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 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
1.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用会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借助乘法算式想出除法算式的商。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语言表达以及收集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①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②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课件、计算卡片。
一、新课导入
师:王师傅今天要做很多包子,他现在已经做了24个,该怎么装呢?(出示例2图)
大家谈谈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观察并搜集信息)
生1:每屉装4个。
生2:可以装6屉。
二、探究新知
1.呈现例2放大图,讲述做包子的事。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我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该如何解决?
生1:每屉装4个,6屉装了多少个?
4×6=24(个)
生2:一共有24个包子,有6个屉,平均每屉装几个?
24÷6=4(个)
生3:一共有24个包子,4个装一屉,可以装几屉?
24÷4=6(屉)
2.观察上面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然后发言。
生1:相同点,这3个数没有变,还是24、4、6。
生2:运算方法不同,数的位置不同。
生3:条件和问题不同。
师:这一幅图能提出3个不同的问题,也就是能列出3个不同的算式,但是这个算式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巩固练习
1.例2后面的“做一做”。
第一题。先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计算的结果和用到的乘法口诀。使学生掌握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分别求两个算式的商。
第2题。这道题是让学生根据乘法算式求商,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填出除法算式的商,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说一说计算的结果和用到的乘法口诀。
2.教材“练习四”的第5题。
先组织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画面内容。(画面上有4组同学在参加比赛,每组有5个人,一共有20名同学)再让学生独立填一填乘法算式和相应的除法算式。然后让学生观察三道算式,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联系,计算的口诀是什么?
3.教材“练习四”第6题。
这道题是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分别把玩具口算卡贴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都是指名算一算:你想要什么玩具?计算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分别要求学生说一说。把玩具口算卡奖给算对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一些玩具口算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材“练习五”第7题。
先说明题目意思,分别用左边圈里的数除以4或6,把算得的结果填在右边圈中相应的格子中。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中相互交流。通过这两道题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①都是除以同一个数,被除数不同,所得的商就不同。②都是除以同一个数,被除数越来越小,商也就越来越小;被除数越来越大,商也就越来越大。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生1:运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商。
生2:乘法算式可以计算除法的商。
生3: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生4:除以同一个数,被除数越大商就越大。
五、课外作业
完成《课时掌控》对应练习。
水果各表示几?共有几组答案。
××=6
=( ) =( ) =( )
【答案】 1×2×3=6 1×3×2=6 3×1×2=6 2×1×3=6 2×3×1=6 3×2×1=6 2.23÷7=3……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