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七校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联考八年级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常州市七校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联考八年级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29 18:0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州市七校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联考
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一)积累(13分)
1.把下列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2分)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bànɡ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fǔ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hàn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汉字



注音


2.默写。(8分)
①故园渺何处, ▲ 。② ▲ ,晒翅常疑白雪消。
③临风一唳思何事? ▲ 。④ ▲ ,泥香带落花。
⑤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⑥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 。
⑦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 ,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 。
3.对《骆驼祥子》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十八岁的祥子来到北平,经过三年努力,祥子用辛苦挣来的96块钱买上了自己的新车。但不到半年,军阀乱兵就抢走了祥子的车并让他做苦力。
B.祥子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用它们换了三十五块钱回到了北平。由于在梦话中透露了自己的经历,从此人们开始叫他“骆驼祥子”。
C.祥子为躲避虎妞到曹先生家拉包月。而曹先生因为学生阮明陷害,被迫离开北平。也是因为这件事,祥子被刘四爷勒索,积蓄一空。他只好再一次回到了人和车厂。
D.祥子和虎妞结婚,忍受家庭生活的牵系与精神上的痛苦。虎妞拗不过祥子,为祥子买了一辆二手车,可是祥子想做一流车夫的信心已被不愉快的婚姻生活所磨灭。
(二)运用(4分)
4.下面语段在用词、表达上都有错误,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不超过5处)。(4分)
(三)综合性学习(3分)
5.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3分)
【猜“孝”义】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1分)
本义: ▲
【感“孝”心】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2分)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特点一: ▲
特点二: ▲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郭沫若《石榴》选段,完成6—10题。(14分)
⑴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⑵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⑶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⑷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者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⑸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⑹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6.用一句话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7.请联系上下文认真研读第⑸段中的画线句,回答:(2分)
(1)“戏法”一词具体指 ▲
(2)“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的意思是 ▲
8.花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选文第③段中的“花瓶儿”是指( ▲ )(2分)
A.花瓣和花萼 B.花萼和花托 C.花蕊和花瓣 D.花蕊和花萼
9.作者用自己的妙笔写出了石榴花哪些方面的美?请作简要说明。(4分)

10.下面这首诗与选文都是描写石榴的,它们在写作内容和表现主题上有何不同?(4分)
微裂的硬壳石榴,因子粒的饱满而张开了口;宛若那睿智的头脑/被自己的新思涨破了头!
假如太阳通过对你们的炙烤/微微裂开的石榴呵,用精制的骄傲,迸开你们那红宝石的隔膜,
假如你们那皮的干涸金色/耐不住强力的突破,裂成满含汁水的红玉,
这光辉的决裂/使我梦见自己的灵魂,就像那石榴带着这神秘的结构。

(二)阅读吴苾雯《摆渡自己》,完成11—14题。(10分)
⑴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
⑵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
⑶烦恼、苦闷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飘过来,将心淋湿。挫折、苦难常常猝不及防地扑过来,你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叹息就轰然被击倒。
⑷倒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火,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恐怖和绝望从黑暗里伸出手来紧紧地钳住可怜的生命。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⑸二十岁忽然残了双腿的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这是一只名为“写作号”的船。他是在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须着急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才在轮椅里给自己折了这只船,将自己从死亡的诱惑里摆渡出来,“决定活下去试试”。
⑹正攻读博士学位,却患上了运动神经细胞病,不能说、不能动的史蒂芬·霍金,做了一场自己被处死的梦。梦醒后,万念俱灰的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被赦免的话,他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情。于是他给自己折了一只思想的船,驶进了神秘的宇宙,去探讨星系、黑洞、夸克、“带味” 的粒子、“自旋”的粒子、“时间”的箭头……
⑺在苦难的岸边匆匆折成的船,成了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
⑻也许一生中我们不会遭遇这样的大灾难,然而我们何曾摆脱过阴天、雨天、雪天,何曾摆脱过绝望的纠缠!折磨人生的情景,常常突然间就横亘在面前。
⑼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
⑽有的人将求生的本能折成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出绝望的深渊。有的人将新的欲望折成一只船,渡过了挫折后的痛苦与沮丧。有的人将希望折成一只船,驶过了重重叠叠的黑暗。实在无船可渡的人,哪怕用幻想折只小船呢,也要奋力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⑾也许我们不曾经历感情的剧痛,不曾经历失败的打击,不曾经历无路可走的绝望,可是晴朗的日子里也常会有阴风晦雨袭来。它像一只乌鸦扇着翅膀在你周围鼓噪着,足以将一个好心情蹂躏得乱七八糟。这种时候,我们同样需要一只船来摆渡自己。这只船也许是去听一场音乐会,也许是捧起一本书,也许是去给互联网的网友发封电子邮件,也许是背上旅行袋悄悄出门。
⑿所以,无论命运多么晦暗,无论人生有多少次挫折,都会有摆渡的船,这只船常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
11.请你概括出“摆渡自己”在文中的含义。(3分)

12.文中写史铁生、霍金的事例,其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13.请从下面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赏析其表达效果。(2分)
A.烦恼、苦闷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飘过来,将心淋湿。
B.它像一只乌鸦扇着翅膀在你周围鼓噪着,足以将一个好心情蹂躏得乱七八糟。
我选 ▲ 句。赏析: ▲
14.请结合选文联系下面的材料,说说能“摆渡自己”的人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
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宫刑。遭受莫大耻辱的司马迁也曾想一死了之,但他为了完成《史记》,不顾“为乡党所笑”、“污辱先人”,“隐忍苟活”了下来。
⑵我依然活着。我的生命力一次次粉碎了医生的预言。很多年了,我总是给自己开处方,我知道怎么预防感染,我把自己收拾得很干净。条件再差也要洗头发洗澡,晒衣服晒被褥。所有能够得着的地方都擦得一尘不染。我会给自己针灸、注射、按摩、给褥疮换药。看不见的地方就照着镜子。我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好起来。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有病装没病,有残疾装没有残疾。 ——张海迪《活着就是一种忍耐》

(三)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4—17题。(16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燕)昭王曰:“寡人将谁朝①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③,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④,士争凑燕。
【注释】 ①朝:这里是拜访的意思。②涓人:王宫里管理清洁卫生的侍从。③期年:满一年。④乐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邹衍,战国时期阴阳家学派创始者与代表人物;剧辛,赵国人,后为燕国大将。
15.解释下列加点字或划线短语。(4分)
①骈死( ▲ ) ②食马者( ▲ )
③策之( ▲ ) ④诚欲致士( ▲ )
⑤师之( ▲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②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17.甲文用漫画式的笔法勾画出“食马者”愚妄浅薄的句子是 ▲ ,乙文直接表现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句子是 ▲ 。(均用原文作答)(2分)
18.下列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
A.甲文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类似于现在的“杂文”。
B. 乙文中郭隗对燕昭王的劝谏一方面是想帮助昭王招纳各国贤才为燕国所用,另一方面也希望燕昭王能尊重自己,使自己的学问得以发挥,地位得以提高。
C. 甲文第二段连用五个“不”字,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不识马的无比惋惜之情,结尾一个“也”字,要读出这种感情。
D. 两篇文章都是借千里马说理,甲文借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表达作者对人才不被重用的社会现象的批判;乙文借买千里马骨的故事劝谏君王选贤举能。
19.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流失是许多用人单位头疼的一件事。请联系实际,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怎样才能防止人才的流失。(3分)

三、作文(40分)
20.《现代汉语词典》:“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请以“心中的珍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不少于550字。②突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要说真话、抒真情。
八年级语文答题卷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2分)
汉字
注音
2.(8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3分) 【 】
4.下面语段在用词、表达上都有错误,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不超过5处)。(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最近,《舌尖上的浪费》成为公众聚焦的话题。据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一年两亿多人的口粮。谁是一年倒掉两亿人口粮的主体?媒体报道模糊不清,语焉不祥,并不负责地冠以“中国人”这个大称谓。中国有奢移浪费、挥霍粮食不眨眼皮的人,但不应止于“泛指”,而应该有清晰的指向。目前,全国一年公款吃喝和消费的开销已达3000亿元。看看酒店泔水桶里的“丰盛”菜肴,再看看某省高档酒店公款消费占营业额九成的调查数据,我们便可知道,泛泛给每个中国人强扣一顶浪费粮食的“脏帽”,不仅是对诸多国人的侮辱,而且不公平,也不利于让那些浪费粮食的特定对象产生羞耻感。
5.(3分)“孝”的本义:(1分)
特点一:(1分)
特点二:(1分)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14分)
6.(2分)
7.(1)(1分)
(2)(1分)
8.(2分) 【 】
9.(4分)

10.(4分)

(二)(10分)
11.(3分)
12.(2分)
13.(2分)我选 句。赏析:

14.(3分)

(三)(16分)
15.(4分)① ② ③
④ ⑤
16.(4分)①

17.(2分)
18.(3分) 【 】
19.(3分)


三、作文(共40分)
20.请以“心中的珍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550字。②突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要说真话、抒真情。
心中的珍藏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八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13.3
一、积累运用(21分)
(一)积累
1、傍、腐、憾、 huáì、línɡ
2、①归思方悠哉②低头乍恐丹砂落③怅望青田云水遥④翅湿沾微雨
⑤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⑥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⑦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C(是被孙侦探敲诈,而不是刘四爷)
(二)运用
4、①《舌尖上的浪费》书名号改为引号;②2000亿元前加“价值”;③“一年”与“两亿多人”调换位置;④“语焉不祥”改为“语焉不详”;⑤“奢移”改成“奢侈”;⑥删去“吃喝和”或“和消费”;⑦ “是对诸多国人的侮辱”和“不公平”调换位置。(改对一处给1分,若有其他改法,只要合理,也可给分)
5、【猜“孝”义】好好侍奉父母(晚辈侍奉长辈)(意思对即可)
【感“孝”心】与父母平等相处;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听父母的话,但顺从有度;表达感情的方式活泼、有创意等。(答对一点给1分)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课内阅读理解(14分)
6.主要描述了石榴的枝叶、花、果的特点及生长变化过程。(2分。意对即可)
7.(1)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或“石榴由花到果实的成长演变过程”)(1分)(2)成熟的石榴果开裂的状态(1分)(共2分。意对即可)
8.B(2分)。
9.参考:写出了石榴花形态之美,色彩之美,敢于同骄阳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之美,还生动描写了石榴花骨朵和单瓣花的成长演变过程之美。(共4分。一点1分,意对即可)
10.写作内容上:诗句只写了石榴果实开裂的状态,石榴籽粒如珠玉般晶莹透亮,选文不仅写了石榴果实开裂的状态,还写了石榴枝叶花朵的美;诗句借石榴赞美了充满睿智的人的大脑,选文表达了对石榴的喜爱之情,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美好品格和民族精神(各2分。意对即可)。(共4分)
(二)课外阅读理解(10分)
11.当我们遇到苦难、挫折时,要积极面对,树立自信,寻找出路,努力使自己摆脱困境,走出阴影,战胜不幸。(3分,意对即可)
12.有力地论述了人在遇到苦难挫折时,只要调整心态,勇于摆脱困境,就能活得有价值。(2分,意思对即可)
13.A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在人生道路上烦恼和苦闷来得迅猛,给人的心灵以沉重打击;B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在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困扰和挫折,搅乱人的心情。
14.乐观豁达、富有理想、善于思考、忍辱负重、意志顽强、自强自立等。(答出一点给1分,只要紧扣文本,归纳合理就可给分)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15.①并列而死 ②同“饲”,喂养 ③驱使它(千里马) ④果真想要招纳贤士⑤拜师,拜……为师(答对一个给1分)
16.①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②我郭隗尚且被任用,更何况比我郭隗贤能的人呢?(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7.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答对一句给1分)
18.C(“无比惋惜之情”错,五个“不”字表达出对“食马者”的愤慨、谴责之情,“安……也”也要读出这种语气。)
19.参考答案:(1)要识才,要给人才以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甲文中“食马者”不识马,千里马因“食不饱”而“才美不外见”);(2)要给人才以优厚的待遇;(甲文中千里马“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量大;乙文中“古之君者”重金求马,燕昭王为郭隗“筑宫”)(3)要尊重人才,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不可自大;(甲文中食马者的愚妄,乙文中燕昭王的虚心,对郭隗的言听计从)(4)要待人以诚,示人以信;(乙文中“古之君者”五百金买死马足以显示其求马的诚意)(5)选取人才要从身边做起,不可好高骛远(燕昭王从重用身边谋士郭隗起)。(答对一点给1分,如没有结合选文,不给分。如有其他回答,只要合理就可给分)
(译文)昭王说:“我应当拜访谁才好呢?”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买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怎么用五百金买了一匹死马?”这个近侍回答说:‘买死马尚且用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愿意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到了。’于是不到一年,三匹千里马就到手了。如果现在大王真心想要招纳贤士,就请从任用我郭隗为开端;我尚且被重用,更何况那些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认为千里的路程太遥远吗?”
于是昭王为郭隗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而来,剧辛也从赵国来了,人才争先恐后集聚在燕国。
三、作文(40分)
20.一类卷36—40分; 二类卷31—35分; 三类卷26—30分; 四类卷25分以下(慎打)。
建议切入分为31分;书写工整,清楚美观加1-2分;书写潦草,有污迹,扣1-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