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10 06:3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名称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案
教材内容 教材第24~25页内容。
目标 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利用方格纸按指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初步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
重点 利用方格纸按指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难点 利用方格纸按指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过程 引入 1.观察体验。 导语:这有一张我们班同学旅游时的照片,我们来一起看一看。你们能看出来是谁吗?(照片很小,学生看不清楚。) 教师逐步将照片放大四次,使学生看清照片。 这么漂亮的照片为什么刚才我们看不清,现在却看清了呢? 通过放大照片我们看清楚了照片,看来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物体放大,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把物体缩小。 2、联系生活实际。 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其他放大缩小的现象吗?指名说一说。 像刚才把长方形照片放大或缩小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以及大小都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探新 常见主题情境图,体会“巨人”与普通人的差异,让学生想一想,如果为“巨人”设计教室,可以怎样设计,要注意什么,让学生先有一些直觉的感受。 让学生说一说,可以设计些什么,如设计“巨人”教室的黑板,“巨人”的教室,“巨人”使用的书本等。 1.认识图形的放大。 “巨人”的身高与普通人的身高的比是4:1。六年级兴趣小组准备为“巨人”设计一间教室,按相同的比放大,该如何设计呢?想一想,说一说。 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尝试,再组织学生交流,注意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放大的含义,如可以用“倍”描述,“我把长扩大到4倍,宽也扩大到4倍,这样就行了。”也可以用“比”描述,“放大后与放大前长的比是4:1,放大后与放大前宽的比是4:1,就是把原来的图形按4:1的比放大”。 小结:图形放大时,就是要使图形长与长的比,宽与宽的比相等,就是对应线段长的比相等。 2.认识图形的缩小。 如果下图中的三角形表示巨人用的三角尺,你能将这个三角形按1:4缩小,画出我们用的三角尺吗? 将三角形缩小,学生对斜边的缩小可能会有困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画出两条直角边,再连起来即可。 学生根据出示的问题,说出1:4的意思。回答题中所出示的问题。教师用鼠标拖动三角形,使它缩小,用白板中的尺量。让学生再观察,大小和形状有什么变化? 小结:图形缩小时,也只要是对应线段的比相等就可以了。 3.怎样将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呢?放大或缩小后有什么变化?   小结:对应的每条边都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形状不变,大小发生了变化。
巩固 1.教材P25“练一练”第1题。下面哪个图形是图A按2:1放大后的图形?哪个图形是图A按1:2缩小后的图形? 学生独立思考,根据图形长与宽的比进行判断,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说理,将判断的思路说清楚。 2.教材P25“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按要求将图形放大或缩小,并思考关于面积变化的问题。 要强调图形放大或缩小后,边长的比与面积的比是不相同的,并让学生结合面积计算公式,进一步探讨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教材P25“练一练”第3题。 交流生活中放大与缩小的现象,最好结合具体的比进行说明。 4.教材P25“练一练”第4题。 这是一道拓展题,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打算怎样按比将图形放大或缩小,完成后,再互相交流自己的画法。
小结   今天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1):                            
(2):                            
(3):                     
作业   (课后余下习题。)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