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

文档属性

名称 建筑艺术.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3-03-29 19:2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华 夏 匠 意 ——建 筑 艺 术你还记得吗?宫殿、宗教、园林、陵墓、民居……建筑都包括哪些类型呢?中国建筑以“木”为主要材料的原因?一.匠人对于石质力学缺乏了解
二.垫灰之恶劣中 国 古 代 建 筑 以木结构为主要特色的中国古代建筑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其主要代表是北京故宫、天坛、圆明园、颐和园、北海、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以及苏州的古典园林。北 京 故 宫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占地72万余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北 京 故 宫南北午 门金水河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御花园交泰殿北 京 故 宫午 门 重檐庑殿顶 金 水 河北 京 故 宫 进入午门后,前面是一个庞大的广场,金水河(玉带河)从广场中间流过,河上架有五座汉白玉石桥,迎面便是太和门。太 和 门北 京 故 宫 重檐歇山顶 经过太和门,眼前是一片宽阔的广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于工字形的三层汉白玉台基之上,它们与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构成故宫前朝区的主体。太 和 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通高35.05米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北 京 故 宫重檐庑殿顶 北 京 故 宫太 和 殿中和殿、保和殿北 京 故 宫 四方攒尖顶保和殿北侧御路北 京 故 宫 保和殿北面御道为皇帝专用的御路。御路石长达16.57米,宽3.07米,重二百多吨,这块御路石刻的是穿行在云水之中的九条巨龙和宝珠,下端刻五岳。太和殿以北为内廷区,是帝后居住的地方前后有: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
故宫北部有御花园
最后是故宫的后门——神武门北 京 故 宫内 廷 区城 墙角 楼 故宫的外围是高大的砖砌城墙,四面开门,外绕护城河,城的四隅建有形象活泼的角楼 角楼建于故宫四隅,作了望与警戒用。角楼的平面成曲尺形,屋顶有三重檐,中间有镀金宝顶,结构复杂,整座角楼有72条屋脊,造型十分华美。金 碧 辉 煌 的 色 彩 组 合北 京 故 宫金 碧 辉 煌 的 色 彩 组 合北 京 故 宫金 碧 辉 煌 的 色 彩 组 合北 京 故 宫金碧辉煌的色彩组合龙的世界 龙在故宫是无所不在的形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保和殿北面御路上的“九龙戏珠”和宁寿宫琉璃九龙壁。你对故宫建筑群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宫城外为皇城,中、南、北三海纵贯其西侧。前方御路两旁为社稷坛、太庙。在南、北、东、西城,郊建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 这些封建王朝的祭祀场所合称 “坛庙”。天 坛圜丘皇穹宇祈年殿天坛的象征——祈年殿皇穹宇圜 丘 每年冬至黎明时分皇帝祭天之所,为一个巨大的三层白石圆形平坛,每层皆有栏杆,外围两道矮墙,墙四面建石牌楼,圆与方的组合,象征天圆地方。欣 赏南 京 中 山 陵欣 赏中 国 美 术 馆宛 自 天 开 ——古 代 园 林 艺 术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造园艺术的重要原则之一,他强调要保留山水的天然状态,让精心的设计不漏人工做作的痕迹,使人与自然处于相亲相融的关系之中。这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它体现在中国古代各种不同类型的园林设计之中。中国园林的分类: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颐 和 园 (清漪园) 以水为主总体上也是前朝后寝的布局。佛香阁高40米
颐和园标志性建筑和园景构图中心颐 和 园 长 廊私家园林以苏州地区造园艺术成就最高,存留下来的苏州著名园林有留园、拙政园、网师园等。私 家 园 林设计思路——以中国山水画作品为蓝本的,也以山水画的意境创造为旨趣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人文荟萃,经济发达,助成诗文书画、音乐、戏剧等艺术门类的高度成就,也成为造园艺术发展的文化环境背景。
“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苏 州 古 典 园 林苏 州 拙 政 园 成功的
借景,远
处为苏州
城内北寺
塔苏 州 网 师 园 园与住宅通联,中央辟小池,亭阁回廊结构精致,石岸大体大面,错落有致,清澈的池水映出的亭阁倒影,益觉轻盈、空透。 中国古代早就运用借景的手法。
唐代所建的滕王阁,借赣江之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岳阳楼近借洞庭湖水,远借君山,构成气象万千的山水画面。
杭州西湖,在“明湖一碧,青山四围,六桥锁烟水”的较大境域中,“西湖十景”互借,各个“景”又自成一体,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借景实例环 秀 山 庄 环秀山庄是一座以假山为主,仅一亩多面积的小型园林。
是“叠山”的代表作。山体有峡谷、飞梁、岩洞、峭壁、溪流,可游可居。上海豫园《卷雨楼》 江南园林建筑屋顶翼角高翘,追求轻盈剔透的观赏效果。
同课章节目录