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名称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练习四教案
教材内容 教材第49~50页内容。
目标 初步了解正比例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能利用给出的具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图象,能根据图象进行简单的分析。 2.能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和反比例。 3.在具体情境中,能辨别变化的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重点 能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和反比例。
难点 能利用给出的具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图象,能根据图象进行简单的分析。
过程 引入 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同学们对正反比例的知识掌握了不少,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总结、练习。
探新 一、梳理知识结构 1.同桌合作,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点。 2.学生汇报,教师适当板书。 二、基本练习 1.教材P49“练习四”第1题。 学生填表,判断应付金额和彩带长度是否成正比例,说明理由;再描点连线,解决实际问题。 2.教材P49“练习四”第2题。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思考的方法,并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帮助思考。 3.教材P49“练习四”第3题。 学生判断每块地砖的面积和地砖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再根据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4.教材P50“练习四”第4题。 学生根据正比例图象的信息解决问题。 5.教材P50“练习四”第5题。 学生填表,然后分析解决问题。
巩固 1.下面表格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为什么?(教材P42“练一练”第1题) 2.根据关系式判断下面各题中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收入一定,支出和节余。 (2)出米率一定,稻谷的重量和大米的重量。 (3)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它的底面周长和高。 (4)一个数和它的倒数。 3.(1)如果y=8x,y和x成( )比例。 (2)如果y=,y和x成( )比例。
小结 今天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1):
(2):
(3):
作业 (课后余下习题。)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