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语文部编版小升初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
班级 姓名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银 杏
银杏有非常古老的历史。早在2.7亿年前,它就已经出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了。经过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大片大片的银杏树林,与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遍。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植物界的恐龙”。到了第三纪,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剧变,只有少量的银杏侥幸生存下来,它们成了植物界中的稀世之物,科学家心目中的“植物活化石”。
相对其他植物而言,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一般情况下,栽种下它的幼苗,要经过15--20年才能结果,有的甚至需要30--40年时间。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公公种树,孙子吃果”,因此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外号----“公孙树”。
如此缓慢的生长速度,如此晚的结果年龄,一定要有很长的寿命才能适应。一点儿不错,银杏的确是典型的长寿树种。 目前发现的最“长寿”的一棵银杏古树生长在山东省浮来山北坡的定林寺中,据说已有4000多岁了,直到今天还果实累累。
那么,银杏为什么这样长寿呢 专家在研究中发现,凡是“高寿”的古老银杏,都有极为发达的根系。根系扎入地下很深的地方,有利于抵抗各种不良环境。另外,由于银杏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比较少,它完全有可能在一个地方活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银杏长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的病虫害较少。这是因为银杏体内含有一种叫乙烯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抑菌杀虫作用,所以银杏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1、为什么称银杏是“植物界的恐龙” ( )
A.银杏长得跟恐龙一样大。 B.银杏存活的时间和恐龙一样长。
C.银杏和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遍 D.银杏和恐龙一样都灭绝了。
2、第三自然段画“_______”的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列数字 B.打比方 列数字
C.打比方 作比较 D.作比较 举例子
3、下列不属于银杏树长寿原因的一项是( )。
A.有极为发达的根系 B.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少
C.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D.和恐龙一样悠久
4、文中第一自然段画“_______”句子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了解你的生物钟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迈克尔·杨,因为他们发现了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所谓昼夜节律,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生物钟。
事实上,生物钟是一门古老的学问。1792年的一个傍晚,法国天文学家德梅朗发现含羞草已经“睡觉”了----它的叶子合上了,而白天时它的叶子是张开的。他感到好奇,如果含羞草持续处于黑暗环境中会产生什么变化 后来他发现,尽管没有日光照射,含羞草的叶子每天仍然保持其正常的规律性变化。显然,植物“知道”太阳的位置,知道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黑夜。德梅朗是发现昼夜节律的第一人。
后来,其他科学家发现不只是植物,动物也通过生物钟帮助自身适应环境的日常变化。一天24小时并不是地球上唯一的时间结构,除它之外还有潮汐时间、月亮周期和以年为单位的周期。生活在海里的动物受潮汐影响较大。以年为周期出现的现象有候鸟迁徙、鲑鱼回游、爬行动物冬眠等。还有一些生物的生活周期令人费解,比如珊瑚虫在繁殖季节,会在满月的午夜一起产卵。后来,科学家发现珊瑚虫体内有一种光传感器,能感知满月时的光线。从新月到满月,在月光逐渐增强的过程中,它们体内的传感器基因随之渐渐活跃,充当了满月之夜产卵的触发器。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找到了哺乳动物生物钟的位置所在。动物眼睛后面的下丘脑有两个很小的区域,现在被称为视交叉上核。视交叉上核只有1/4颗米粒大小,由大约2万个神经细胞组成。这两个区域的神经元连接视网膜,负责对光明和黑暗进行周期性反应,被称为中央生物钟。
除中央生物钟外,人体还有很多外周生物钟。2014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约翰·霍格尼斯发现,哺乳动物近一半的基国活性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他绘制了小鼠12个不同器官中成千上万个基因的24小时表达模式,包括心脏、肺、肝脏、胰腺、皮肤和脂肪细胞,制作了哺乳动物基园荡振“图谱”。
令人惊讶的是,控制基因活性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并不一定来自大脑,如果把肝脏细胞养在培养皿中,它也会很快进入24小时节律。“人体只有一个生物钟”的概念已经成为过去时。目前的研究认为,人体中数以千计甚至百万计的生物钟,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它们独立运行,但又相互通话、相互协调。
1、人们平常所说的生物钟就是( )。
A.分子机制 B.昼夜节律 C.生物自带的时钟 D.生理学和遗传学
2、“后来,其他科学家发现不只是植物,动物也通过生物钟帮助自身适应环境的日常变化。”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总结上文 B. 引起下文 C.承上启下 D.点明中心
3、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 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列数字
4、根据人类对生物钟发现和研究的过程判断,“外周生物钟”在这一过程中的位置是( )。
①植物生物钟---②动物生物钟---③中央生物钟---④生物钟网络
A. 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5、根据短文内容,以下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体内不止一个生物钟
B.中央生物钟处于动物后脑的正中央
C.生活在海里的动物受潮汐影响较大
D.含羞草持续处于黑暗环境中,叶子仍保持正常的规律性变化
6、“视交叉上核只有1/4颗米粒大小,由大约2万个神经细胞组成。”这句话中的“大约”一词能删去吗 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7、短文第二到六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
①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 同学们一定会说,因为夜晚没有太阳照耀。但是,无限的宇宙,充满了无数个恒星构成的星系,虽说夜晚没有太阳照耀,可是那满天的星星,都是会发光发热的“太阳”呀。一颗恒星的光芒的确很微弱,但是,无数颗恒星的光芒合起来应该是无限亮的,夜空也应该是一片光明。________?
②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等人观测发现,几乎所有的河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即宇宙像正在充气的气球似的膨胀着,越来越大;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远离我们而去的速度(即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退行使星系辐射到我们这里来的光减弱。因此,虽然宇宙是无限的,但光可以照到我们这里的天体的数量是有服的。只要那些有限的天体射到地球上的光比太阳光少,地球上的日夜就取决于太阳。要是宇宙没有膨胀,也就没有夜黑问题。
③________?大爆炸宇宙学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个温度极高、体积极小的原始火球,在距今大约138亿年前,不知什么缘故,这个火球发生了大爆炸,在大爆炸中诞生了“我们的宇宙”。随着空间膨胀,温度降低,物质的密度也逐渐减小,原先的质子、中子等结合成氟、氦、锂等元素,后来又逐渐形成星系、星系团等天体。
④宇宙好像一个在不断充气的带花点的气球,上面的各点彼此分离。经过138亿年的“分离”才变成今天这个模样。根据天文学家的推测,我们的宇宙将来有一天会停止膨胀,然后转为收缩,直至收缩到大爆炸前的原始火球状态,接下来会出现新的大爆炸。宇宙的膨胀和收缩,这种循环可能不断地重复进行,宇宙处于这种来回振荡式的变化之中。
1、请把文中“_____”上省略的话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上下文衔接更紧密。 第①段结尾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段开头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的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根据短文内容做出的推论,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没有宇宙的膨胀,那我们看到的永远都是白昼
B.距离我们越近的星系,其退行速度越慢
C.宇宙的“膨胀---收缩---膨胀”,这种循环肯定会不间断地进行
D.如果没有原始火球的爆炸,就没有我们的地球
4、为什么说“要是宇宙没有膨胀,也就没有夜黑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①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②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③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④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创建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经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⑤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⑥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第①段划线的语句,说明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答: 。
2.读②段,回答,黄河流域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答: 。
3.第④段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
4.第③段开头的“相传”能否省略?为什么?
答: 。
5.本文为什么用“摇篮”比喻黄河?请用一句话回答。
答: 。
参考答案
【一】1、C; 2、A; 3、D;
4、不能。这个时间是人们估算出来的大概时间,因此要用“大约”。如果去掉就说明是准确时间了,与事实不符。用“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1、B; 2、C; 3、A; 4、C; 5、B;
6、不能。因为组成视交叉上核的神经细胞的具体数目无法数清,删掉“大约”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7、时间顺序。1792年;后来;20世纪70年代;2014年;目前
【三】1、示例:可为什么夜晚的天空是黑的呢 宇宙为什么会膨胀呢
2、不能。因为“几乎”并不代表所有,若去掉,就变成了“所有的河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3、C;
4、若宇宙没有膨胀,所有的河外星系都不会退行,它们辐射到地球上的光就不会减弱,地球上的夜晚也会很“明亮”,也就没有夜黑的问题了。
【四】1.说明黄河流域漫长(或说明“流域广大”、“气势雄伟”均可)
2.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人类生存。3.“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4.不能省略。因为“相传”表示所述内容来源于传说,不是确实有据;“之一”表示还有别的发源地,黄河流域不是唯一的。5.因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6.因为“华”族聚居于被认为是四方之中的中原,故称“中华”。
PAGE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