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10 阿长与《山海经》(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10 阿长与《山海经》(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10 20:2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
化学
10 阿长与《山海经》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往事,刻画了一个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仁厚慈爱的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写阿长寻购、赠送“我”渴求已久的绘图的《山海经》,表达了“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结构图示
阿长与《山海经》感激怀念
考点提炼
欲扬先抑
[问题] 课文先写对阿长的“憎恶”,后又写对她的尊敬、感激和怀念,这样写是否矛盾 为什么 (对应训练见第11题)
[点拨] 欲扬先抑,也称“先抑后扬”,是一种表现手法。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批评、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或某个事物,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先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运用这种手法,可以使文章情节多变,形成波澜,在鲜明对比中,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解答] 不矛盾。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先写“我”如何“讨厌”阿长,写她粗俗多事、规矩烦琐等,这属于“抑”。后面写阿长想方设法为“我”买来《山海经》,表现了她的纯朴善良、仁厚慈爱,这属于“扬”。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使情节曲折,在鲜明的对比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作者表达对阿长的感激、怀念之情。
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童年的鲁迅从一部刻印十分粗zhuō的书——《山海经》中感受到了阿长真挚的爱。拿到书的那一刻,鲁迅似乎遇着了一个pīlì,全身都震sǒng起来——那是怎样的一种惊喜啊!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阿长对童年的鲁迅那无微不致的关怀和爱。爱,是人生的蜜糖,是生命中的光。因为爱,我们的心田碧波荡漾;因为爱,我们的生活洋益着芬芳;因为爱,我们的灵魂熠熠生辉……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真挚(  )   荡漾(  )    熠熠生辉(  )
粗zhuō(  )  pīlì(   )  震sǒng(  )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改为    
(3)仿照语段中的画线句写一句话。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    两脚两手,在床中间    一个“大”字,    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    得那么热。
A.张开 摆成 压 烤    B.伸开 摆成 挤 烤
C.张开 摊成 挤 烘 D.伸开 摊成 压 烘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长期以来,西方世界对中国缺乏了解,更缺乏尊重,怀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偏见。
B.他极其郑重其事地告诉我说:“你的入党申请已经得到了批准。”
C.尽管齐白石与徐悲鸿年龄相差几十岁,生活环境不同,艺术风格大相径庭,但丝毫不妨碍两人成为艺术上的挚友。
D.人们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后,都觉得老李那么做是情有可原的。
4.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乌当区永乐乡的桃花很美丽。”“这段旅程美丽了我的心情。”两句中的“美丽”都是形容词。
B.“她生得黄胖而矮。”这个句子的补语是“黄胖而矮”。
C.“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句中“在你怀里”是状语。
D.“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句子的主干是“长妈妈是女工”。
5.仿照下面句子的特点,运用句中加点的关联词,写一段话。
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灸疮疤。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6.请简要概括选文中“我”的心理变化。
     →轻视→     →     
7.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表现了她对“我”的     ,而“我”认为“            ”,也就从来没有对她说起过《山海经》的事,这次也只淡淡地回答,表现了“我”对阿长的    ,这些都为下文          埋下了伏笔。
8.“我”为什么把阿长送的《山海经》看作“最为心爱的宝书”


9.写叔祖的疏懒,别人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


◆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李老犟
丁文书
李老犟,魁梧硬朗,虽然已经六十出头,但他的犟脾气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变小。人们大多敬而远之,就害怕李老犟看不顺眼后的如炮筒一样的训斥声。
儿子李旺不像他,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四十岁的李旺已是村党支部书记,但仍然看不惯父亲的行事,很多时候父子俩没说几句话,就能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呛起嘴来。
庚子年大年初二,听说邻村有一村民感染了新冠病毒,李老犟平时爱看新闻联播,知道病毒的厉害,立即用手机呼来村里年龄相仿的老同志,布置起防疫工作:十二个老同志分六组轮流值守,封锁进入村庄的两个主要通道,坚决不允许外人进入、里面人出去。儿子李旺知道劝也没用,于是按照上级要求,也加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初五的上午,正好李老犟值守,一辆面包车忽然开了过来,停在拦路的绳子前,车上下来四五个戴着口罩的人。李老犟立即拦住他们说:“非常时期,任何人不得进入村庄,没事的赶快离开!”其中一个中等个子、身材略胖的男子说:“我到亲戚家送药的,也不给进吗 ”“不行,告诉我是哪家,我替你送过去!”“你知道啊,他是……”一个年轻人话没说完,就被略胖的男子打住了话头:“不用了,老人家辛苦了!”然后几个人上了车掉头开走了。
恰巧巡查的村干部到了路口,他立即打电话给李旺:“李书记,刚才来了几个人,车牌号是苏××××××,其中一个人很像镇里的王书记。”
“啊 真的啊 ”
李旺火急火燎地赶了过来,没说两句,父子俩又吵了起来:“王书记你不认识啊 ”
“我哪认识王书记啊 自己没说,脸上也没写字!再说,防疫的关键时候,我为村里人的健康安全考虑还错了不成!王书记要骂要批我受着!”
李旺气得转身就走,嘴里还嘀咕着:“犟老头!犟老头!”
晚上,李老犟在家休息,李旺不放心又到村里巡查了一圈,生怕有聚众打牌、举办家宴的。刚到家门口,就接到镇里王书记电话:“李旺,你们村今天值守的老同志好样的啊!”
“王书记,对不起啊!今天到我们村来巡查的是您吧!那个值守的是我老爹。没让您进村您不要生气啊!”李旺赶忙道歉。
“你错了,《阳县发布》中刊发了乡政府小张写的报道《非常时期,为忠于职守的好老汉点赞》的新闻,写的就是你老父亲的事迹。你替我好好感谢他老人家啊!”
李旺赶忙打开手机,翻开《阳县发布》,仔细阅读新闻内容。报道后面还有县政府张县长的重要批示,他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基层群众向李庄村的老同志学习,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坚决打赢这场艰苦的疫情防控战。
李旺回过头看看坐在椅子上的老父亲,此时,老父亲已经斜躺在椅子上打起了呼噜,花白的头发显示出岁月带来的沧桑。李旺心疼地摇醒了父亲:“爸,上床休息吧!不能着凉!”
从那以后,
(选自《江山文学》,有改动)
10.文章围绕李老犟这一人物形象展开叙述,说说本文记叙了与李老犟有关的一件什么事。(2分)



11.本文在刻画李老犟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12.小说中的李老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概括。(4分)


13.结合全文内容,为这篇文章补写一个结尾。(2分)


14.综合性学习。
(1)为了更好地学习《朝花夕拾》这部名著,小华按主题对文章篇目进行了分类。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
主题 篇目
怀念师长故人 ①
追忆旧时生活 ②
讽刺丑恶现象 ③



(2)小明探究了“鲁迅的活动轨迹”,请你按下面的地名写出对应的文章篇目。
①绍兴:
②南京:
③日本:
(3)“调查名著阅读情况”是本次活动的内容之一。下面的表格是对班级40名同学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请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0字以内) 
阅读情况 没读 只读 序言 读了 部分 重点 选读 专题 探究 精读与 跳读
《朝花夕拾》 8人 3人 10人 6人 6人 7人
《骆驼祥子》 2人 1人 18人 4人 8人 7人

15.课文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长妈妈,使人物形象真实可感,鲜明突出。请你也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物。(150字左右)



答案
10 阿长与《山海经》
1.(1)zhì yàng yì 拙 霹雳 悚
(2)致—至 益—溢
(3)示例:因为爱,我们的世界多姿多彩。
2.B
3. B A项,“莫名其妙”的意思是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运用恰当。B项,“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与“极其”语义重复。C项,“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运用恰当。D项,“情有可原”指按照情理,对出现的某种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运用恰当。
4. A 后一个“美丽”是动词。
5.示例:我以为她一定最幸福了,既有疼爱她的父母,又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也有令人羡慕的学习成绩,况且在艺术方面还有特长。
6.渴慕 震悚 发生新的敬意
7.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从文章关键语句中提取信息进行归纳概括。
[答案] 关心 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轻视
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
8.因为《山海经》是“我”渴慕已久、念念不忘的书,它承载着阿长对“我”的关爱和“我”对阿长的敬意。
9.叔祖和其他人的漠不关心与阿长跑来问“我”并给“我”买来渴慕已久的绘图的《山海经》形成鲜明对比,从侧面衬托了阿长对“我”真诚的关爱。
10.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按照“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的格式进行概括即可。
[答案] 李老犟在疫情防控期间坚持原则,不让王书记进村。
11.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先写李老犟脾气大,人们对他敬而远之,儿子也经常为这个和他争吵;后写他在疫情防控期间坚持原则,“犟”得有理,“犟”得服人,使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12. 结合文中李老犟的事迹和人们对他的态度来分析。
[答案] ①脾气大;②执着、较真(坚持原则)。
13. 结尾应该围绕儿子李旺的感触来写,要突出文章的中心。
[答案] 示例:李旺再也没有和李老犟犟过嘴,因为他知道老父亲犟得有理,犟得服人。
14.(1)①《藤野先生》《范爱农》《阿长与<山海经>》
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父亲的病》《琐记》
③《狗·猫·鼠》《无常》《<二十四孝图>》
(2)①《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无常》
②《琐记》 
③《藤野先生》
(3)示例:班里能认真阅读名著的同学不多。(或:很少有同学能认真阅读名著。)
15.示例:他那不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啤酒瓶底般的眼镜,微黑的脸庞上长满了“青春美丽痘”。他看上去二十多岁,教我们语文。一走上讲台,放下书,他便对我们说:“我姓吴,名帅,担任咱们七年级(1)班的班主——任。”“主”字拉得特别长。我们捂着嘴偷偷地笑。长得如此“困难”还“帅”呢,我这样想着。“吴帅,无帅也,名副其实嘛!”瞧,他倒挺会为自己打圆场。“我希望大家和我交朋友,今后能天天这样快乐。”嘿,油嘴滑舌的。没想到,慢慢地,我们都喜欢上了吴老师。吴老师上课幽默风趣,他给我们上课时,我们一点儿也不紧张。我们都喜欢吴老师——我们的“帅”老师。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