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广东省高三语文二模作文讲评 课件 (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广东省高三语文二模作文讲评 课件 (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9 22:2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2022届广东省高三
语文二模作文讲评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王羲之《兰亭集序》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必须跨过那站着的前人,比前人更加高大。——鲁迅《鲁迅译著书目》
今日不能成功的,明日明年可以成功;前人失败的,后人可以继续助成。——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读了以上句子,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以其中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演讲稿,参加以“古人 今人 后人”为主题的班级演讲活动。
要求:选准文句,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命题特点
(1)凸显新高考作文命题的要求
1.文体驱动明显-----演讲稿
2.情境创设明显----以“古人、今人、后人”为主题的班级演讲
3.内容驱动明显---以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辩证思考古人、今人、后人三者的关系
一、命题特点
(2) 隐含三层关系
1.文章内容与主题的关系
一个要明确文章观点,一个要明确文章主题
2.主题与材料的关系
要在“古人、今人、后人”的主题之下论述材料的关系
3.材料内容的关系
论述两个材料中古人今人后人的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材料五个句子
(1)理解是重点
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前人也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后人,要对后人要有信心,相信后人。
2.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王羲之《兰亭集序》
今人终将成为古人,后人对今人的审视会激发今人的历史责任感。作为今人,不仅要继承古人的遗志,追随古人的脚步,还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事业,思考该为后人留下怎样的财富。
二、材料5个句子
(1)理解是重点
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从哲学和生命的意义上来看,前人、今人、后人是不断传承、延续和发展的关系。人类的个体生命是短暂的,然而,“人生代代无穷已”,前人的事业必然有后人来继承,通过前人、今人、后人一代代的薪火相传,必然会完成历史使命。
二、材料5个句子
(1)理解是重点
4.必须跨过那站着的前人,比前人更加高大。——鲁迅《鲁迅译著书目》
后人不仅要继承前人的事业,还必须要超越前人,创造比前人更伟大的事业。这就需要后人具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敢于超越前人”的勇气,“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气。
5.今日不能成功的,明日明年可以成功;前人失败的,后人可以继续助成。——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作为今人,我们可能不一定会成功,同样的,古人也难免有失败,但这并不意味着前人的失败没有价值和意义了,相反,后人可以从中总结宝贵的经验,继续完成前人未竞的事业。
五个句子内容转化
1.今人相信后人
2.今人要继承古人的遗志,要为后人留下的财富。
3.前人、今人、后人一代代的薪火相传
4.后人必须要超越前人
5.后人可以完成前人未竞的事业。
二、材料五个句子
(2)选取是关键
选择窍门
1以今人为基本角度,去联系后人,与前人。
2选择的两个材料要有内在逻辑关系
例1 选取1 5 ---(因果关系)
1今人相信后人
5后人可以完成前人未竞的事业
例2
选取3 4----(怎么做)
3前人、今人、后人一代代的薪火相传
4后人必须要超越前人
二、材料五个句子
(3)辩证关系是难点
今人与古人后人的关系
例1
今人 既要继承古人的事业
也要为后人留下宝贵财富
例2
今人 既要继承前人的事业,更要超越前人
也要尊重后人,敬畏后人
1.谁来写-----明确身份意识
考生,就是材料中的今人
三、审题指导
2.写什么 ----
主题上 以“古人、今人、后人”为主题
内容上 以其中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
不必多选,不能少选
三、审题指导
3.写给谁----面对班级老师同学,
注意对象的针对性
注意情境 、语言特点及情感表达
4.格式是-----演讲稿的格式
三、审题指导
四、存在问题
1.忽略文体特征----发言稿
①外在形式的忽略, 文前加称呼语,
②内容表达的忽略
忽略了班会情境
忽略了对象的交流
忽略了口语表达的语言特点、
忽略了真我的感悟
四、存在问题
2.对句子的内涵理解错误
3.没有引述材料,或者根本没有提及材料
4.所写内容脱离了“古人 今人 后人”这个主题
5.没有感悟与思考,仅仅是解释两个句子
6.两个句子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请你来打分
你给这两篇文章打多少分?为什么?
续前人灯火开后路,燃今我以筑星河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华光一瞬,流表千年,山河不改,吾人常新。鲁迅言之凿凿:“必须跨过那站着的前人。”胡适语之淳淳:“明日明年可以成功。”谛听圣贤告诫,吾辈应是:续前人灯火开后路,燃今我以筑星河。
前人伫立,当接续灯火,秉心超越。仍记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眺望世界,开经典力学之先河。前人的探寻所堆砌的智慧与经验,恰是吾人可登之高阶。也正因如此,我们也更有底气与力量行迅翁所言:“必须跨过那站着的前人,比前人更加高大。”且看叶嘉莹继静安绝学、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往圣之学的同时也淬炼出更多古典文化的精华;且看杨振宁深研前代物理大家的学说后,演绎出更壮丽的事业,向真理更迈进了一步。我们是站在前人肩上,再凭已力超越前人,以寻求更多的真理之光、书写更绚烂的篇章,也续写前人创奇。
续前人灯火开后路,燃今我以筑星河
后人守望,当开辟后路,传薪递火。正如胡适所言:“今日不能成功的,明日明年可以成功;前人失败的,后人可以继续助成。”时序更替中,万物的潜力与可能性如泉水迸发,常新的岁月也为前进的舟帆构筑更宽阔、湛蓝的海域。只要有持之以恒的坚韧、薪火相传的接续和劈波斩浪的豪情,理想的火焰便会愈演愈烈,光亮与成功也随风自来。且看樊锦诗舍一生给敦煌,引入数字技术激活文物,也为后人开启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且看袁隆平研制杂交水稻,智慧的灯火长明于世,无数科学家踏上他开辟的路途,共赴“禾下乘凉梦”。前人为后人点燃理想的火种,也指明正确的方向,只需时间的淬炼与后人的接续奋斗,事业必济。
今人奋发,笃行不怠,继往开来。如今,我们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回首有前人的灯火护航,遥瞻有后人的热望鼓舞,当以行动对抗虚无,以担当融入山河。捕获前人的星星之火,以成燎原之势,照亮未来的长空。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过去与未来之间,不变的是跋涉;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变的是开拓。新时代的青年们,必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用实干的身躯驼起民族复兴的红日。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分数:58分
优点:
1.能以今人的身份思考今人和古人、今人和后人的辩证关系,并准确地提炼为两个极具对称美的分论点,结构清晰明了,体现了较强的思辨性。
2.文章能紧扣鲁迅和胡适的名言进行深入分析,从“怎么做”的角度提炼感悟和思考,体现了较强的思考力。
3.文章在丰富、文采上的亮点十分突出,语言华丽典雅,字字珠玑,句子富有表现力,素材丰富贴切,且书写美观。
不足之处
1.两个分论点改为:“前人伫立,今人当接续灯火,秉心超越;后人守望,今人当开辟后路,传薪递火”,核心概念会更加突出。
2.班会情境不够突出
3.对象的交流不明显
续前人灯火开后路,燃今我以筑星河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华光一瞬,流表千年,山河不改,吾人常新。鲁迅言之凿凿:“必须跨过那站着的前人。”胡适语之淳淳:“明日明年可以成功。”(引出材料4、5)谛听圣贤告诫,吾辈应是:续前人灯火开后路,燃今我以筑星河。(引述两则材料,提出中心论点)
续前人灯火开后路,燃今我以筑星河
前人伫立,(今人)当接续灯火,秉心超越。(分论点1)仍记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眺望世界,开经典力学之先河。前人的探寻所堆砌的智慧与经验,恰是吾人可登之高阶。也正因如此,我们也更有底气与力量行迅翁所言:“必须跨过那站着的前人,比前人更加高大。”(道理分析)且看叶嘉莹继静安绝学、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往圣之学的同时也淬炼出更多古典文化的精华;且看杨振宁深研前代物理大家的学说后,演绎出更壮丽的事业,向真理更迈进了一步。我们是站在前人肩上,再凭已力超越前人,以寻求更多的真理之光、书写更绚烂的篇章,也续写前人创奇。
后人守望,(今人)当开辟后路,传薪递火。(分论点2)正如胡适所言:“今日不能成功的,明日明年可以成功;前人失败的,后人可以继续助成。”时序更替中,万物的潜力与可能性如泉水迸发,常新的岁月也为前进的舟帆构筑更宽阔、湛蓝的海域。只要有持之以恒的坚韧、薪火相传的接续和劈波斩浪的豪情,理想的火焰便会愈演愈烈,光亮与成功也随风自来。且看樊锦诗舍一生给敦煌,引入数字技术激活文物,也为后人开启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且看袁隆平研制杂交水稻,智慧的灯火长明于世,无数科学家踏上他开辟的路途,共赴“禾下乘凉梦”。前人为后人点燃理想的火种,也指明正确的方向,只需时间的淬炼与后人的接续奋斗,事业必济。
今人奋发,笃行不怠,继往开来。如今,我们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回首有前人的灯火护航,遥瞻有后人的热望鼓舞,当以行动对抗虚无,以担当融入山河。捕获前人的星星之火,以成燎原之势,照亮未来的长空。 (联系现实,重点论述今人)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过去与未来之间,不变的是跋涉;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变的是开拓。新时代的青年们,必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用实干的身躯驼起民族复兴的红日。 (提出号召)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后生诚可畏,跨过前人肩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本次班级演讲活动的演讲者。(注意了班会情境)大家知道,在两千多年前的先圣孔子就已提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引出材料1)本次我要演讲的主题便是:后生诚可畏,跨过前人肩。
从古至今,一代代先贤名人层出不穷。对于前人来说,他们是后生之辈;对于更后生者来说,他们是前人。世界正是由一代代前人与后生的传承中,不断向前发展。
同学们,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而达到比巨人更高的高度。著名科学家牛顿就曾说过:“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换而言之,中国能取得今天这般辉煌的成就,也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四十多年前,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邓小平大手一挥,中国便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踏上了经济腾飞的时代,蛟龙潜海、天宫问天等领先于世界的技术使中国焕发出无与伦比的生机。但是,升天与潜海并非我们的终点,身为新时代青年,接过了改革开放的接力棒,我们应当奋发图强,跨过前人的肩膀,使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绽放独属自己的光芒!
“必须跨过那站着的前人,比前人更加高大。”(引述材料4)这是民族魂鲁迅先生对青年一辈的忠告与期望。我们也将不负国家的期望,书写青春华章。
在举世曙目的东京奥运会上,14岁的全红婵惊天一跃,打破了世界纪录;在“双奥之城” 北京举办的冬奥会中,谷爱凌以两金一银的成绩冠绝全场,踏雪寻龙;双耳失聪的清华女博士江梦南......他们以绝世的青春之姿展现着中国风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他们完美诠释了:后生诚可畏,跨过前人肩。
同学们,(对象的交流)让我们共同奏响青春的乐章,尽情展现你的才情与风采。让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上继往开来,让祖国建设的一笔上刻下我们的名字。
后生诚可畏,跨过前人肩。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分数:42分
优点:本文能够回应题目中的基本任务要求:
1.符合演讲稿的格式,具有一定的情境意识;
2.行文中出现了材料中的第1句、第4句。
存在的问题:
1.行文中只关照到了“跨过前人肩”,并未很好关照到中心观点中的前半部分“后生诚可畏”;
2前人、今人、后人的概念及关系不清,
3文章提及今人;
4.个别语段游离于中心论点之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