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第27页的例1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初步进行正确的笔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新旧知识的联系过程,提高估算能力,发展初步的类比、分析、概括等数学思维方法。
3.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估算、检查个位数等判断计算对错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4.使学生经历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明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初步体验取极限值确定积的范围的数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2.让学生初步掌握估算、检查个位数等判断计算对错的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运用灵活的方法判断积的正确性。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关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你们想研究点什么呢?
生1:怎样算?
生2:为什么这样算?
生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二、自主探究,明确算理
1.自主设计。
师:你能设计一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吗?
2.尝试笔算。
师:我们今天的研究就从一道一般点儿的题目开始,这道题你们是愿意听老师讲,还是自己先试试?
学生自主尝试笔算
3.交流算法。
做完后,请一位同学投影展示他的笔算过程,引导讨论交流:
(1)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所乘的积的末位写在哪儿?为什么要跟个位对齐?它表示的是谁与谁的乘积?
(2)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所得的积应该从哪一位写起?为什么?这个乘积表示的是谁与谁的乘积?
(3)最后将两次的乘积加起来,所得的结果又表示的是谁与谁的乘积?
4.选择探究.
(1)从下面的习题中任意选择一题进行笔算。
23×148 25×308
(2)交流讨论。
①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算法。
②比较:笔算时将三位数写在上面与两位数写在上面有什么不同?
③对这两种不同的书写格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明确:在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不管三位数的中间有没有0,我们都要把三位数写在上面,这样既不繁琐,过程中的乘积也不容易错位。
5.明晰算理。
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老师没有教,你们就会做了呢?
说明:当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时,想想以前的老办法,是我们学好数学的好方法。
三、练习提升,发展思维
1.判断下面四题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1) 2 1 3 (2) 6 0 4 (3) 2 4 8 (4) □ □ □
× 3 1 × 5 2 × 3 7 × □ □
8 5 2 3 1 4 8 8 0 7 6 9 9 8
要求:①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② 比一比,哪一组的判断速度最快,方法最巧妙。
2.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判断。
第(1)题 个位数判断法和估算法。
第(2)题 估算法。
第(3)题 重算法。
第(4)题 位数判断法。
明确:个位数判断法、估算法和位数判断法虽然可以快速地判断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结果是否正确,但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判断方法。当以上各种方法都无法正确判断时,就只有采用重算一遍的方法。
3.不计算,你能知道下面哪些答案肯定是错的吗?
478×24=9004 114×15=680
706×32=200302 309×21=6279
(1)抢答,并说说自己的判断方法。
(2)对于可能对,也可能错的,可以通过笔算验证。
4.课堂作业。
笔算下列各题:
114×25 46×308 *126×263
说明:最后一道题为选做题。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完成。
解决问题
实验小学平均每班向希望小学捐赠图书206本,全校32个班共捐赠图书多少本?
2 0 6
× 3 2
( ).....( )个班捐赠( )本
( ).....( )个班捐赠( )本
( ).....( )个班捐赠( )本
四、回顾反思,交流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