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与机械章节练习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与机械章节练习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10 07:5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与机械章节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省力的是()
A.用羊角锤起钉子 B.用撬棒撬物体
C.用起子起瓶盖 D.用钓鱼竿钓鱼
2、对力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B.一个力必须有两个物体
C.物体间不接触,就不会有力的产生
D.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如图,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若实验时在杠杆的左端悬挂一个物体,右端用弹簧秤拉着,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手拉着弹簧秤缓慢地沿图中虚线的位置1移动到2(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秤的示数()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
D.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罗老师用加装了杠杆装置的压缩空气引火仪来演示实验,她将一小团硝化棉放入厚玻璃筒内,握住杠杆的A端迅速向下压,棉花被点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杠杆是费力杠杆
B.该杠杆是省力杠杆
C.向下压活塞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在B点竖直向下压比在A点竖直向下压省力
6、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 B.自行车轴承中装有滚珠
C.自行车轮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纹 D.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闸皮
7、以下有关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系
B.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
C.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一个物体受力作用,可能只有受力物体而没有施力物体
8、如图是自行车示意图,根据你对自行车的认识,你认为自行车在设计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B.自行车的车龙头相当于是一个轮轴,起到省力的作用
C.自行车前轮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是滚动摩擦力
D.自行车后轮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是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9、如图所示,均匀木棒AB长1m,水平放置在OO'两个支撑点上。已知AO、O'B长度均为0.25m,若在B端竖直向上施力稍微拍起一点距离,需要用力10N;若在B端竖直向下施力稍微压下一点距离,需要用力()
A.10N B.20N C.30N D.40N
10、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用力捏车闸是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
B.乙图,滚动轴承内圈与外圈之间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了摩擦力
C.丙图,冰壶运动员在刷冰时,使冰面刷得有坡度,从而冰壶滑得快
D.丁图,滴加润滑油是使接触面之间形成油膜来减小摩擦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铁丝,在中点用细线悬挂起来,铁丝恰好水平平衡,若把其右端对折起来,如图所示,则细铁丝   (选填“水平平衡”“左端下降”或“右端下降”).
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由此可算得该物体的质量为   kg。
3、张阳用10N的水平力推着重为100N的小车,但没有推动,这时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是   N;改用15N的水平力推着小车在水平地面上以0.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是   N;当他仍用水平力以1m/s的速度推着该小车在同一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他所用的推力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N.
4、小明用如图所示方式握住瓶子,瓶子静止不动,手对瓶子的摩擦力的方向为   ,当手握瓶子的力增大,瓶子仍然静止不动,此时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大小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所示是“开门”体验力的三要素示意图,A、B、C三点力的大小相等.比较A、B两点,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有关;比较A、C两点,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均选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
三、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21分)
1、一条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00N,一个模具的质量为10kg,用这条绳子一次最多能吊起几个这样的模具?
2、杠杆平衡时,动力F1的大小为20牛,动力臂l1为0.3米,阻力臂l2为0.2米,求阻力F2的大小。
3、某工厂要把质量为150kg直径为60cm的汽油桶用人力把它从室外滚至室内,进门时遇到一级高20cm的台阶,工人师傅要把这只油桶翻上这一台阶至少要用多大的力?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24分)
1、小明用如图所示刻度、质量分布都均匀的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目的是   。如发现杠杆左端偏低,则可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2)当杠杆水平平衡后,如图所示,在左侧第2格上挂3个相同钩码(每个钩码重0.5N),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则应在右侧第3格上挂   N钩码,之后保持悬挂点位置不变,左右两边再各增加1个钩码,杠杆将   (选填“不动”、“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
(3)去掉右侧钩码,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   (增大/减小/不变)。
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的原理是    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时,小明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木块放置情况 木板表面情况 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平放 木板 6 1.2
2 平放 木板 8 1.6
3 平放 木板 10 2.0
4 平放 木板上铺棉布 6 1.8
5 平放 木板上铺毛巾 6 3.0
(2)分析上面表格哪些序号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①   
②   
(3)小明在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像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像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   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2N,则木块所处的运动状态是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A、用羊角锤起钉子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撬棒撬物体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用起子起瓶盖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用钓鱼竿钓鱼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杠杆的分类:①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②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③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为等臂杠杆。所以判断是否省力时,首先得判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
2、【答案】C
【解析】A.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一个力一定有施力物和受力物,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物体间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例如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等于重力的作用,这些物体不管与地面接触与否,C错误,符合题意;
D.力的作用效果之一便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现象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3、【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弹簧秤在从位置1移动到2的过程中,其力臂先增大后减小,因此弹簧秤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杠杆平衡时,仅减小动力臂时,动力变大。
4、【答案】C
【解析】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磁铁吸引铁钉),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答案】B
【解析】A.图中动力作用在杠杆的A端,活塞对杠杆的力为阻力,该杠杆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A不符合题意;
B.图中动力作用在杠杆的A端,活塞对杠杆的力为阻力,该杠杆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B符合题意;
C.向下压活塞时,消耗了机械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筒内空气的内能,C不符合题意;
D.由图知,在B点竖直向下压与在A点竖直向下压相比,动力臂变小,而阻力、阻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动力变大,即费力一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使用杠杆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是省力杠杆。
6、【答案】B
【解析】A.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A不符合题意;
B.自行车轴承中装有滚珠,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力,B符合题意;
C.自行车轮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C不符合题意;
D. 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闸皮,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 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7、【答案】A
【解析】A.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A符合题意;
B. 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平衡力,B不符合题意;
C.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不受力时,物体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C不符合题意;
D. 一个力的产生,必须同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要完整的描述一个力,需要知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要探究每一个因素对力的影响,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8、【答案】D
【解析】A.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支点在轴心,阻力作用在轴上,动力作用在轮上,轮半径大于轴半径,即车龙头是一种轮轴,可以起到省力的作用,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车前轮在行驶过程中不停滚动,受到的是滚动摩擦力,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后轮在行驶过程中要向后转动,给地面一个向后的摩擦力,地面同时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力的方向都与物体相对于地面的运动趋势和运动方向相反。
9、【答案】C
【解析】由于重心在木棒的中心,抬B端时,支点为O,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G (0.5m-0.25m)=10N×0.75m
解得G=30N
压B端时,支点为O',此时有F 0.25m=30N×0.25m
解得F=30N
故答案为:C。
【分析】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结合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求解即可。
10、【答案】C
【解析】A.紧急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机器安装滚珠轴承是利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冰壶运动中,冰壶运动员在刷冰时,使冰面部分熔化成水,这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故错误,符合题意;
D.往门轴的合页加润滑油,这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来减小摩擦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减小摩擦力可以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压力和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的方式来减小。
二、填空题
1、【答案】左端下降
【解析】因为铁丝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左l左=F右l右;
将右端铁丝弯折,右端铁丝的重心将向左移动,此时杠杆右边的重力不变、力臂l右却减小,而左边的力和力臂不变,所以,
F左l左>F右l′右,
所以杠杆左端下降,右端上升.
【分析】结合杠杆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大小,求解两侧动力、动力臂的乘积和阻力、阻力臂的乘积,谁的乘积大就往哪边偏。
2、【答案】1.4;1.43
【解析】读数可知,弹簧测力计将1N分成了5份,其分度值就是0.2N,故其示数为1N+0.2N×2=1.4N
根据G=mg得m= ≈1.43kg
【分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即可;结合物体的重力和g,相除求解物体的质量。
3、【答案】10;15;等于
【解析】小车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受到的是平衡力,故阻力和推力相平衡,故阻力为10N,当小车匀速直线运动的时候,小车收到的 力也是平衡力,故此时摩擦阻力和推力也是平衡力,故摩擦阻力为15N,无论小车以多大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受到的力都是平衡力,所以二力平衡,摩擦阻力依然等于推力。
故答案为:10;15;等于
【分析】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时候,说明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
4、【答案】竖直向上;不变
【解析】握住瓶子悬空静止不动,因此瓶子处于平衡状态,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和瓶子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当手握瓶子的力增大,瓶子仍然静止不动,瓶子仍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重力大小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
【分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的同一直线上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物体、同一直线。
5、【答案】方向;作用点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从图中可看出,A. B两点在门的不同侧,A. B两点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A. C两点在门的同一侧,A. C两点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有关。
三、计算题
1、【答案】解:一个模具受到的重力:
G=mg=10kg×10N/kg=100N,
这条绳子一次最多能吊起模具的数量:
n= =20个.
【解析】知道一个模具的质量,根据G=mg求出一个模具的重力,又知道一条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进一步求出这条绳子一次最多能吊起的模具数量.
2、【答案】解: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 l1 =F2 l2 知道,阻力的大小
阻力F2的大小30N
【解析】根据杠杆上的力臂和动力的大小,结合杠杆平衡条件计算阻力。
3、【答案】解:如图,
支点为O,阻力为G,阻力臂为LOC,LOD=20cm,
G=mg=150kg×10N/kg=1500N.
过支点O,画直径OA,过A做OA的垂线,沿该方向用力最小(最省力)
∵直径LOA=60cm,
∴LOB= LOA= ×60cm=30cm,
∴LOC= = = cm
=20 cm,
∵FLOA=GLOC,
∴F= = =707N
【解析】此题是求杠杆最小力的问题,已知支点、阻力和阻力臂,只需找出最长动力臂的动力作用点即可,可根据这个思路进行求解.
四、实验探究
1、【答案】(1)水平;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方便测量力臂;右
(2)1;顺时针旋转
(3)增大
【解析】【解答】(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方便测量力臂,如发现杠杆右端偏高,则可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3G×2L=G′×3L
所以G′=2G=2×0.5N=1N
即应在右侧第3格上挂的钩码重力为1N。
当保持悬挂点位置不变,左右两边再各增加1个钩码,则4G×2L<3G×3L
所以杠杆右端下沉,杠杆将顺时针旋转。
(3)将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时,阻力、阻力臂不变,动力臂逐渐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动力逐渐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将逐渐增大。
【分析】(1)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大小,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2)设杠杆一格的长度是L,一个钩码重是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钩码重力,并根据钩码的变化判断杠杆的平衡情况。
(3)分析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时力臂的变化,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
2、【答案】(1)二力平衡
(2)压力;接触面越粗糙程度
(3)2.3;静止
【解析】【解答】(1)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时,利用二力平衡原理;(2)根据表格数据,比较1,2,3次实验,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比较1,4,5次实验,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3)当拉力为2.3N时物体被拉动,所以拉动物体需要2.3N的水平拉力,当拉力为2.2N时,物体没有运动,是静止状态。
【分析】(1)测量摩擦力时,由于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摩擦力相等,利用二力平衡原理;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有关,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