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下语文课时作业 13 最后一次讲演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诬蔑(wū) 彷徨(páng) 挚爱(zhì) 鉴定(jiàn)
B.捶击(chuí) 趋势(qū) 开辟(pì) 阐述(chǎn)
C.赋予(fù) 枷锁(jiā) 召唤(zhāo) 膏药(gāo)
D.卑鄙(bǐ) 生涯(yá) 署名(shǔ) 诞生(dàn)
2.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C.这里不过是拉开了维幕的一角而已。
D.近些年来,骤然掀起一股长江考察热。
3.下列成语中运用有错的一项是( )
A.闻一多先生作为一个学者,研究古代典籍锲而不舍,孜孜不倦。
B.面对在课堂上公然睡觉的学生,张老师气冲斗牛,勃然大怒。
C.对待同样一件事情,双方的观点迥乎不同。
D.千万不能挑拨离间,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B.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交通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項是( )
A.婉约派和豪放派是宋词两大流派,其中婉约派词作情思细腻,语言华美,代表词人有晏殊、李清照;而豪放派则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如苏轼就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
B.“他们的头不是向右俯,就是向左歪。他们有一只眼睛凹在里面,另一只眼睛直冲着天顶,外衣上装饰着太阳、月亮、星球的图形。”这段文字是英国著名讽刺小说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讲述英国船医格列佛流落到慧国的的事。
C.鲁迅,原名周树人,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的伙伴双喜、阿发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事情。
D.《父母的心》《海燕》《老人与海》《威尼斯商人》四篇文章,除《威尼斯商人》是戏剧以外,其他三篇都是小说,作者分别是日本的川端康成,苏联的高尔基,美国的海明威,英国的莎士比亚。
6.“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7.《羚羊木雕》的中心意思是( )。
A.写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
B.写“我”将羚羊木雕送给万芳,表现了少年朋友珍惜友情的心灵世界。
C.写“我”送羚羊木雕后,被迫反悔,表现了父母虽爱儿女,但不了解少年心理,重财轻义的狭隘思想。
D.写“我”将羚羊木雕送给朋友及被迫反悔的经过,赞美少年朋友忠诚无私的友爱,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少年之心,尊重他们之间的友谊。
二、复合题(共2小题;)
8.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克隆绵羊“多利” 1997年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威尔莫特等人的研究成果: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1996年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a)“多利”__________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_________“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_______是“克隆羊”。 “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它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核。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1).“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下列文字为文中(a)处的原文,但改变了本来的程序,请重新调整语序。①手术完成之后,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刺激换核卵,让“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与“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核相互协调,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分裂、发育而形成胚胎的过程。②与此同时,从怀孕三个月的“芬多席特”六龄母羊的乳腺细胞中取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③威尔莫特等学者先给“苏格兰黑面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④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⑤得到卵之后,立即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⑥到去年7月,这只“护理”体外形成胚胎的母羊终于产下了小绵羊“多利”。正确的语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关联词是( )。
A.不是……就是……所以
B.不是……而是……因此
C.不仅……而且……因而
D.如果是……而不是……就
(3).“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三小题。
①“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 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②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 1896 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1).文段中的画线句①在句式方面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文段中的画线句②表现了邓稼先什么精神品质?
(3). 文段中引述作者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歌曲有什么作用?
答案
1 C
【解析】
“召”应读zhào。
2 C
【解析】
C 项“维幕”应写为“帷幕”。
3 B
【解析】
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用在此处语意不符。
4 A
5 A
6 A
【解析】
考查重要语句的深刻内涵。需要读懂原文的其他情节内容。“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从上下文考虑,这是母亲煞费苦心,“躲出去”是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是担心儿子做出“傻事”。联系原文内容才能答全面准确。
7 D
【解析】
【分析】本文并不仅仅是写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也不是简单表现少年朋友珍惜友情的心灵世界,本文虽然表现了对父母重财轻义的批评,但最主要的是赞美少年朋友忠诚无私的友爱,尊重少年之间的友谊,父母要理解
【点评】考查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分析能力
8 (1)
③⑤②①④⑥
(2) B
(3)
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引起了轰动,主要原因有二:—是它标志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二是它既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也可能成为人类的凶兆,也就是说,它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造成危害
9 (1)
画线句式排列整齐,形成一股气势,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
表现了邓稼先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
(3)
这首歌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呼应开头,高度赞扬了他的伟大贡献。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