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德宏州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09 20:22:58

文档简介

德宏州2022届高三年级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文综地理部分
关中泥塑起源于明朝,有三大类型17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造型夸张、个性化突出、装饰华美、色彩艳丽喜庆、形态稚拙可爱(如图1),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关中泥塑滞销严重,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占,艺人们不得不调整产品生产以寻求新的市场。据此完成1-3题。
(
图1
)
1.关中泥塑能在众多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是得益其( )
A.种类多样 B.内涵丰富
C.历史悠久 D.市场广阔
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关中泥塑的市场受到侵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淤土枯竭致原料不足 B.劳动力丰富但文化水平低
C.工艺复杂不利于传承 D.工业化产品更具有吸引力
3.下列做法有利于关中泥塑文化传承及产业发展的是( )
①提高泥塑的品质   ②加大对原料淤土的开发 ③打造泥塑的品牌效应
④加强泥塑的创新研发 ⑤规范生产工艺,实施批量生产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
图2
)不透水面指天然或人造的能阻止水渗透到地表以下的物质,如沥青、水泥地面等。监测和分析不透水面的动态变化不仅能了解城市化进程,而且对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图2示意1990~2020年大湾区部分城市不透水面与绿地(林地与草地)空间比例变化,据此完成4-6题。
4.农业用地所占比例最高的城市是( )
A.佛山 B.惠州 C.香港 D.深圳
5.大湾区城市用地变化给该区域带来的影响最不可能的是( )
A.市民出行方便 B.热岛效应加剧
C.市区排水压力减轻 D.地下水匮乏
6.据图中不透水面比例的变化,下列关于深圳市未来发展规划措施合理的是( )
①市区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②完善城市排水管网
③路面建设多采用透水材料 ④建设绿色屋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即排放的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为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号召,相关部门针对某油轮2021年1月26日—3月25日“青岛—巴士拉—青岛”的完整航行过程进行碳排放核查、购买及核销,北京绿色交易所还为该油轮举行了国内首次油轮“碳中和”认证仪式。图3为“青岛—巴士拉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
图3
)
7.下列产业部门的转型升级,对提前实现碳达峰影响最大的是( )
A.制造业 B.采掘业 C.金融业 D.零售业
8.与去程相比,该油轮返程时CO2排放量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①北印度洋顺流而行 ②全程顺风而行 ③载货量增加 ④北印度洋逆流而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下列措施有利于我国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是( )
①加快区域一体化建设 ②降低能耗,减缓经济增长
③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④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图4
)疏勒河源自祁连山区,河流出山口后,分别流向东北、北、西北三个方向。清代,为满足流域内日益增长的灌溉需求,在出山口修建了大坝,大坝建成后对下游影响显著,形成如今的疏勒河水系格局(如图4)。据此完成10-11题。
10.大坝下游附近的地貌类型及其主要外力作用是( )
A.三角洲、流水堆积作用 B.戈壁滩、风力堆积作用
C.冲积扇、流水堆积作用 D.河漫滩、流水堆积作用
11.大坝建成后,可能导致大坝下游地区( )
A.耕地面积缩小 B.湿地面积增加
C.蒸发能力减弱 D.城市用水紧张得以缓解
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树原产于美洲中部,1847年英国人利用可可果实生产出第一块固体巧克力,此后欧洲和北美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可可加工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人在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采用与椰子树间作模式种植可可树,该国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可可种植国和出口国,但可可加工业长期相对落后。2010年印度尼西亚政府开始对可可出口征收出口税,对本国可可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图5示意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位置及“椰树与可可树间作模式”。
(
图5
)
(1)据材料判断苏拉威西岛的气候类型,分析该岛适宜可可树生长的气候条件。(8分)
(2)简析苏拉威西岛可可种植园枯枝落叶覆盖层的作用。(6分)
(3)简述影响印度尼西亚可可加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4分)
(4)你是否赞同印度尼西亚政府征收可可出口税的做法,并说明理由。(4分)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江并流地区由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涵盖范围约170万公顷。该地区包括了九个自然保护区和十个风景名胜区,有100多座海拔5 000米以上造型迥异的雪山,与雪山相伴的是静谧的原始森林和星罗棋布的数百个冰蚀湖泊。然而好多峡谷谷底却有荒漠分布,河畔荒凉一片。“三江并流”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是我国中药资源的重要宝库。图6为三江并流区域图。
(
图6
)
(1)简要说明三江并行奔流自然奇观的形成原因。(6分)
(2)请运用相关地理学原理解释“三江并流”地区虽然地处湿润的亚热带,但“好多峡谷谷底却有荒漠分布,河畔荒凉一片”的原因。(6分)
(3)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动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8分)
(4)请为“三江并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43.(10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中国的航天技术水平发展速度之快,不仅让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也让世界惊叹。2021年9月17日,随着我国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带着空间站上3位航天员顺利着陆,中国航天员的第一次空间站任务完美落幕!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又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7是神州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我国空间站的工作照。
(
图7
)
分析未来我国普通民众实现太空旅游的可能性。
44.(10分)【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刺萼龙葵(图8)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有毒有害的杂草,被我国列为入侵物种。近年来在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均有发现。刺萼龙葵生命力极强,根系非常发达,枝叶扩展面积大,成熟植株多坚硬刺毛,种子产量多,繁殖力强。种子传播是该物种唯一入侵途径。该植物如果大量入侵农田,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
图8
)
简要说明刺萼龙葵可能大量入侵的原因,并分析刺萼龙葵入侵对农作物生长的危害。1.B 2.D 3.D 4.A 5.C 6.B 7.A 8.D 9.C 10.C 11.D
36.(22分)
(1)热带雨林气候(2分)。地处低纬地区,热量充足;地处赤道多雨地带,降水丰富,水分条件好;地处赤道无风带且有椰树林阻挡作用,少强风;椰树林为可可树遮挡了部分强烈阳光,形成局部荫蔽小环境。(任答3点得6分)
(2)可以减少雨水对地表的冲刷,减少表土和养分的流失;腐烂分解后可以增加土壤养分;在降水较少的季节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可以抑制杂草生长。(任答3点得6分)
(3)远离欧洲、北美等主要可可制品消费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低,技术相对落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不完善;劳动力素质不高。(任答2点得4分)
(4)赞同。增加了欧美等国可可加工企业的原料成本,利于吸引可可加工企业在印尼投资;减少本国可可原料出口,促进国内可可加工业的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任答2点得4分。言之有理,酌情赋分)
不赞同:短期可能导致可可原料出口量减少,减少外汇收入;可能引起可可原料价格波动,导致农民收益降低;打击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任答2点4分。言之有理,酌情赋分)
37.(24分)
(1)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导致地壳隆升,形成南北纵列的横断山脉; 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强,形成峡谷;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降水丰富,流量大。(任答3点得6分)
(2)“三江并流”地区山高谷深,山脉对气流阻挡作用强;山脉走向大致与季风风向垂直,背风坡降水少;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效应显著;峡谷谷底地形封闭,暖空气容易集聚。(任答3点得6分)
(3)地处亚热带季风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动植物的生长繁衍;纬度低,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垂直带谱复杂;地处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受人类活动破坏少;建立了众多的自然保护区,物种得到有效保护。(8分)
(4)加强区域生态保护;改善交通,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旅游业,提高收入;发展特色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增加经济收入。(任答2点得4分。言之有理,酌情赋分)
43.(10分)
太空充满着奇观和挑战,人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征服欲;航天知识的普及,人们对航天的热情高涨;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科技的不断发展,载人宇宙飞船的建造成本不断降低;随着宇宙航天事业的发展,天地间往返变得更加安全、简单、方便;现代交通和信息通信手段的进步,星际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任答5点得10分)
44.(10分)
原因:政府及农民的防范意识弱,导致刺萼龙葵种子带入我国;刺萼龙葵生命力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强;繁殖能力强;植株有毒且多坚硬的刺毛,少天敌。(任答3点得6分)
危害:根系发达,与农作物争夺土壤中的营养和水分;枝叶扩展面积大,与农作物抢占阳光与生存空间。(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