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章节测试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度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章节测试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09 23:2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章节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常用智能手机是通过指纹开关S1或密码开关S2来解锁的,若其中任一方式解锁失败后,锁定开关S3均会断开而暂停手机解锁功能,S3将在一段时间后自动闭合而恢复解锁功能.若用灯泡L发光模拟手机解锁成功,则符合要求的模拟电路是
A. B.
C. D.
2、一个不带电物体甲与带正电的物体乙接触,不正确的说法是(  )
A.甲获得质量带正电
B.乙获得电子,正电量减少
C.甲失去电子带正电
D.乙获得电子数等于甲失去的电子数
3、下列图中,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则接线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4、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哪个电路中三个电灯是并联的(  )
A. B.
C. D.
5、甲、乙两个轻质小球,若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排斥甲小球,而甲球和乙球相互吸引,则乙小球(  )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B.电流表可以直接连在电源两极上
C.长度相同的两根铝线,粗的比细的电阻大
D.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
7、小安学校的教学楼有东、南、西、北四扇大门,放学后要求都要将门关上。平时传达室的张师傅住在南门,每天都要跑三个地方检查门是否关上,非常辛苦。小安学了电学知识后为减轻张师傅的工作量,设计了一个电路图,即三个门中只要有门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则代表该扇门的指示灯就会发光。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V,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L1两端电压为1V B.L1 两端电压为2V
C.L2两端电压为2V D.L1和L2两端电压之和为4V
9、在探究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时用了图中的某个电路,L1和L2规格相同,L3与L1规格不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A1为0.3A,A2为0.15A,A3为0.45A。测量时的电路图应是(  )
A. B.
C. D.
10、如图新型落地扇有一个电源开关S1,闭合S1,电动机正常作,其内部还有个防倾倒开关S2,S2处于常闭状态,当落地扇倾斜时S2能自动断开,使电动机停止工作,图中电路中符合这一功能的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如图,将一块有机玻璃板架在两本书之间,用干燥的丝绸在玻璃板上摩擦后,看到玻璃板下方的小纸屑在玻璃板下“跳舞”。玻璃板由于摩擦带电,具有   的性质,小纸屑被玻璃板吸附后又弹开是因为   。
2、如图用一段细铁丝和饮料吸管做成的静电实验,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一个泡沫小球靠近吸管一端,发现吸管自动靠近小球,这说明泡沫小球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带电;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吸管一端的附近,观察到吸管被排斥,这说明:吸管带   (选填“正”或“负”)电荷,用餐巾纸摩擦时,吸管   (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3、如图甲所示电路,当开关 S 闭合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其中a 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   (选填“电源”、“L1”或“L2”)的电流,b 电流表的读数应为   A,则通过 L2 的电流为   A。
4、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1断开,S2、S3闭合时,能够发光的小灯泡有   ;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两个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均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灯L1的电流是   A。
5、有些绒毛玩具的外衣是采用“静电植绒”技术制作的:事先给布面上涂上带电的胶,再给绒毛带上电,绒毛就会飞向胶布,这是因为胶布和绒毛上带异种电荷互相   ,如果绒毛运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则说明绒毛带的是   电荷。
三、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21分)
1、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其定义式为,其中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A),表示在时间(单位为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单位为库仑(C)。
(1)已知在内通过某段导线横截面积的电子数为个,单个电子的电荷量为,求导线中的电流;
(2)如图所示,是横截面积为、长为的一段粗细均匀的导体。两端加一定的电压后,设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度大小为,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为。请用题中所给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出导体中的电流。要求写出具体过程。
2、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开关S接到a时,电压表示数为9V,开关S接到b时,电压表示数为4V,求:
(1)电源电压;
(2)灯L2两端的电压;
(3)灯L1两端的电压。
3、小明同学按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已知电源由四节新干电池组成。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和A2的指针均指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则L1、L2的电流各是多少?电源电压及两电压表V1、V2示数是多少?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24分)
1、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2)电流表应    (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    点。
(3)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
(4)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写出关系式即可)。
(5)下表是小亮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灯泡得出的实验数据,他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请指出小亮的探究过程的两点不妥之处:
A点的电流IA B点的电流IB C点的电流IC
0.18A 0.18A 0.36A
①   ;
②   。
2、图中,甲图是小米同学设计的探究并联电路电流关系的电路图,图乙是她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
位置 A B C
电流I/A 0.24 0.30 0.54
(1)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让电流表测量A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
(2)测出A、B、C处电流如上表所示,由此得出结论   (表达式)。
(3)某同学说该实验存在不足,请谈谈你的一种改进方法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开关S1或开关S2均可接通电路,所以S1、S2并联,开关S3断开手机解锁功能暂停,说明S3位于电路干路.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得出三个开关的位置和连接方式,判断即可。
2、【答案】A
【解析】【解答】一个不带电的甲物体,接触带正电的乙物体,因为正电荷不会移动,所以是甲的负电荷移动到乙物体,导致甲显示带正电,乙的正电被一部分负电荷中和,所以正电量减少,乙获得的负电荷等于甲失去的负电荷,故A错误,BC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正电荷不会移动,负电荷会移动,电中和来分析。
3、【答案】C
【解析】【解答】A.图中滑动变阻器使用了上面两个接线柱,将金属杆接入电路,即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滑片右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仍然为零,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滑动变阻器使用了下面两个接线柱,整个电阻丝全部接入了电路,滑片移动,连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不变,电阻不变,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滑动变阻器的左半段电阻丝接入电路,滑片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电阻变大,C符合题意。
D.图中滑动变阻器的右半段电阻丝接入电路,滑片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电阻变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滑动变阻器连接时要一上一下,滑片远离下面的接线柱,电阻变大。
4、【答案】C
【解析】【解答】A.由于电压表相当于开路,电流表相当于导线,所以此电路中电流表短路,且是一个串联电路,A不符合题意;
B.由于电压表相当于开路,故此电路中的三个灯泡串联,B不符合题意;
C.由于电流表相当于导线,故该电路中的三个灯泡并联,C符合题意;
D.由于电压表相当于开路,故此电路中的三个灯泡串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并联电路是指将所有用电器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再连入电路的两点间而组成的电路。
5、【答案】D
【解析】【解答】若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其排斥甲小球,故甲带正电,而甲球和乙球是相互吸引,乙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因为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故乙可以不带电,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带电体的性质是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答案】D
【解析】【解答】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A不符合题意;
B.电流表电阻极小,若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则会产生很大的电流,烧坏电源。故不允许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B不符合题意;
C.同种材料的导体长度相同,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故长度相同的两根铝线,粗的比细的电阻小,C不符合题意;
D.在闭合的回路上施加电压,从而驱动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电荷间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阻大小和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7、【答案】D
【解析】【解答】A.断开东、西、北门任何一个开关,与其相连的灯泡都不发光,A不符合题意;
B.东、西、北门都闭合时,三个灯都不发光,断开东、西、北门任何一个开关,灯泡都发光,B不符合题意;
C.断开东、西、北门任何一个开关,都不影响三个灯泡正常发光,C不符合题意;
D.当开关全部闭合时,三个灯泡全部被短路,不发光,当东、西、北有一个开关断开,该灯被接通发光,两个开关断开,就是两个灯发光,依此类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三个门中只要有门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则代表该扇门的指示灯就会发光;结合题目给出的电路的要求,结合选项设计电路即可。
8、【答案】B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L1、 L2串联,电压表测量L2两端的电压,则L2两端电压为1V,由串联分压可知U1=U-U2=3V-1V=2V
故答案为:B。
【分析】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和。
9、【答案】B
【解析】【解答】A.A为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而三只电流表读数不同,A不符合题意;
B.B为并联电路,L3与L1规格不同,A1测L1、A2测L3、A3测干路,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A1为0.3A,A2为0.15A,A3为0.45A,符合并联电路电流规律,B符合题意;
C.C为并联电路,L1和L2规格相同,电流相同,而三只电流表读数不同,C不符合题意;
D.D为并联电路,A2测干路电流,示数应该最大,而A2的示数最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确定两灯泡的连接方式,根据各电流表的示数关系判断出两灯泡的规格是否相同以及位于干路和支路的电流表,据此结合选项得出答案。
10、【答案】C
【解析】【解答】ABCD.由题意可以得出,当开关S1和S2同时闭合时,电动机工作,当开关S2断开时,电动机就停止工作,因此两开关应该为串联关系,ABD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多个开关共同控制用电器时,开关和用电器串联。
二、填空题
1、【答案】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析】【解答】有机玻璃与丝绸反复摩擦后,由于发生电子的转移,使有机玻璃带电荷;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小纸屑被吸引。
有的纸屑接触玻璃板后“弹开”,是因为这些纸屑也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缘故。
【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答案】不一定;正;失去
【解析】【解答】带电体除了吸引带有异种电荷的物体外,还可以吸引不带电的物体,所以不能判定物体是否带电。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吸管被排斥,这说明:吸管带的应该是与玻璃棒相同的电荷,故带电吸管带正电;吸管带正电是因为失去电子。
【分析】带电体除了吸引带有异种电荷的物体外,还可以吸引不带电的物体。
3、【答案】L1;1.2;0.9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两灯并联。电流表a测L1的电流,电流表b测干路电流。所以电流表a的量程是0~0.6A,即0.3A,电流表b量程是0~3A,即1.2A。所以L2的电流。
【分析】首先分析电路连接方式和电流表测量的电流。然后由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求解。
4、【答案】;0.8
【解析】【解答】当开关S1断开,S2、S3闭合时,灯泡 被短接,所以只有灯泡 发光。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 、 并联,两个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均如图乙所示,所以电流表 所测的干路电流是1A,使用大量程;电流表 所测的 电流是0.2A,使用小量程。则通过灯L1的电流是
【分析】当开关S1断开,S2、S3闭合时,结合电流的流向判断灯泡的亮暗;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两个灯泡并联,结合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求解即可。
5、【答案】吸引;负
【解析】【解答】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绒毛就会飞向胶布,这是因为胶布和绒毛上带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导致的。
电子的运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如果绒毛运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则证明绒毛带的是负电荷。
【分析】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三、计算题
1、【答案】(1)解:已知在内通过某段导线横截面积的电子数为个,单个电子的电荷量为,通过导线的电荷量
导线中的电流
答:导线中的电流是;
(2)解:如图所示,因为导体中的自由电荷的速度为,则电荷移动距离所用的时间为
其体积为,则通过导体某一截面的自由电子数为,该时间内通过导体该截面的电量
根据电流的定义式,解得
【解析】【分析】根据电流定义式可求导线中的电流。
(2)先计算出t秒内通过导体某一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然后再算总电荷量,结合电流定义式可证明出电流强度的微观表达式。
2、【答案】(1)解:由图知,当开关S接到a时,两灯泡串联,电源电压U=9V
(2)解:当开关接到b时,两灯泡仍串联,灯L2两端的电压U2=4V
(3)解:灯L1两端的电压U1=U-U2=9V-4V=5V
【解析】【分析】(1)当电压表和电源两极连接时,电压表的示数就是电源电压;
(2)电压表和用电器并联时,电压表的示数就是用电器的电压;
(3)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3、【答案】解:因为开关闭合后,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L2中的电流,电压表V1,V2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当电流表A1的示数等于A2的示数,电流表A1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示数为1A,即干路电流I=1A,电流表A2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A,即通过L2的电流I2=0.2A;则通过L1中的电流为
由于电源由四节新干电池组成,则
由于V1,V2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所以电压表V1、V2的示数与电源电压相等,为6V。
答:L1,L2的电流分别是0.8A、0.2A;电源电压及两电压表V1,V2示数都是6V。
【解析】【分析】分析电路结构,两个灯泡为并联关系,电压相等,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L2的电流,结合并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求解即可。
四、实验探究
1、【答案】(1)断开
(2)串联;C
(3)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0.24
(4)
(5)用的是同规格的灯泡;只有一组实验数据
【解析】【解答】(1)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断开。
(2)电流表应串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由电路图可知,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C点。
(3)闭合开关,由图乙所示可知,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这是由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造成的;由如图丙所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4A。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支路电流的和,即
(5)由题意可知,小亮同学使用的灯泡规格相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只测出了一组实验数据,由于使用的灯泡规格相同,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为得出普遍结论,应使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
【分析】(1)电路连接时,开关要断开;
(2)电流表和所测量的位置测量;测量干路电流时,串联在干路上;
(3)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时,指针反向偏转;根据指针位置,测量电流;
(4)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时,选择不同规格的用电器,进行多次实验可以探究普遍性。
2、【答案】(1)
(2)
(3)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次实验
【解析】【解答】(1)电流表与待测电路串联,让电流表测量A处的电流,则电流表与L1串联,如图所示:
(2)由表中数据可知,A处的电流与B处的电流之和等于C处的电流,即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也就是
(3)为了得出普遍规律,实验时应采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分析】(1)电流表与待测电路串联。
(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
(3)为得出普遍结论,实验时应采用不同规格的实验器材进行多次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