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名称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总复习运算的意义教案
教材内容 教材第70~71页内容。
目标 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培养同学们的理解能力,感受四则运算间的关系。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重点 掌握四则运算,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 对四则运算算理本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引入 1.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P7o,找到第1题。主题是什么呢?“庆祝六一”。这个班的同学们在以什么形式庆祝六一呢?我们来看一看。 2.解决问题。 (1)根据这四副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3)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3.小结: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图提问题并解答,做得非常好。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可以用这些知识来解决。
探新 1.四则运算 师: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过加、减、乘、除这几种运算,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够用到呢?(集体完成) 学生举例后总结:例子省略 (1)乘法:①求几个几是多少;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③求长方形面积;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2)除法: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一份;②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③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3)加法:①求和;②减法逆运算。 (4)减法:①求剩余:②比较;③加法逆运算。 2.加减法、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1)12+20=32,根据这个算式写出两个减法算式,32-12=20.32-20=12。根据这3个算式编写有联系的实际问题。例如:校园里有12棵杨树,20棵桐树,这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用加法;而学校里杨树和桐树一共有32棵,其中杨树有12棵,桐树有多少棵?和学校里杨树和桐树一共有32棵,其中桐树有20棵,杨树有多少棵?这两个问题要用减法。 感受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加法和减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互为逆运算) (2)那么48个学生做游戏可以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用除法)可是“每个小组有12个人,4个小组共有多少人?”用什么方法呢?(用乘法) 乘法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也就是说,加减法之间有逆运算的关系,乘除法也是如此。
(4)总结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2+20=32.加法算式中各部分叫什么名称呢? 我们还可以把这个算式写成:加数十加数=和。
巩固 1.教材Pz1“巩固与应用”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教材P21“巩固与应用”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根据算式来提出问题,是为了鼓励学生找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加深理解各种运算的意义)
小结 今天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1):
(2):
(3):
作业 (课后余下习题。)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