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等式和方程的含义 年级:五年级 执教者
学科:数学 学校: 上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1.会用数学式子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2.通过分类研究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3.通过情境感受生活中存在的等量关系,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初步体验方程思想。二、制定依据1.教材分析方程式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五年级上册已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教材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方程的意义,先教学等式,再教学方程的意义。其实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一直接触着等式,教材通过天平,呈现了两端质量相等与不等的三种情况,引导学生用等式和不等式分别表示两端的质量,并让学生判断这些式子哪些是等式,加深学生对等式的印象,为学生认识方程的意义后辨析方程和等式的关系打下基础。但教材中只以天平作为方程概念的素材太过单一,所以本设计以9个材料感悟后形成的式子再进行分类,让学生在分类中辨析材料,聚类命名。2.学生分析在学习本内容以前,学生已近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价值,并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另外学生对天平也已经认识,而且能读懂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也是学生用数学方式表达关系的基础。本课采用分类研究的方法,学生可能之前没有这样研究的经验,所以如何二级分类可能有些困难,要做适当的指导。方程的概念很容易掌握,但是其内涵和外延的挖掘及理解学生往往会走入误区,以为未知数只能用x表示等,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从从具体的情境中提炼出数量关系,并用方程表示,逐步从具体走向抽象,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初步体验方程思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用方程表达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常规积累 填空(1)一个苹果150克,一个梨子a克,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共重( )克。(2)每杯果汁x毫升,3杯果汁一共( )毫升。(3)书店运来故事书420本,卖出b本,还剩( )本(4)小红的妈妈比小红大25岁,如果小红的岁数用( )来表示,则妈妈的岁数是( )为下面根据情景写式子学习做准备。 独立完成说信息,写看图式子。 回忆用字母表示数的练习和认识天平为方程学习建构模型思想。(此活动课前自主练习)
二、借助天平模型,感知数学表达 看天平图认识等式和不等式: 50=50 50+50=100指出:像这样含有等号的式子,数学上叫做等式。第一环节(用式子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质量关系)一放:如果在天平左边放一个物体,但不知道物体的质量,想一想天平会出现几种不同的情况,用式子表示天平的每一种情况。一收:并联呈现学生资源。师:你能看得懂吗?说说每一个式子各表示天平的哪一种情况?都能表示天平的三种情况,你认为哪一种好一些呢?说说你的理由。练习:看图写式子 学生用式表示出天平的状态尝试写几种情况。预设一:用具体的数据表示预设二:用符号、图形、字母表示未知数。思考并写式子 初步认识等式学生尝试用式子表示两边关系帮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三、核心推进、归纳命名 二放:同学们根据图写出许多数学式子,接下来重点研究这些数学式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式子,看看各自有什么特点?再将这些式子分分类,把分得的结果记录下来,要求将分类的标准写在每一类的前面。二收:1.呈现学生资源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要素:等式、不等式;含未知数、不含未知数2.二级分类3.呈现分类资源,进行沟联比较这两种分法的分类标准和分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桌。教师小结:看似不同的分法,但都是按两个要素在分,只是先后顺序变一下而已。4.仔细观察分得的每一类式子,说说他们有什么特征?5.指板书:像这样的式子,数学上叫做方程。说说看什么是方程。6.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教方程。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认识方程7.练习(快速判断)8.想一想方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三放想一想等式和方程有怎样的关系?描述出等式和方程的关系。可以画图,也可以用文字表达。三收:呈现学生作业纸,比较一下,那种表达方式更形象、更直观。介绍方程的数学文化。 观察、分类预设:按等式和不等式分按含有不知数和不含未知数分继续分类发现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相同。说每一类式子的特征。尝试概括方程的含义预设:一种文字表述一种:画图表述 通过分类、分析,理清学生的思路,逐步提炼要素,逐步明晰概念。通过沟联,感受分类的殊途同归。通过说每一类式子的特征,逐步提炼方程方程的含义。学生通过比一比画一画,理解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
四、灵活运用、对比沟联 1.根据题意列方程呈现学生的作业纸,集体批改。对比分析,沟通联系比较常规积累4题与练习第2题,让学生说一说发现。4.挑战题:林场种杨树350棵,比种松树的4倍少50棵,林场种松树多少棵? 独立完成看图列方程。比较、交流体会方程 可以由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等量关系推出未知量的值。 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初步体验方程思想。引导学生思考,体会方程的思想。
五、总结延伸 1.师生共同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方程,你有什么收获?回忆一下,是怎样研究的 师:今后的学习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也可以用分类的方法进行研究。2.拓展天平的苹果与桔子的关系。初步体会等式的性质。 分类的方法 提升学生的认识,激发后续学习的愿望。
板书设计 等式和方程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