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鲁教版选修《春江花月夜》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高中鲁教版选修《春江花月夜》课件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29 14:5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学习目标及要求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讲解结合课堂讨论,能身临其境能够欣赏诗的景物美、领悟诗的哲理美、感受诗歌的情韵美。
基本要求
背诵本诗,体会其写景、抒情、说理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初唐后期著名诗人,扬州人,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让世人为之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春江花月夜》可谓是“诗中的诗,顶峰上
的顶峰”(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享有“孤
篇压全唐”的美誉,张若虚也因为这一首诗“孤
篇横绝,竟为大家”。

【古今评说】思考:
(1)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
哪个意象是全诗的纽带,围绕这个意象梳
理出诗的结构。
(2)全诗可分为几个层次? 升起月——高照——西斜——坠落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月下的春、江、花,月是诗中生命的纽带,统摄全诗。 全诗紧扣标题的春、江、花、月、夜来写,而又以月为中心,春、江、花、夜都是在月光下展现出来的。全诗以月升起,以月落结。开篇八句点题:将春、江、花、月、夜逐字吐出;最后八句收题:将春、江、花、月、夜逐字抹倒收回。中间由景生情,转情换意,蝉联而下,若断若续,缠绵悱恻,章法灵活而不紊乱。诗情围绕着明月的初升---高悬---西斜---下 落的过程而展开。为什么说“月”是全诗的灵魂?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小结:明月初渐高的景象,境界开阔,富有气势。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小结:皓月当空,展开对宇宙与人生
的遐想。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小结:明月西下,抒写游子思妇于明月之夜的相思离别之情。 讨论:月的意蕴非常的丰富,单单是
本诗就表达了多种感情,结合诗句谈
谈都表达了那些感情?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美丽之月皎皎空中孤月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别离愁苦之月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永恒时空之月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千里相思之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乡思之月月 亮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
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意境优美含蓄。全
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
写,以月为主体,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
全诗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
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体现出春江花
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李白 《把酒问月》
青天明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代答闺梦还(五言排律)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