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9 20:3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qí jì yuán rùn gǎn tàn cún zài
qí guān hǎi shēn xùn sù lún chuán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4分)
呈现(chéng chěng) 光辉(huī hūi)
模型(mó mé) 颤动(chàn zhàn)
3.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锋力 功击 光芒 普通
B.迎接 长途 危险 必须
C.晚饭 汹猛 威武 阵静
D.形进 冰柱 诱人 变幻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中括号内。(4分)
【奇异 奇怪】
(1)这里景色( ),物产丰富,真是个好地方。
(2)大家都是怎么了,都不说话呢?我感到很( )。
【平静 宁静】
(3)在一片( )中,从林中传来的几声杜鹃叫格外清晰。
(4)我( )地接受了这个无法改变的现实。
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4分)
(1)喂猪的老头儿笑盈盈地在墙根那里靠着。(改变词语顺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把两个句子合并成一句,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择正确的说明方法。(4分)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1)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 ) ( )
(2)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
(3)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 ),在向前跑,后边( )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 )去了,大狗
也不见了。
(2)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 ),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 )很( )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二、阅读与理解。(27分)
(一)课内阅读。(15分)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 》。(2分)
2.认真读第1自然段,回答问题。(10分)
(1)这段话写了___、___、 ___、 ___和___几种动物,主要讲的是 (6分)
(2)你觉得哪种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有趣?(2分)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回答问题。(2分)
A.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火车还快。
B.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很快很快。
A和B两种说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认真读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3分)
(1)用“___”画出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海底植物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和___两方面。
(二)课外阅读。(12分)
植物会出汗(节选) 史军
炎炎夏日,踢完一场球赛,每个队员都已经是汗如雨下。如果这个时候,能得到大树的荫凉,那一定是件美事。不过,你知道吗,我们之所以能在大树下享受荫凉,也是因为大树在出汗降温呢!
我们人体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一旦温度上升,大脑就会发出赶紧出汗的指令,这时所有汗腺就开始工作,汗水就从毛孔里冒了出来。大树们出汗,通常是从叶片的气孔里冒出来的,不过,大树们出汗可不是为了降低体温,而是为了运输养料。
我们都知道,植物的根会吸收养料和水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植物是怎么把这些物资运输到十几米甚至上百米的树梢呢?想想看,如果你们家住在10楼,恰逢水泵坏了,你要花多大的力气才能把一小桶水送到家呢?
起初人们认为,大树是通过毛细作用来“提”水的。所谓毛细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水会顺着很细很细的管道向上“爬”,我们在家可以用一个比较细的玻璃管体验一下。玻璃管越细,爬升的高度就越高。可是,经过计算发现,以大树输送管道(维管束)的尺寸产生的毛细作用,根本无法把水分送到几十米高的地方。
实际上,大树使用的还真的是水泵。它们就是枝干顶端的那些叶片。叶子通过不停地向空气中释放水汽,迫使树干维管束的水分前来补充,这样节节传递,就像是把树根吸收的水分给抽了上来。因为跟蒸腾作用有关,这种特别的提升力就被称为蒸腾拉力。不过,这个供水系统究竟是如何常年运转的,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大拉力,到目前还是个谜。
那么大树一天要出多少汗呢?盛夏时节,每公顷加拿大白杨林每天都要从土壤中取出50吨水贡献到空气中去。对于白杨树这样的阔叶树来说,从根部吸进水分的99.8%都要蒸发掉,只有0.2%用作光合作用,在它们生长过程中,要形成1千克的干物质,大约需要从土壤中抽取300到400千克的水释放到空气中。相对来说,针叶树要节俭得多,每公顷油松每个月才会蒸腾掉50吨左右的水。
可以肯定的是,大树出汗会带走很多热量,所以我们才能享受到凉爽的树荫。出汗多的杨树林比松树林更凉爽,就是这个原因了。
1.认真读短文,整理重要信息。(6分)
(1)人出汗的目的是 。
(2)大树出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大树出汗会( )热量。
(4)夏天时,在( )树林里比在( )树林里更凉快。
像这样重要的信息你还能整理出两条吗?
2.认真读第5自然段,回答问题。(4分)
(1)“水泵”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5自然段中,你整理的重要信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针对第5自然段提一个问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树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口语交际与习作。(35分)
1.在下面的情境下,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5分)( )
A.依我看这事用不着发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时候自有应对的办法,过于焦虑,就是杞人忧天呀!
B.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法布尔先生就是这样严谨地对待实验,写出了长篇巨著《昆虫记》。
C.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见生长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2.按要求完成习作。(30分)
这学期你一定读了不少书,你最喜欢读哪本书?请你把这本书的作者、书的主要内容等整理出来,做成一张好书推荐卡。
要求:①格式不限;②要把这本书最吸引你的地方写明白。
参考答案
一、1.奇迹 圆润 感叹 存在 奇观 海参 迅速轮船 2.chéng huī mó chàn 3.B 4.(1)奇异(2)奇怪(3)宁静 (4)平静5.(1)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那里靠着,笑盈盈地。(2)海底不是没有一点儿声音的。 6.(1)列数字作比较(2)打比方(3)列数字 7.(1)凶猛似乎 哪里(2)一模一样 威武 镇静
二、(一)1.《海底世界》2.(1)海参 身体像梭子的鱼
乌贼 章鱼 有些贝类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2)示例:我觉得那些自己不动巴在轮船底下活动的贝类很有趣。 (3)示例:我更喜欢A这种说法,因为这样写更加具体,让我们知道它可以游多快,比普通火车还快呢! 3.(1)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2)色彩 大小
(二)1.(1)保持稳定的体温(或降低体温)(2)为了运输养料(3)带走(4)杨松 示例:第一条:那么大树一天要出多少汗呢?盛夏时节,每公顷加拿大白杨林每天都要从土壤中取出50吨水贡献到空气中去。 第二条:每公顷油松每个月才会蒸腾掉50吨左右的水。2.(1)枝干顶端的那些叶片 产生蒸腾拉力,调取水分(2)叶子怎么调动树里的水分?答:叶子通过不停地向空气中释放水汽,迫使树干维管束的水分前来补充,这样节节传递,就像是把树根吸收的水分给抽了上来。
(3)有人针对树叶调取水分这个供水系统是如何常年运转的做过研究吗? 3.我们更应该保护树木,因为它们,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凉爽,更美丽。
三、1.C 2.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