,劝导)
3.重要词语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矜:庄重。群:合群。党:结党营私)
观其所由(经由,经历)
好行小慧(聪明)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要求)
以德报怨(德:恩惠,恩德。怨:仇怨)
以直报怨(正直)
君子以文会友(结交)
4.一词多义
5.词类活用
友直,友谅,友多闻(名词活用为动词,结交)
友直,友谅,友多闻(直、谅、多闻: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正直的人、诚信的人、博学多闻的人)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便辟、善柔、便佞: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谄媚逢迎的人、假装和善的人、巧言善辩的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离)
6.成语积累
周而不比: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周,亲和、调合。比,勾结。
言不及义: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
好行小慧:原指好耍小聪明。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以德报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以直报怨:以公道来对待自己怨恨的人。
以人废言:因为说话人的地位的低下或犯有错误就不采纳他所说的正确的意见。
二、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
以德报怨,何如
何以报德
2.被动句
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
三、《论语》名句识记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句段剖析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剖析: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2.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剖析: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剖析: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世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们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责己严,待人宽,这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
4.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剖析: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是“以直报怨”。这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也就是坚持了正直,“以直报怨”对于个人道德修养极为重要。
5.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剖析: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孔子交友论之我见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就是说,好的朋友是良师,他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思想、行动,令你觉得快乐幸福,生活处处充满阳光;好的朋友不见得时时刻刻陪伴在身边,却可以像席慕容所说的:“在你受挫的时候,给你以鼓励;在你得意的时候,给你以提醒;当你受委屈时,可以诉说。”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种态度、一份默契已足矣!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朋友,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人生观、世界观。
那么如何才能结交到好的朋友?
首先要谨慎择友。古人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久闻之后,香可以变成寻常,臭也可以变成寻常,习而安之,就不觉其为香为臭。一个人应该谨慎择友,择他所在的圈子,道理就在此。但社会庞杂斑驳,五花八门,假象很多,稍微不慎就会为假象所迷,小则吃亏上当,大则堕入陷阱而不能自拔。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期。所以必须慎思细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欲知其人先观其友,欲知其友先观其嗜。这样的由彼及此、由此及彼的观察,就可以得出一个可交可靠的朋友。
其次,要真诚待友。友情的深厚,要看是不是真正“志同道合”,朋友间以诚相见,毫不虚伪,这样的友情,才会像雨水相合,十分自然,十分融洽。如果把友情建立在彼此狭隘的私利之上,即使表面上看去甜甜蜜蜜,而实际上也不过是表面亲昵的“昵友”而已,友情不会长久。我国有句俗语“吃喝朋友不久长,相互利用无真友”,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只有以诚相见,志同道合的友谊,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第三,必须自己够朋友。朋友往往是测量自己的一种最精确的尺度,你自己如果不是一个好朋友,就决不能希望得到一个好朋友。要是好朋友,自己须先是一个好人。我很相信柏拉图的“恶人不能有朋友”那一句话。恶人可以做好朋友时,他在其他方面尽管是坏,在能为好朋友一点上就可证明他还有人性,还不是一个绝对的恶人。说来说去,交友和一般行为一样,我们应该常牢记在心的是“责己宜严,责人宜宽”。一句话,最根本的是让自己成为善良的、忠诚的、可靠的人。
第四,保持适当距离。再好的朋友,也是需要距离的。所谓若即若离,若隐若现,所谓贵在“心交”,贵在志同道合,“海内存知己,心交胜比邻”。唯有此才是大爱之行,才能孕生难以割舍的情愫,也只有这种友情才会地久天长,日月共存!
合作探究
【问题】马斯洛: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厚的友谊。
诚然,一个人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交朋友,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你用心想一想就会发现,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关于交友,《论语》中多有阐述。请以“聆听先贤的教诲——交友”为主题,进行一次探究活动。
导思:交友不善误入歧途者比比皆是。孔子交友的观点是中华民族的财富,在为人处世上永远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探究:第一步,研读《论语》,摘录有关孔子关于“交友”的论述。
第二步,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补充。在此基础上同学之间进行讨论,探讨孔子交友的目的,选择朋友的标准,与朋友交往的原则等,然后概括总结。
第三步,结合当今的社会,结合我们同学自身的发展,思考孔子的这些思想观点对于我们的交友有何重要启示。
第四步,以“朋友”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自己的探究所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