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练习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练习》
【教学要求】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的理解,加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三年级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交流讨论的能力,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理知识,强化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学生:一副三角板,两个平行四边形纸片,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纸片、小剪刀;(2)教师:交互式一体机、多媒体课件,课堂练习纸。
【设计理念】
本节课既要帮助学生整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及梯形的相关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又要帮助学生理清几种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为以后的教学做好铺垫。在教学设计中,我遵循以生为本、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原则,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所学内容,并通过课堂练习来巩固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通过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有意识地加强了三角形、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所学知识能由点连成线,由线结成面,真正建构知识的网络结构。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本单元,我们主要认识了哪几种平面图形?
本节课,我们就针对这几种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来做个“整理与练习”。(板书课题)
2、 自主建构,形成网络。
(一)整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1. 在认识三角形的过程中,我们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
(特征、底和高、三边关系、内角和、分类、特性)
讨论:针对三角形的这六个问题,同桌或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2.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1) 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练习: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
(2) 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怎样画三角形的高?
练习:完成《课堂练习1》第1题:画出这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3) 三角形的三条边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试分别举出能围成三角的三条线段和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
(4)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我们是通过哪些方式探索出来的。
练习:三角形中,已知∠1=42°, ∠2=68°, ∠3 =( )°。
(5) 本单元,我们学习过哪些三角形?它们是按什么标准怎样分类的?
(6)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3. 练习:
(1) 判断并说明理由:
(2) 操作:同桌合作:用两个完全相同三角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二)学生自主整理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
1.小组交流:关于平行四边形,你知道哪些知识?
2.学生汇报整理。
3.学生操作并思考:
(1)用一条线段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2)用一条线段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梯形。
(3)用一条线段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相等的梯形。
(三)学生自主整理梯形的相关知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填空,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1)用一段15厘米用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 )厘米。
(2)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5°,另一个锐角是 ( )° 。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它的一个底角是 ( )° 。
2.
在左边的平行四边形中,与8厘米的底相对应的高是( )厘米;与6厘米的高相对应的底是( )厘米。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选择:
(1)把一个三角形从一个顶点用一条线段分成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
A、比90°小 B、比90°大
C、可能等于90°,大于90°或小于90° D、还是180°
引导画图,分析选择的理由。
(2)下列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正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梯形 D.平行四边形
4.操作并思考: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图形,再通过平移得到一个长方形。
同桌讨论,然后画一画、剪一剪、移一移。
(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5.全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