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沙沙》教学设计
一、学科
音乐
二、年级
一年级
三、课题
《小雨沙沙》
四、课时
共1课时
五、教材分析
《小雨沙沙》是人音版,一年级下册,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它以生动的歌词,轻快的节奏,流畅的旋律为我们展现了一副“小雨沙沙”和“种子说话”的美好画面。同时,又向孩子们渗透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并启迪孩子们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六、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好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都很强。他们已能用自己的声音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进行模仿,也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
七、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
2.通过与他人合作表演,从中体验歌表演的乐趣,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
3.启发学生为歌曲配伴奏,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对生活,对大自然热爱。
八、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带上感情,自信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是在课堂上能主动的参与互动教学并在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九、教法
《音乐课程标准》中把学生的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音乐。结合教材及学生的特点,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利用了多媒体,钢琴,沙锤和一些小奖品来辅助教学。同时,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模仿教学法,对比法,听唱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歌曲。
十、学法
我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倡导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学歌曲及各种生动的音乐表现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对音乐艺术的想象和创造力。
第一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师生问好2、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3、聆听“下雨”的声音,区分大小雨的声音大小,复习音乐中的强弱对比。并贴上沙槌、强弱记号。 师生问好、生生问好。模仿四组动作(笑脸、种子、出土、长大)听出下大雨跟下小雨是发出的声音大小,复习音乐中的强弱对比。
二、新课学习 聆听《小雨沙沙》的旋律,找出“沙沙沙”出现了几次?分别在哪儿出现的?聆听老师的《小雨沙沙》的旋律,中“沙沙沙”有什么不一样?跟老师一起用沙槌、听音乐表示出“沙沙沙”聆听歌曲提问:歌曲中谁在说话?说了什么话?拍节奏先拍种子说的: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哟哟我要发芽。哎呀呀我要出土。哎哟哟我要长大。再拍全曲的歌词,最后找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拍。歌曲学唱跟钢琴一起一句一句教唱,注意强弱对比,演唱速度。抽查个别同学演唱。小组对唱。跟音乐伴奏演唱。加沙槌伴奏演唱。动作学习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中的动作用在种子说的: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哟哟我要发芽。哎呀呀我要出土。哎哟哟我要长大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春天音乐会需要沙槌伴奏、舞蹈表演、歌唱。 1、学生:“沙沙沙”出现了2次。分别在,第一、二句的后两小节。学生:强弱的不一样。学生:种子在说话,“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哟哟我要发芽。哎呀呀我要出土。哎哟哟我要长大”
三、情感 升华 引导学生种子的成长离不开雨水的滋润,而他们也像一颗颗种子,在成长中离不开父母,离不开老师 ,所以,要孝敬父母 、尊敬老师。让学生学会用心来感受音乐,加深学生对本堂课的情感体验 。
四、作业设计 熟唱歌曲,能用乐器给音乐伴奏,并区分强弱。 熟唱歌曲,用舞蹈动作表现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