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应用练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绘制统计图。
读懂折线统计图反映的数据信息和变化规律,并进行简单地分析和预测。
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应用,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折线统计图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学习过程
(一)预学
课前你们对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了预学,现在让我们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发现。
(二)共学
汇报交流
1、汇报预学单上第一个问题。
生:小明将这个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成了一张统计图,我知道这是折线统计图。
汇报预学单上第二个问题。
(1)点的突破: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对数据进行了具体分析)
师:你是怎么知道4月5日是29摄氏度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得出我们需先找出横轴上对应的时间,再找出这个时间对应的纵轴上的温度。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8日的温度最高,6日的温度最低呢?
得出点的高低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
小结:在折线统计图中了解一个点的信息,既要看横轴上对应的数据,也要看纵轴对应的数据,相交的点就代表数量的多少。
(板书 点——数量的多少)
(2)线段的突破:
展示另一个学生作品(学生回答温度变化)
指名学生回答:
师:线段的往上,往下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生:往上(上升)代表数量增加,往下(下降)代表数量减少。
师:你能具体举例说说么?
生边说边比划。
师:仔细观察,除了往上,往下的线段,还有什么样的?
生:还有平的线段。
师:平的线段表示什么意思?
生:代表温度没有发生变化。
师:所以我们能通过线段的走势来判断数量的什么?
生:变化
(板书 线——数量的变化)
(3)陡缓的突破:
同样是上升的线段,他们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
生:从6日到7日温度上升了3摄氏度,7日到8日温度上升了9摄氏度。
师:如果不计算你还能看出来吗?上升3摄氏度和上升9摄氏度这两条线段的倾斜程度有什么不一样呢?
引导学生得出线段的陡和缓。
板书:陡——快,缓——慢(指着课件:陡就表示温度变化快一些,缓就表示温度变化慢一些)
小结:线段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楚数量的变化以及变化的趋势。
从这个折线统计图中不仅看到了点,还看到了点与点之间的线,发现点能告诉我们数量的多少,线段能告诉我们数量的变化以及变化趋势,折线统计图告诉我们这么多信息,老师觉得折线统计图会说话。
3、画一画
(1)课件出示张小楠6~12岁的身高数据统计表。
师:从表格中我们看到他12岁时长到了144厘米,是不是“蹭”一下就长这么高了 他的身高究竟是怎么变化的,请你根据统计表试着画出折线统计图,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2)教师巡视,选取作品展示:
呈现画的不规范的和规范的进行比较讲解。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要画一个完整的折线统计图,第一步要描点,第二步要连线看趋势。第三步标数据。
课件再一次呈现画折线统计图的过程。
(板书:描点—连线—标数据)
(4)根据这幅折线统计图,你们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并解答。
让学生在读懂折线统计图反映的数据信息和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地分析和预测。
(三)练学
学生独立完成书本练习四第4题,完成后小组讨论交流。
根据城南家电商场去年各月销售电冰箱的情况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回答如下问题:
这家商场去年销售的电冰箱哪个月最多,哪个月最少?销售量在100台以上的月份有哪些?
电冰箱的销售量哪个月增长最快,哪个月下降最快?你能试着解释原因吗?
从图中你还能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
(四)拓学
1、感受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折线统计图?跟大家来分享一下。展示学生收集的作品。
生活中处处都隐藏着折线统计图,我们来看看爱跳绳的小红在生活中发生的故事。
2、小红比较胖,为了减肥,小红选择了她喜欢的运动跳绳来锻炼身体,有一天,小红运动完出了汗,不记得及时增添衣服,一不小心就感冒了,这是小红体温变化情况(课件出示),请你根据给出的信息,判断是哪一幅折线统计图符合要求。并说出为什么?
生:第二幅,…
课后作业。
收集自己从一年级开始每年体检的身高数据,先填写统计表,再完成折线统计图,并尝试分析身高变化情况。
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
点——数量的多少
线——数量的变化 陡—快 缓—慢
描点—连线—标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