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8、认识梯形》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8、认识梯形》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09 20:1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梯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梯形。
教学目标:
1、掌握梯形的特征,能辨认梯形,知道梯形的各部分名称,会画梯形的高。初步了解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征。
2、借助多媒体手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梯形的特征,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
画梯形的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一个梯形被挡住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可能是谁?
学生可能回答:平行四边形、梯形、不规则图形……
然后移开遮挡物,是梯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梯形的有关知识。版书课题:认识梯形。
在认识梯形之前,让学生想一想你想学习梯形的哪些知识?
学生畅所欲言。
二、探究新知
让学生从信封带里拿出梯形,学生会发现没有梯形。
这节课我们研究梯形,没有梯形怎么办?学生会说剪出一个梯形。
1、用平行四边形剪梯形。
要求:只能见一下,学生剪。
求学生上台剪,并让孩子说一说用平行四边形剪好吗?好在哪里?
学生感受有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不平行。
2、用三角形剪梯形。
也是只能剪一下,学生剪,一边剪一边想剪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生上台剪,说一说要注意什么。
经过这两次的剪梯形,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才是梯形。
总结: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做梯形。
提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梯形应该符合哪些条件?
指名回答。
出示8个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梯形,哪些不是?为什么?
指名回答,集体反馈。
3、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1)认识梯形的底和腰。
出示上面判断的6个梯形,在相互平行的一组对边上标上底。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相互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底。
教师说明一般根据2个底的长短和上下位置,分为上底和下底。
接着在不平行的一组对边上标上腰,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梯形的腰。
总结: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
画梯形:画梯形时一般先画梯形平行的一组对边,再画不平行的一组对边。
学生标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
(2)认识梯形的高。
动画出示画高的过程。提问老师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画的是梯形的高。
问:什么是梯形的高?同桌相互说一说。指名回答。
总结: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讨论:梯形的高有几条
总结:梯形有无数条高。
师:你会画梯形的高吗?请拿出作业纸:画出下面图形的高。
学生画高,然后指名上台展示。总结画梯形要注意什么。
4、认识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和一般梯形。
课件出示6个梯形,请给下面6个梯形分分类。
学生交互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分类:腰相等的分一类,有直角的分一类,其他的分一类。
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其他的称做一般梯形。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
学生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问:这些梯形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
课件欣赏图片:生活中的梯形。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
五、课后延伸
出示: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问: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教学反思:
《认识梯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按教材进度第一次系统认识梯形,要求学生不仅能根据“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特征直观判别,而且能与前面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进行比较和沟通。基于这样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与联系,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对梯形的特征研究,我努力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的引入,我把梯形遮住一部分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会是什么图形?让学生初步感知梯形“一组对边平行”。在建立梯形表象过程中,我让学生用平行四边行剪梯形,让学生不断把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进行比较,加深两种图形之间的区别,也为学生沟通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作好铺垫。
二、精选习题,整合知识点,用足用好每道习题
本节课的知识点包括梯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特殊性、画梯形的高等,为此,该如何能够选好习题,整合知识,给学生留足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显得尤为重要。从判断是否是梯形开始,到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及高,再通过分类认识两种特殊梯形,进而认识到特殊梯形的底、腰及高的特殊性。
三、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每个问题。
在认识梯形的上底、下底、腰和高时,我没有简单地告诉学生或者自己自学,而是出示各部分的名称,然后让学生观察,经过观察之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什么是梯形的上底、下底、腰和高。在认识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和一般梯形时,我让学生通过分分类发现其中的奥秘,自己发现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殊性。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环节,我感触颇深:在练习方面,学生练习量还不够,这点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