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
1949年9月
1949年10月1日
1950年6月
1950年冬
1952年底
1953年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
西藏和平解放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时空观念
1950年10月
195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一条主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
两大任务: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
四大事件: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知识体系构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准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时间∶
1949年9月
内容:
意义∶
地点:
筹备建立新中国
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
决定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
确定首都、国旗、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目的:
北平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职能∶
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起临时宪法作用
知识拓展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
解放战争时期
以五四运动为起点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知识体系构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成立
时间∶
1949年10月1日
地点:
开国大典
标志:
北京
意义
国内:(1)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2)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3)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地点是北平
易混知识辨析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但不是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但封建土地制度仍还存在,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的是土地改革。
知识拓展
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人民被中外反动势力压迫奴役的历史,中国成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含义
①现代史开始。
②社会性质改变: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③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知识拓展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与西藏和平解放之间的关系?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开国大典做了准备。
2、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知识体系构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巩固
政治上
军事上
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
阿沛·阿旺晋美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时间∶
西藏代表:
意义:
抗美援朝
原因∶
时间:
目的:
总司令∶
英雄代表:
意义:
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②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10月-1953年7月
彭德怀
黄继光、邱少云
国内: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
国际: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知识拓展
(1)国内人民的大力支持、踊跃参军。
(2)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战。
(3)党的英明决策,彭德怀的英明指挥。
(4)抗美援朝的正义性。
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
抗美援朝与开国大典的关系?
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为抗美援朝提供了政治保证,抗美援朝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邱少云在潜伏时, 为了保证战斗胜利和部队的安全, 严守纪律,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前进而英勇牺牲。
易混知识辨析
知识拓展
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畏艰险,英勇顽强,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
知识体系构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巩固
经济上
土地改革
时间∶
实施区域:
意义:
原因∶
法律依据:
内容:
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1950年-1952 年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新解放区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封建土地制度
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改革前
土地改革改革后
土地私有制
土地私有制
土地性质
土地性质
易混知识辨析
土地改革是把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依然是从私有转变为私有,土地所有制性质没有改变。
知识拓展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三次土地政策调整
时期 实施地区 指导文件 内容 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根据地 —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团结大多数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兼顾农民和地主两方面的利益,把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
知识拓展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三次土地政策调整
时期 实施地区 指导文件 内容 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区 《中国土地法大纲》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知识拓展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三次土地政策调整
时期 实施地区 指导文件 内容 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50—1952年底) 新解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知识拓展
近代以来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瓦解的三件大事
①政治上:辛亥革命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③经济上:土地改革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思想上:新文化运动
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实战演练
1、下列事件,为建立新中国进行准备工作的是
A. 开国大典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重庆谈判
D. 西藏和平解放
B
实战演练
2、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开始到天安门结束。你认为后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 鸦片战争 B. 戊戌变法
C. 五四运动 D. 开国大典
D
实战演练
3、 1953年6月,朝鲜政府追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彭德怀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根据材料判断杨根思所属的军队是( )
A.中国工农红军
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D
实战演练
4、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 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 )
A.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D.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B
实战演练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D.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
B
实战演练
6、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的改革是( )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经济体制改革
B
实战演练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战火中降生,她承载着全世界四分之一人类的百年期待,……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读后请回答:(1)材料一所标志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材料二是哪一支军队的战歌?材料二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三出自哪一部法律?(3)材料三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1)新中国的成立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巩固了新生的人们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中国人民志愿军
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